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早在42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大垛地區便有了人類活動。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人們在
大垛鎮東北隅的“芝麻垛”發現了灰坑等人類生存的文化層,1983年在車路河整治工程中發現了麋鹿角化石等,均類似於其後發現的林湖鄉南盪古文化遺址上的先民生產、生活遺存,同屬於豫東王油坊類型龍山文化(夏朝以前)。
據《
史記》、《漢書》、《隋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史籍記載,歷夏、商、周、秦以至西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吳王劉濞在包括今大垛在內的吳國東部沿海一帶“煮海為業”,生活在大垛這片土地上的先民便以鹽業和漁業為生,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繁衍下來。
隋煬帝時,開通了橫貫南北的大運河,極大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東部沿海地區承受了運河文明的潤澤。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後,我國的經濟中心逐步南移,江淮流域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唐大曆二年(767年),淮南節度判官李承主建“常豐堰”。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范仲淹任職興化,在“常豐堰”的基礎上築成“范公堤”,有效地擋住海水西灌,從而使堤西大片地區免遭鹽鹼之苦,為農業生產和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黃河改道南下,帶來了大量的泥砂,里下河一帶,特別是興化境內廣袤的沼澤地露出水面。於是,許多無地或缺地耕種的農民就掘土壘田,改造大自然。這樣,興化一帶原已形成多年的四面環水、中間凸起的垛岸地形得到了擴大。人們在這些垛上聚居,耕作。
大垛由若干垛島組成,大者近百畝,小者幾分地。其中,今大垛鎮東部2個小垛(位於鎮東“木匠垛”西南隅河流中),形同龜眼。鎮南“油坊垛”和西北隅垛島、西南角“火箭垛”(今鎮企管站),酷似龜足。而古鎮西部“西星舍”(今安民村委會所在地)以西的“西尖子”宛若隱隱約約的龜尾子。在這些奇特的垛島中,有1個最大的垛島,面積近百畝,便是龜身(今大垛鎮中心區)。
由於大垛先民對被尊為水神的“北方真武大帝”、舜王時代的治水英雄崇伯鯀(夏禹之父)十分崇拜,在治理沼澤地的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智明才智和豐富的想像力,將一個個垛島組合成一隻碩大的喜水而不怕水,且長壽吉祥的“神龜”形象,從而使這方熱土旱澇保收,平安幸福。大垛先民對治水的認識和他們的創舉,至今值得我們借鑑。
宋元時期,大垛人口眾多,生產發展,形成了較大的自然村鎮(《揚州百鎮》興化篇)。其時,“春耕秋獲,笑歌滿野,民多富實,往往重門擊柝,擬於公府”(《宋史》)。但南宋的抗金戰爭和元末戰亂,使大垛遭到嚴重破壞,一時生產凋零,地廣人稀。
明代洪武初年(約1368-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實行“洪武趕散”大移民,將蘇州閶門和崑山、句容、鎮江等江南幾十萬人口強遷到田多人少的蘇北里下河及鹽阜、兩淮廣大地區(《簡明中國移民史》)。這不但給這些地區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而且也帶來了經濟發展的契機。此時,由盧、沙、王、吳四大姓聚居的大垛重新崛起。至今流傳的民謠“起大(dà)早,喊大(duò音舵)小(即大兒子),上大(tàī音太,通假太、泰,見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駢雅訓纂》,意即極大)垛”,便是當時先進的吳文化對今大垛鎮發展產生促進作用的歷史佐證。大垛的地名在此時便傳承下來。由單樹模先生主編的198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江蘇卷記述:“大垛鎮:明蘇州、鎮江移民於此,用此名。”此後,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部分江南居民為避亂而遷入大垛。明隆慶、萬曆年間(1567-1620年),大垛鎮得到進一步發展,成為興化重要集鎮。
