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埕所城

大埕所城

大埕所城位於廣東省饒平縣所城鎮,是一座明朝洪武年間建成用於抵禦倭寇的古城,已有607年歷史,至今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保存完好,城內現有居民7000多人,仍保留著純樸的民風。 所城號稱粵東第一城,是廣東境內四個明朝建成的古城之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埕所城
  • 地理位置:廣東省饒平縣所城鎮
  • 始建年代: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 保護等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古城功能:海防軍事重地
古城格局,歷史記載,古城保護,

古城格局

大埕所城位於饒平縣所城鎮,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所城“高二丈七尺,周圍六百四十三丈,池加城之數五十三丈,四門建城樓,四角各建敵台,”為千戶所,是明清閩粵沿海的軍事要地,後住民多以曬鹽為業。所城城廓為方形,現四城門基本完好;東、北兩面城牆尚存,西、南城牆己殘缺;城中保存了三街六巷的基本格局,舊時的衙堂、城隍、祠宇、戲台錯落其間。是潮汕地區僅存的一座古所城。
東門東門
古哨大所城古稱大城所、大埕所。明、清海防軍事重地,在饒平縣所城鎮小金山南側。 明洪武初年,朝廷於全國沿海設衛所防禦倭寇,因衛所設於大埕,後簡稱所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百戶侯顧實創建,呈方形,條石砌築,城垣高二丈七尺,周圍六百四十三丈,四周挖護城池,池加城之數五十三丈。分東西南北四城門,城門上築重樓,城垣四角各設敵台。全城面積2600畝,昔時城內有三街六巷,街道 所城的石牆寬一丈五尺,用石板鋪築。清康熙三年(1644年)遷拆,七年展復,康熙八年重建。
西門,樹被吹倒過,現在用白水泥補平西門,樹被吹倒過,現在用白水泥補平

歷史記載

據《饒平縣誌》載,所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甲戌百戶顧實創築,高二丈七尺,周圍六百四十三丈,厚一丈六尺。池加城之數五十三丈。城牆外用花崗石條丁卯壘砌,中填泥土,設東西南北四門,四門建城樓,四角各建敵台。城內有三街六巷,中心街交叉呈十字形,街寬一丈五尺,工整筆直。城外有護城河,河寬二丈有餘,全長六百九十六丈。嘉靖十七年戌戍,崇禎十年丁丑擴建,康熙三年甲辰遷拆,七年戍申展復,己酉知縣劉鴻業重建。面臨大海,居民多以曬鹽為業,城內駐守備東界場鹽課大使,逼近閩者詔安,為邊海要地”。
北門北門
又據《潮州府志》載:“所城稱大城所,設正千戶二員,副千戶三員,百戶十員,鎮撫一百,旗軍一千二百二十三員;各種軍器五千四百五十七件。四城門尚存,東西城垣尤為完整,是潮汕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

