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

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原大埔縣漢劇團)成立於2012年6月,是按照中宣部、文化部[文政法(2011)22號文]和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粵文(2011)73號文]關於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通知要求,根據2012年5月10日大埔縣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大埔縣機構編制委員會[埔機編字(2012)17號文]同意“大埔縣漢劇團體制改革方案”而設立。歸屬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管理,屬正股級事業單位,核定編制40名,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由財政全額撥給。 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的主要任務是:傳承保護廣東漢劇;研究、發展、創新廣東漢劇;培養漢劇人才,打造漢劇名家;開展示範性演出,活躍文化舞台;完成縣委、政府交辦任務等。 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現有在職人員33人、臨聘人員10人。內設:人秘組、研創組、演員組、音樂組、舞台、後勤保障組。其中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11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10人,中級技工4人,省市音協、劇協會員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
  • 前身:原大埔縣漢劇團
  • 成立時間:2012年6月
  • 機構性質: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漢劇保護基地
“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2012年由“大埔漢劇團”改革轉制而成的。大埔漢劇團成立40多年來,經歷了不平凡的歷程,但無論是順境還是困境,劇團始終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方向,堅持把傳承和發展漢劇藝術,並把這“南國牡丹”奉獻給廣大觀眾作為根本任務,從而邁著堅實的腳步走了過來。從1959年至2012年,共上演移植、整理、改編的古裝漢劇65台,傳統漢劇節目19台,現代戲37台。每年演出85場以上。主要劇目有:《十五貫》、《廣東案》、《翁萬達》、《高文舉》、《梁四珍與趙玉粦》、《花燈案》、《櫃中緣》、《打鍋記》、《百里奚認妻》、《悲風》、《風箏誤》、《清河案》、《白兔記》、《智審》、《打花鼓》、《藍繼子救嫂》、《潘金蓮新傳》、《櫃中緣》、《盤夫》、《母老虎上轎》、《正心亭》、《藍繼子救嫂》、《巧斷奇緣》等。此外,還有現代歌舞、小品、小戲等。在漢劇藝術的挖掘、保護、傳承、創新上也做了大量工作。
2007年1月,大埔廣東漢劇被大埔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9年4月,大埔廣東漢劇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9年11月,大埔廣東漢劇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2年5月,在我國文藝院團體制改革中,大埔縣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同意將大埔漢劇團改革轉制為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
2013年5月,縣政府發文批覆:同意大埔縣木偶劇團改革轉制,撤銷縣木偶劇團,在編及退休人員關係轉入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
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的主要職能是:傳承保護廣東漢劇,研究、發展、創新廣東漢劇;培養漢劇人才,打造漢劇名家;開展示範性演出,活躍文化舞台。“中心”成立以來,創編了傳統漢劇《巧斷奇冤》、《桑園寄子》、《正氣在人間》,小漢劇《陣前交戰把線牽》、《最美小城引仙來》以及器樂串燒表演、五句板《三打兩建就是好》等30多件作品,超額完成了全年一台大戲,10個小節目的任務。全年演出100多場。2012年,“中心”鄭永華等四人參加廣東省第七屆戲劇演藝大賽獲一金三銅的歷史最好成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