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題名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馮偉著
導師
張勃指導
學科專業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7
關鍵字
高等學校 高技術產業 高技術園區
館藏號
F279.24
館藏目錄
2009\F279.24\14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學科技園適應性規劃設計模式的探索研究
- 作者:馮偉
內容簡介
21世紀,隨著知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跨過工業經濟時代,開始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在此背景下,發展高科技產業成為世界各國之間經濟合作與競爭的關鍵。而大學作為擁有先進科學知識與人才的科研單位是推動國家高科技產業進步的主要動力。如何使大學適應自己正在承擔的創新功能把大學裡的先進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將大學的新發現和新思想推廣到社會,使之成為整個國家的財富是當前被關注的重要領域。 大學與科技園的緊密結合,是高科技產業發展進程中的必然結果。上世紀50年代,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孕育出了第一個科技工業園,其知識和技術創新的作用在國家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科技工業園模式被其它各國所認可,並被政府和學術界廣泛關注。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已有許多學者在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領域內對其進行探索研究。綜合以往的相關研究成果,我們發現依託大學科技資源、發揮學科優勢、人才優勢、知識優勢和創新優勢,創辦大學科技園,促進高科技的人才培養,實現大學科技園與大學學科建設協調發展是許多國家發展科技、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通過對世界多個著名科技工業園發展歷程的分析研究和對我國國家大學科技園規劃建設現狀的調查,作者認為目前我國大學科技園的建設存在以下主要矛盾: 1、土地資源稀缺與園區擴張的矛盾;2、園區物質環境建設與創新環境建設的矛盾;3、城市膨脹與園區區位選址的矛盾;4、園區的功能組成與空間構成的矛盾; 5、園區空間建設與投資風險的矛盾;6、園區盲目模仿建設的矛盾等。 為此,作者以大學科技園的適宜性規劃設計模式為研究課題,通過梳理大學科技園的基礎理論和發展脈絡,以實態調查的方法獲得我國大學科技園的規劃設計數據,以比較論證的方法歸納大學科技園的功能組成和空間構成,並從規劃特點、規劃原則、規劃內容和發展趨勢等方面提出大學科技園適宜性規劃設計模式。 本論文的創新點在於:第一,論文以大學科技園為研究對象,從城市規劃學和建築學的角度探討其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和建築環境的互動關係,融貫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研究成果,理性認知大學科技園的地位與作用,提出適宜的大學科技園功能組成。第二,全面調查我國大學科技園的規劃與建設現狀,深入分析大學科技園區規劃與建設數據資料,歸納目前我國大學科技園空間形態類型,並提出適合我國經濟國情的大學科技園發展布局合理化建議。第三,探索大學科技園適宜性規劃設計模式,總結大學科技園規劃特點與主要原則,提出大學科技園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以及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