古城保護

1981年被列為饒平縣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地文化部門正在按程式將其申報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門,最沒改變的門南門,最沒改變的門
三街六巷格局保存完好
初春,本報記者在村幹部楊遠的帶領下,走進了這座籠罩著神秘色彩的村落。今年62歲的楊遠,長期從事當地歷史文化研究,對“大城所”的來龍去脈十分熟悉。他告訴記者,“大城所”始建於明代洪武廿七年(1394),占地面積430畝,外城大致呈矩形,城垣周長643丈、高2.7丈、厚1.6丈,設東、西、南、北四門。
由西門進入城中,眼前是一條石板街道,兩側商鋪一間緊挨著一間,不時有小巷橫穿左右,巷內分布著各式各樣的民居。楊遠說,“大城所”總體呈三街六巷格局,實際上大大小小的街巷共有23條。通往四門的直道交叉成“十”字形,交叉點即是整座城的中心點。古代這些區域商賈雲集,不同方向的行當也有所區別。東門街多販賣魚蝦活鮮,西門街是當鋪和糧倉,南門街以糧食店為主,北門巷則專做柴草生意。
如今,沿街不少商鋪仍然開門營業,雖未再嚴格區分行當,但透過部分舊式門面,記者仍能夠依稀感受到昔日的繁盛境況。
古老民居爬滿歲月印記
在西門街的北側,記者見到一條小巷,名叫“馬石巷”,相傳因巷口露出地面的半截石頭而得名。巷中住戶告訴記者,這塊石頭就是馬石,原來擺放在地上,後因修砌路道才被掩埋。古時人們騎馬出行,要利用馬石墊腳,方便翻上高大的馬背。
馬石巷西首一座傳統民居,住著一戶王姓人家。楊遠介紹說,明代此宅的主人名叫王日秋,是一位“千戶”,即統領1000軍戶的長官。湊巧的是,現在這戶王姓人家,也有人在部隊任職。
穿梭於“大城所”的大街小巷,一處處古樸建築接踵而來。南門街的許厝巷中,一座三進制式的民居,又吸引了記者的眼球。青磚灰瓦爬滿歲月印記,后座斗拱上殘存著幾隻潮州建築中經典的“木瓜”。宅院中的年邁阿婆極是熱情,招呼來訪者四處參觀。她說,這是她家祖屋,住戶都姓許,屋子從來沒有修繕過,現下已經相當破舊。不過楊遠則告訴記者,許宅是城中現存較為完好的明代民居之一,修建者是明代城中一位許姓當鋪掌柜。
五湖四海姓氏聚集於此
潮州地區的古村落,大都追奉同一位先祖,統一為一個姓氏。而“大城所”則姓氏眾多,現今住戶便有23個姓氏,並保留著林氏宗祠、劉氏宗祠、張氏宗祠、鴻江小宗祠、楊氏四房祠、鄭氏宗祠、許氏宗祠等不同姓氏的祠堂。
楊遠介紹說,“大城所”東門外一帶原來是海港,明代修建“大城所”,意為抗擊倭寇、鞏固海防。後因地理環境變化,海岸線外移數公里,清代康熙三年(1664)遷拆,不久重新修建。由於駐守官兵及眷屬來自全國各地,加上五湖四海雲集於此的商賈,發展到最盛時曾有36個姓氏。明清時期,當地祠堂文化十分興盛,尤其清代中後期,城中祠堂工藝考究、富麗堂皇。現存的各座祠堂,仍不同程度保留著明清建築風格。
與祠堂相映成輝的,還有大大小小的廟宇。在楊遠的指引下,記者見到了城隍廟、五顯廟、元天上帝廟、關聖帝廟、天后宮等十多座廟宇。據他介紹,其中7座“主廟”分別對應該村7社,部分廟宇同樣保留著古老建築風貌。
明清抗擊倭寇海防重地
在“大城所”東南部,記者見到一處奇特的建築,兩層結構,古樸屋脊高出周圍其他房屋。楊遠告訴記者,這是城中的明代古驛站,在當時政治、軍事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傳遞官府文書或軍事情報人員中途食宿、換馬的場所,印證了“大城所”當年的關鍵軍事地位。
楊遠說,明代潮州近海共設定了4個千戶所,其他三個為蓬州、海門和靖海,“大城所”是規格最大的一個,也是現存最完整的一個。“大城所”地處琉璃嶺、尖峰山、小金山南麓,左右有鳳髻山、馬頭山,把守閩入粵山道,面朝南海,掌控浙閩入粵航路,是明清東南沿海抗倭軍事要地。
據有關資料記載,“大城所”所處的東里半島,是潮州府沿海咽喉門戶,因此成為倭寇入侵潮州府必欲攻陷的軍事目標。“大城所”管轄上里、高埕、大港、柘林四柵三十村,是當地抗倭指揮中心,一旦失守將威脅潮州府安全。是故,朝廷多次派員增援,如派大將戚繼光、部將王鳳山、都司傅應嘉、總兵俞大猷、閩參將張元勛、部屬王如龍等前往殺倭平敵,留下了可歌哥泣的民族英雄故事。
