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2月,屬坪山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061年7月,屬坑梓農場;1963年1月,屬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日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日,屬坑梓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坑梓鎮;2004年,屬坑梓街道;2009年6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坑梓街道龍田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鐘姓、高姓、曾姓。第一大姓是鐘姓,是最早在大塘居住的姓氏之一,祖先現已無從考證。第二大姓高姓,祖籍山東渤海,後遷至福建,再移至今廣東梅州、惠東等地,最後遷移至此地。第三大姓曾姓,從廣東河源上河背遷移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130人,其中男性64人,女性66人;80歲以上4人,最年長者91歲(女)。非戶籍外來人口約25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人,居住在馬來西亞。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20世紀80年代初期,引入“三來一補”企業,村經濟開始轉型。2004年實行村改居,大塘村改為大塘居民小組,村民轉為城市居民。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
龍興路穿村而過。1973年通電,1989年通自來水,1992年通電話,2000年通網際網路,2006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內建有籃球場、羽毛球場。
村中存有手寫稿《高氏族譜》,記載高氏源流、高氏家訓、高姓家戒(十戒)、高姓家規(十訓)、高家祠頌等內容。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所剩較少。現存宗祠3座。
鐘氏祠堂,建築時間早於高氏祠堂,1988年和2007年先後重修。磚木混合結構、二進一井格局,門前設有月池和禾坪,坐東朝西,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現僅有130多平方米麵積得以保存。祠堂一進設有天井,為下堂,下堂設有屏門;二進為上堂,即祠堂正中。上堂供奉鐘氏祖先牌位,廳內有楹聯“祖徳源流千秋盛;宗枝奕葉萬年興”。
高氏祠堂,位於鐘氏祠堂和曾氏祠堂之間,始建於清嘉慶年間,二進井格局,占地面積約130平方米(包含天井和兩堂)。進設有天井,為下堂,兩側共隔有6間居住屋,每間面積約25平方米;二進為上堂,是祠堂中心,設有宗族始祖牌位等,兩側各建一座居住屋,面積約25平方米。現整個祠堂已荒廢,僅有部分牆基保留下來。
曾氏祠堂,建築時間不詳,坐東朝西,建築面積約30平萬米。設有半月池和禾坪,其中半月池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與鐘氏半月池一起被改建成魚塘,其祠堂也全部被改建為其他建築。
每逢春節、清明、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旅居海內外的各姓氏宗殺會回到大塘自家姓氏祖祠祭祀祖先。
大塘村有基督教教堂一座,名為坑梓教堂,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