《大學語絲》是2012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學語絲
- 作者:吳勇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2年6月1日
- 頁數:258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10037849
- 語種:簡體中文
《大學語絲》是2012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勇。
《大學語絲》是2012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勇。內容簡介吳勇編著的《大學語絲》內容介紹:站在高山之顛,我的心在哪裡安放?近半個世紀的匆匆行程已經將晨曦遺忘,遠處是看不到邊的金色陽光,太陽走得太遠、太高。難...
“語絲社”是中國現代文學社團,因編輯出版《語絲》周刊得名,沒有明確的組織機構,一般指刊物的編輯者及主要撰稿人。該刊於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創刊。由孫伏園、周作人先後主編。主要撰稿人有魯迅、周作人、川島、劉半農、章衣萍 、林語堂、錢玄同、江紹原等。 該刊多發錶針砭時弊的雜感小品。1927年10月,《語絲...
《語絲》創刊於1924年,該刊由魯迅等人發起,北京大學新潮社編輯的刊物,北新書局發行,周刊,共260期,1924年11月17日發行第1期。1924年11月17日至1927年10月22日的第1期至第156期由周作人編輯。1924年10月出至154期雜誌被奉系軍閥查封,從北京遷往上海,後由上海語絲社繼續編輯出版。自1924年12月17日4卷第1...
《作品選》是2011年9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梁。內容簡介 《作品選》是中國文庫·文學類之一。張梁編選的《作品選》是80年代編的,周刊的主張是:提倡自由思想,獨立判斷,和美的生活。只是想衝破一點中國的生活和思想界的混濁停止的空氣。文字以簡短的感想和批評為主。《作品選》內容簡介:語絲社是...
1.現代傳媒與文體學視閾下的《語絲》周刊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07CXS006 2.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現代大學(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項目批准號:06JJD75011-44007)學術會議 1.眾聲喧譁的中國文學——首屆兩岸三地博士生中文論壇 北京 2010年10月 2.跨越與...
《“語絲”風格的繼承與出離:林語堂的小品文運動》,《文藝報》,2014年1月20日第七版。《現代》:中國雜誌史上的一個“準神話”,《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海派散文的都市語境》,《長江學術》2014年1月。《從“小世界”到“平行宇宙”》,《中華讀書報》2013年12月29日。《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
1900年生,浙江德清人。原名俞銘衡,字平伯。1919年北京大學文科畢業後,曾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任教。40年代後期,參加民主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五四"時期俞平伯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是新潮社、文學研究會、語絲社的成員。他最初以創作新詩為主...
《桂子山語絲》是2021年湖北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作者近年來撰寫的文化隨筆與雜文近60篇。 這些文章主要關注教育領域尤其是大學的校風學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問題。或從史料出發,啟迪當下;或從現實入手,聯繫實際。書中相當篇幅與作者所在華中師大(所在地武昌桂子山)有直接間接的關聯,因此取...
現代散文家,字矛塵,筆名川島。1901年6月1日生。浙江省上虞縣道墟村人。1920年在大學學習時開始寫作,曾在北京晨報副刊、《語絲》等報刊上發表作品。1922年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留校任助教,發起和編輯《語絲》,並長期撰稿。同魯迅過從密切,來往信件甚多。1926年始,先後任職於廈門大學、浙江大學、杭州高級...
《是那片古趣的聯想》是2012年中華書局(香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耀基。內容介紹 七百年校史的劍橋,六百年傳統的海德堡,千餘年風霜的敦煌石窟,越是人文積澱極深的去處,越是徘徊流連,一往情深。沉浸於「永遠年輕的古蹟」之中,萬千心緒化作散文,金耀基一徑名之曰「語絲」。不多,一本兩本三本,幾...
《美法革命之政治思想》是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浦薛鳳。內容簡介 《語絲》影印本出版說明 《語絲》系文藝性周刊。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創刊,語絲社編輯、發行。1927年10月因遭北洋軍閥查禁而停刊。同年12月自第4捲起在上海復刊,由魯迅主編,北新書局發行。1929年1月自第5卷第1期至第26期止,...