延至清代,大垛與安豐、戴窯、竹泓、大鄒、唐子、中堡、白駒、劉莊、小海齊名,成為“興化十大鎮”之一,其中心地區隸屬興化縣所轄灶四(上)里。清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占領江南,江寧、鎮江、句容、蘇州等地的部分居民又遷入大垛定居。
民國元年(1912年),興化實行市鄉制,大垛為大垛鄉。民國二十三年 (1934年)實行保甲制,大垛屬第二區。1941年,興化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垛屬臨城區。1943年10月,大垛部分地區隸屬草馮區。同年12月至1949年,大垛部分地區先後隸屬興東縣、溱潼縣。1949年9月,大垛仍歸興化縣。1950年,興化縣共轄19個區、242個鄉鎮,今大垛北部隸屬草馮區,中部隸屬大垛區。1958年,興化實行大鄉制,共為35個鄉和1個縣屬鎮,今大垛行政區範圍隸屬大垛鄉。1958年,今大垛屬竹泓公社。1959年,大垛為興化縣7個片之一,管轄大垛、竹泓、林湖、昌榮4個公社。1963年建立11個區,大垛區轄大垛、荻垛、陶莊公社。1973年,興化為10個區,大垛區轄大垛、荻垛、陶莊、昌榮公社。1983年,興化建鄉,大垛為大垛鄉。1986年12月至今,大垛鄉仍為大垛鎮。
名勝名人
1939年,日寇侵華,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由鎮江暫遷興化,大批江南富商和名門望族遷居興化城和大垛、竹泓等地,客觀上促進了大垛的經濟昌盛。此時,大垛鎮已發展成一個商業門類齊全,商鋪、商行、手工作坊林立的繁華商貿集鎮。
大垛作為一座千年古鎮,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先民不但肇始了繁榮的商業,同時也為後人留下了不少名勝古蹟。
位於鎮東(今大垛供銷社食堂與辦公室之間)的佛教臨濟宗古剎千佛庵,始建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至今已有近380年歷史。自開山始祖至上世紀40年代中期拆毀時的最後一任住持僧永豐,相傳已歷12代。據《興化縣續志》記載,民國初年,大垛千佛庵香火極盛,擁有174畝廟產。可惜的是,1942年日寇占領興化,偽軍劉湘圖22師86團高傑部將廟宇拆毀。2006年,時逢改革開放的太平盛世,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在大垛鎮許多有識之士的倡導與支持下,毀壞60餘年的千佛庵得以復建。
在大垛鎮東北2公里的管阮村北首,坐落著一處省級文保單位——清代“揚州八怪”領銜人物鄭燮(字克柔,號板橋)的墓園(又稱“板橋林園”)。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鄭板橋曾在管阮莊(即今管阮村)設館授徒。同時,管阮鄭家大場是鄭氏家族祖塋所在地。因此,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鄭板橋在興化大南門城內鄭家花園巷“擁綠園”病逝後,即歸葬於此。墓前原有祭祀用的石供桌、石香爐、石燭台等,惜乎毀於十年浩劫。1986年,由興化縣文化局、大垛鎮政府和鄭板橋紀念館牽頭,對鄭板橋墓葬進行了搶救性保護。1989年,江蘇省文化廳和大垛鎮政府以及管阮村對墓園進行了恢復原地形地貌工作,還歷史以本來面目。1993年,為配合首屆“鄭板橋藝術節”的隆重召開,興化市委、市政府和大垛鎮政府以及市文化局等,對鄭板橋墓進行整修和綠化。在板橋墓前,豎立了由著名作家周而復先生題寫的“鄭板橋之墓”巨大墓碑。與此同時,建成墓園圍牆、大門和村頭四柱三門(中間兩柱為半懸空垂花狀)琉璃瓦歇山頂仿古牌坊1座。整修和綠化後,整個墓園掩映在蒼松翠柏和茫茫竹海之中。2003年,市政府和文化局以及大垛鎮政府在前中國再保險(集團)總公司總經理
戴鳳舉先生(大垛吳岔村人)贊助下,於墓園東側建成一處“鄭板橋藝術陳列室”的仿古建築群(計20間)。建築群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由兩進兩廂、三庭院、兩甬道構成,前後左右皆以迴廊連線。西廂迴廊有兩門可通墓園。這樣,墓園與陳列室渾然一體,形成了林園的格局。
大垛鎮南婁莊村的清代佛寺建築“三官堂”則是常州天寧寺住持、常州佛教協會會長松純法師的披剃之所。廟宇雖然不大,但意義非凡。在大垛這方熱土上產生了松純法師、靜海法師等大德高僧,為江蘇、全國乃至世界佛教事業作出貢獻,實屬人傑地靈的一大盛事。
