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高裝

大壩高裝

大壩苗族鄉都在農曆二月初一至初二兩天舉行高裝會,每屆高裝會設定的高裝架數不等,但大都在四至八架之間。樁上之戲一天一換,白天遊街結束,晚上則將樁上之戲移到地面戲台上正式演出,故十分吸引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壩高裝
  • 文化遺產名稱:大壩高裝
  • 遺產編號:Ⅵ-3
  • 申報日期:2006
基本信息,大壩,高裝,高裝形式,參與場面,特點,作用,現狀,

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四川·宜賓·興文縣
文化遺產名稱:大壩高裝
遺產編號:Ⅵ-3
遺產類別:雜技與競技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宜賓市興文縣文化體育局
遺產級別:省

大壩

興文縣大壩苗族鄉地處川、滇、黔三省交會處,與雲南威信、貴州赤水接壤。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南、廣東、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大批民眾遷移四川,上屬地區的民風習俗、民間宗教和地方文化藝術的緊密融合,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壩高裝。

高裝

大壩高裝
高裝即高台著裝戲。高裝底坐平台為正方形,直徑6尺、高4尺8寸,全為雜木製成。平台中央有根鐵樁,高達9尺8寸,稱為裝亭,平台與裝亭組合後由棉布圍扎裝飾為一個戲台,再由兩根特大長木槓從兩側將戲台夾牢,由16個彪形大漢抬著遊街。一架高裝上有一個戲,這些戲均為川劇名段,如“天仙配”、“西遊記”等,全台戲一般5—9人,均按川劇人物要求化妝穿戴,並持各自應有的兵器用具。平台正中的鐵樁頂上必須有一個人,且都是戲中主角,如“白蛇傳”中的白娘子等;平台上則是戲中其餘要角。遊動時,平台上的人可以舞刀弄棒,搖扇揮巾;鐵樁頂的“主角”由棉布纏住腰、腿,取一定姿勢固牢在鐵樁頂上,而這鐵樁下段則由與樁頂之人密切相關的人用手扶住,如高裝上的戲為“穆桂英掛帥”,站在樁頂之人是穆桂英,用手扶槍的人就是楊宗保。行動中,高裝兩側還各有一名大漢手持8尺護叉,保護著亭頂之人。

高裝形式

高裝會並非只有幾架高裝參與遊街。遊街時走在最前面的是“牌燈”,即寫著高裝會會名、戲名的彩燈。接下來是鼓樂隊和“亮寶隊”,亮寶隊所亮之“寶”多為當地人的家藏古董和民間工藝品,這是當地的亮寶習慣,凡家有貴寶者大都會拿出來參展,展後各自收回。“亮寶隊”之後是龍燈、花燈隊,大壩的龍燈、花燈以形態美、變化多著稱,參展的龍燈、花燈一般有幾十種樣式。整個高裝隊伍浩浩蕩蕩,長達200多米,勢如游龍,圍觀追裝之人更是不計其數。

參與場面

大壩高裝氣勢宏大,參與性強,每屆直接參與者都在200人以上。那樁上的戲中人物一年一換,且都是童男童女,大凡精明俊秀的兒童,大都上過戲台,受過煅煉,見過世面。而樁亭頂上的角色每次都是女子,這是大壩人敬重婦女的一種表現。據《大壩志》記載,當年翼王石達開轉戰川南,其義妹王姑跟隨來到大壩,在大壩銀水寺一帶作戰時,王姑為照顧傷病員不幸生病去世,並安葬於銀水寺山,人們為紀念王姑,遂將高裝上的主角統統設為女子,以表其意。

特點

大壩高裝本身還是一個文化藝術與宗教活動相結合的產物。傳說有一個出生在四川梓桐縣的人叫張惡子,此人修道成仙,被封為文昌菩薩,專管人間功名利祿。農曆二月初二是文昌菩薩的生日,人們都把這天叫“文昌會”,由於文昌菩薩出生在梓桐,故又叫“梓桐會”。高裝選在文昌會這天舉行,就是利用活動為文昌菩薩生日助興。久而久之,大壩的“高裝會”、“文昌會”、“梓桐會”就是一回事了。清朝年間,興文縣大壩苗族鄉先後出了5個秀才,3個進士,2個貢生,一個舉人,被人們傳為文昌會辦高裝敬菩薩得到的報答,因而,興文縣的建武、九絲、晏陽、久慶、金鵝等地都先後舉辦過高裝會,以紀念文昌菩薩生日,並祈禱地方多出人才。

作用

大壩高裝還對地方經濟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清末到民國時期的大壩高裝會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商品交易會。每次高裝會的前十多天,成都、重慶、大足、銅梁、內江、自貢、宜賓、瀘州以及雲貴臨近地區的商販紛紛雲集大壩,使大壩苗族鄉的大小棧房家家客滿,而且必須加鋪。這期間的商品從文房四寶、四書五經到布匹綢緞、菸草糖果應有盡有,甚至從重慶等地來的槍枝彈藥也走進了大壩高裝會。正式會期的兩天,各種商品還要降價10%左右,使得商品交易活動火爆異常。

現狀

2000年,大壩高裝第一次走出家門,在宜賓市農民藝術節上亮相,雖然只有一架高裝參展,卻也引起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轟動。在2003年的“中國宜賓石海洞鄉旅遊文化節”上,大壩高裝被作為重點項目隆重推出,贏得了各地遊人的普遍歡迎,為旅遊文化節增色不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