1920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與許欽文等組織“春光社”,邀請魯迅、郁達夫、周作人等作指導。1926年“三一八”慘案後,堅決站在魯迅一邊,在《京報》副刊、《語絲》上連續發表雜文。1927年至1936年在杭州、濟南、天津、杭州等地中學任教。1937年4月應郁達夫之邀到福州。1938年6月隨省會內遷到永安,任省府編譯、省府...
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
說起《語絲》,於今已經隔了三十多年的光陰,在中年的人聽來,已有生疏之感,更不要說少年的朋友了。但是提及魯迅與“正人君子”的鬥爭,卻以這為根據地,所以一說它的歷史,也不是沒有意義的事吧。“五四”原是學生的愛國政治運動,由大學生開始,漸及中國小,末了影響及於工商界,要罷市罷工表示援助,這才...
1922年5月,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聘張為教授。他是“身邊小說”重要代表作家,他的《路上》一反常態,憂鬱的主角變成女青年(不是男)。曾擔任北大國文系教授,《文學概論》講授; 1921年創造社發動成員之一。許多作品在《創造》、《語絲》、《現代評論》等刊物上。 張先生的《魯迅先生》是最早重要魯迅評論至今有價值也...
許天虹,原名許郁勛,筆名許天虹(見1928《語絲》周刊),天虹(見1933《文學》、《國聞周報》)、白石(見1929《國聞周報》、1940永安《現代文藝》)。翻譯家。早年曾任職上海勞動大學編輯館。譯有《幻燈》、《空中樓閣》(均北新書局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戰》(文化生活社)、《托爾斯泰》、《瑪志尼》(以上...
本篇是魯迅先生雜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七年十月一日《語絲》周刊第一五一期。後收錄於《而已集》。原文 通信(1)小峰兄:收到了幾期《語絲》,看見有《魯迅在廣東》(2)的一個廣告,說是我的言論之類都收集在內。後來的另一廣告上,卻變成“魯迅著”了。我以為這不大好。我到中山大學的本意,原不過是教書...
作者:魯迅(筆名) 《語絲》在北京被禁之後,一個相識者寄給我一塊剪下的報章,是十一月八日的北京《民國晚報》的《華燈》欄,內容是這樣的:弔喪文孔伯尼〔1〕頃聞友云:“《語絲》已停”,其果然歟?查《語絲》問世,三年於斯,素無餘潤,常經風波。以久特聞,迄未少衰焉。方期益臻堅壯,豈意中道而...
1912年林語堂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寫雜文,並研究語言。19...
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
2009年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作者簡介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
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
6歲喪父,12歲喪母,由長兄李志雲撫養。國小畢業後入無錫第三師範。1918年畢業後入北京大學哲學系。經歷 在學期間,參加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擔任校對和記錄,後任幹事。孫伏園負責編輯,他和宗甄甫負責出版發行工作。孫伏園去編輯《晨報副鐫》後,新潮社的編印工作由他負責。1924年,《語絲》周刊創刊,他...
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
繼《語絲》之後成立的《莽原》,主要成員有韋素園、韋叢蕪、李霧野、向培良、臺靜農、高長虹等。它也是由魯迅領導的文學青年的社團,屬於語絲派的陣地。在這兩軍對壘中,具有正義感的林語堂毅然加入語絲派,經常為《語絲》撰稿,深受魯迅精神的感染。他回憶說“當我在北平時,身為大學教授,對於時事政治常常信口批評,...
川島(1901.6.1—1981.5.12)原名章廷謙、字矛塵。生於浙江上虞。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家。1919年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22年畢業,留校任職。常為北京《晨報》副刊寫稿。1922年8月17日發表第一篇雜感《撒但的行徑》。1924年與孫伏園、魯迅等共同創辦《語絲》周刊,參與出版發行事務、並成為主要的撰稿人。19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