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書法教程(201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學書法教程》是2014年8月29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作者是邱振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學書法教程 
  • 作者:邱振中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35972 
  • 開本:16 開
圖書詳情,圖書目錄,

圖書詳情

《大學書法教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學科重點規劃教材系列》選擇的內容,大於一般書法選修課的容量。這是因為一般書法選修課不足以包容足夠的關於書法的知識和練習。我們決定擴展教材的範圍,為教師在教學中的選擇以及學生課外的閱讀提供更豐富的材料。
全書包括書法概論和技法訓練兩部分。書法概論部分既包括傳統中的重要思想,也包括一些具有理論深度的最新的討論。教材中沒有包含書法史部分,這是因為我們考慮到“中國書法史”可以作為單獨的選修課來開設,與本課程應當有明確的區分。但必要的歷史知識已經穿插在《大學書法教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學科重點規劃教材系列》的各個章節中,特別是各種書體的發展,與歷史有關,但與訓練關係更緊密。
技法訓練部分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安排了六十九個練習。挑選第五章和第六章若干練習進行初步的訓練以後,可以在篆書、隸書、楷書中選擇一種字型進行較長時間的臨習,同時加入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內容。當選定的字型有了一定的基礎後,便可以在行書和草書中選擇一種進行訓練。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篇 書法概論
緒 論
一、墨跡與拓本
二、墨跡與印刷品
三、書法作品的形制
四、字型的大小
五、落款與印章
六、作品欣賞
第一章 書法的起源
一、漢字與毛筆
二、書法:語言的視覺形式
三、中華民族的語言觀
四、易象與書法:自覺意識的發展
五、日常書寫
第二章 書法作品的構成
一、書法作品的構成
二、筆法
三、一支毛筆可能的運動方式
四、兩類空間
五、漢字的演變
六、字型的演變與筆法的演變
七、空間特徵:字結構的又一種觀察方式
八、章法:定義與構成方式
九、章法的演變
十、墨法
十一、書法的有機性
十二、節奏與動力形式
第三章 含義與表現機制
一、書法中“表現”的概念
二、表現的機制
三、“神”“韻”“氣”及其他
第四章 書體流變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先秦墨跡
四、小篆
五、隸書
六、草書
七、楷書
八、行書
下篇 技法訓練
說 明
第五章 筆法
一、執筆
二、空中運筆
三、中鋒橫、豎線
四、藏鋒—Ⅰ
五、藏鋒—Ⅱ
六、中鋒弧線
七、落筆方向的控制
八、提按
九、提筆位置的控制
十、出鋒
十一、側鋒
十二、折筆
十三、擺動—Ⅰ
十四、擺動—Ⅱ
十五、轉筆
十六、連續轉筆—Ⅰ
十七、連續轉筆—Ⅱ
十八、轉筆中腕與臂的配合—Ⅰ
十九、轉筆中腕與臂的配合—Ⅱ
二十、筆鋒進出點畫的位置和方向
二十一、點畫內筆鋒運動軌跡
二十二、點畫間筆鋒運動軌跡
二十三、力量的控制
二十四、線條的質感
二十五、筆法分析—Ⅰ
二十六、筆法分析—Ⅱ
二十七、臨寫拓本的不同筆法
第六章 字結構
一、等距線條
二、線條距離與位置的漸變
三、線條形狀的漸變
四、平行線段對字結構的影響
五、平行漸變線段對字結構的影響
六、曲線形狀的控制
七、簡單線結構的情調
八、單元圖形的情調
九、單元空間的臨畫
十、單元空間面積的控制
十一、字結構中的單元空間—Ⅰ
十二、字結構中的單元空間—Ⅱ
十三、單字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
十四、單字外接多邊形
十五、書法與抽象圖形—Ⅰ
十六、書法與抽象圖形—Ⅱ
十七、書寫過程中對字結構的感受
第七章 章法
一、單字軸線
二、行軸線與軸線圖
三、單字的連線—Ⅰ
四、單字的連線—Ⅱ
五、單字的連線—Ⅲ
六、單字的連線—Ⅳ
七、單字的連線—Ⅴ
八、單字的奇異連線
九、行側廓的控制
十、垂向行軸線
十一、行軸線對風格的影響
十二、習作軸線圖的調整
十三、影響章法的其他因素
第八章 動力形式
一、點畫的動力特徵—Ⅰ
二、點畫的動力特徵—Ⅱ
三、點畫的動力特徵—Ⅲ
四、點畫的動力特徵—Ⅳ
五、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Ⅰ
六、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Ⅱ
七、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Ⅲ
八、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Ⅳ
九、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Ⅴ
十、動力形式的習得—Ⅰ
十一、動力形式的習得—Ⅱ
十二、動力形式的調整
附 圖
後 記
著作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