2002年,“大城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歷史文化價值得到認可。楊遠還告訴記者,目前當地政府已著手為“大城所”申報“中國傳統村落”,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羅德胤親臨“大城所”參觀後,十分高興地表示,這是他所見過國內保存較為完好的海防軍事城堡之一,城防仍維持著明清建築風貌,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民俗
游旱龍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潮州各地都有賽龍舟的習俗。而在大城所,人們卻用另外一種方式歡度佳節——“游旱龍”。所謂游旱龍,就是抬著用紙和竹片糊成的“龍舟”,在陸地上穿街過巷遊走。
那么,大城所民眾為何不辦龍舟競渡,而要採用游旱龍的方式呢?據當地人介紹,大城所面臨大海,城外四周有護城河,相傳古時城河通海,民眾也會賽龍舟。但數百年歷史變遷,城河年漸淤塞,龍舟競渡不能維持。於是,人們改用竹片紙糊舟,轉為在村中神遊。每年五月初一至初六,幾十民眾抬著神像和龍舟,扮裝各種戲出,鑼鼓喧天,遊走於城內各個角落。後來,當地人丁興旺、五穀豐登,民眾認為游旱龍帶來吉祥,自此代代沿襲。
楊遠告訴記者,大城所藝人林之榮今年83歲,是所城扎紙龍舟第十五代傳人,其祖先在福建莆田學來紙紮手藝。林之榮6歲開始就跟隨父親林庭戶學扎龍舟、扎船模、編折繡球、做燈籠、糊樓閣等。如今,游旱龍習俗雖然興盛,但紙紮手藝枯燥無味、難以用來謀生,年輕人都不願意學習。林之榮希望能將這門手藝傳授給願意學習的年輕人,讓當地傳統文化得到延續。
吃鼎翻
除了別具風情的游旱龍,每年端午節期間,大城所民眾還有吃“鼎翻”的獨特習俗。“鼎翻”又叫“麥熟”,是一種用平鼎煎制的薄餅,捲入豬肉絲、蝦仁、香菇等配料後食用。這種習俗又有什麼典故呢?
楊遠介紹說,明代大城所官兵來自五湖四海,其中北方來的軍士居多。北方人喜歡將麵粉煎成薄餅,卷大蔥、蒜以食用。因此,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除包粽子外,還會吃這種北方薄餅。另外,薄餅卷蔥蒜,也是當時的戰備乾糧。
隨著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北方薄餅卷蔥蒜的吃法,在大城所也得到了發揚。楊遠說,北方人煎制的餅較厚,聰明的當地人將其“改良”,煎成薄片,食用時還捲入豬肉、豆腐乾、豆芽等,吃起來又香又不辣。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現在人們的吃法又有不同。從市場買回鼎翻皮,炒豬肉絲、蛋絲、蝦米或鮮蝦等,用鹹酸梅、冰糖、麵粉加豆油、豬油、芝麻粉、五香粉製成漿料,備白糖、花生末、辣椒粉。食用時先取鼎翻皮,攤平於盤子上,澆漿料,撒糖豆粉,夾菜放置其中卷好,這樣吃起來更為豐富多味。
◆趣聞
風吹不進
的龍尾王廟
探訪大城所過程中,記者發現,位於東門街頭、正對著東城門的龍尾王廟,格外為當地民眾所津津樂道。一位正在廟中祭拜的阿婆告訴記者,這座廟非常有意思,無論四周刮多大的風,到了廟前香爐處,便感覺不到半點風,焚香點燭絲毫不受影響。
其時東門內外輕風拂面、十分涼爽,城門上方的樹枝微微搖擺。記者嘗試走到廟前香爐處,果然只一爐之隔便大為不同。阿婆用打火機點燃香燭時,火苗幾乎沒有搖曳。而走到廟內,更加是一絲風動都覺察不到。
據楊遠介紹,龍尾王廟建於清代,占地面積100餘平方米,供奉著何野雲仙師。相傳何野雲是元末起義軍陳友諒的軍師,後來,陳友諒兵敗,何野云為避過朱元璋軍隊追殺,化妝成乞丐,向潮汕一帶逃亡。
至於為何龍尾王廟裡里外外風吹不透,目前當地還沒有人能夠給出解釋,這也給大城所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