值得一提的是,鎮北陳卞村有兩處文化遺址,彰顯了大垛這座古鎮的歷史輝煌。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弘光政權滅亡,興化著名詩人、書法家王貴一(字象山,明代宰相吳甡的妻弟)拋棄功名,在陳卞構築“檀園”隱居並著書立說。王貴一的兩個兒子——詩人兼書畫家王仲儒、王熹儒均長期居住於此,引來眾多國內學者、詩書畫家前來雅集。王貴一之孫詩書畫家王國棟與鄭板橋共同師從著名詩人陸種園,曾因“文字獄”被牽連。四牌樓上懸有一塊“詩畫名家”匾額,在所旌表的12人中就有王國棟的名字。
另外,陳卞還有一座曾任清代廣東布政使(主管一省財賦)詩人徐炟(字元禺)的墓園。現存一塊長150厘米、寬60厘米、厚15厘米的白礬石墓志銘告訴我們,徐炟生前為官清正廉明,政績頗佳,是一位難得的清官。為此,四牌樓上懸有旌表他的“名賢鼎望”匾額。
歷史上的大垛還出過一位被譽為“才女”的邵太后。據《明史·后妃傳》、《明史·諸王世表》、《重修興化縣誌》及《安樂堂邵氏家譜》、《彤史拾遺》、《西湖志》等記載,元代,原籍河南洛陽的理學家邵雍(字堯夫,別號安樂先生,諡號康節)後裔邵辛四攜家南遷興化。一支移居大垛大陶村,耕種邵家圩(即邵家舍,今崇祿村)土地,後家道中落。
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邵氏族人邵仁(又名林,字官堂,後因女贈昌化伯、杭州指揮)生一“知書有容德”的女兒邵氏。其後,先舉家遷徙浙江昌化,後定居杭州城。不久,女兒被選入皇宮,成為明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的妃子。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封為宸妃,不久晉封貴妃。邵氏與朱見深生朱祐杬(後尊為興獻帝)、朱祐棆(岐王)、朱祐枟(雍王)3個兒子。興獻帝建藩湖北安陸。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興獻帝之子、邵氏之孫朱厚熜從湖北安陸入京,承繼明武宗朱厚照之位,史稱嘉靖皇帝。由此,邵氏被晉為壽安皇太后。明嘉靖七年(1528年),邵氏去世,嘉靖皇帝尊其為太皇太后。邵太后“賢而仁慈”,精於詩文,傳有《紅藥詩》等若干詩篇,乃是一代才女,“實興邑女士傑出者”。
由於大垛邵氏家族產生邵太后,故族人成為顯赫的皇親國戚。邵太后胞弟邵喜被封為昌化伯,侄兒及侄孫均有蔭封。
邵太后的先祖邵斌,則是興化歷史上的一位清官。他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任永寧縣(今江西寧崗)知縣。三年後離任,百姓以清水替他餞別,讚揚他為官清廉如水。四牌樓上懸有旌表邵斌的“恩榮三錫”匾額。
在千年歷史長河中,大垛精英代不乏人,僅四牌樓47塊匾額中,旌表大垛人及與大垛關係密切者就有4塊,即“名賢鼎望”、“詩畫名家”、“恩榮三錫”以及“才步七子”(旌表鄭板橋)。
此外,清末民初,大垛又產生了書法家王宇、劉瑾、名醫何之華、何波泉等眾多人物。
今天的大垛
大垛鎮始終堅持把小城鎮建設作為改善投資環境、推動經濟成長、促進經濟繁榮的一大戰略來抓,實現了城鎮建設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先後被評為泰州市新型小城鎮。
大垛鎮以小城鎮的標準建設新大垛城,先後投入1億多元用於城鎮建設,建成了4平方公里的集鎮老區,2平方公里的城鎮新區,拉開了280公頃的江蘇興化民政工業園區框架,形成了“三縱六橫一外環”的交通格局。鎮區轄有安民村、保寬村、從六村、梅園小區、安康小區、阮中小區、仙宇小區等一批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鎮社會福利中心坐落在鎮區東郊——雙石村,能容納80多名孤寡老人和傷殘復員軍人居住。建成了文化路、中興路、人民路、板橋路、難得路等商業一條街,有蘇果超市、華聯超市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購物中心;有農產品集貿市場;有裝飾豪華,設施一流的星級海納賓館、豪華大酒樓、山雲大酒店、旺園大酒店等餐飲、住宿、娛樂基地;有板橋高中、鎮初級中學、中心國小、中心幼稚園等各類學校;有鎮文化中心大樓一幢,豐富著人們的文化生活。全鎮綠化、亮化、美化、淨化、文化進程正在全面推進,有效地促進了人居環境、投資環境和創業環境的改善,提升了小城鎮的形象。全鎮基礎設施投入達2億元,按序時進度推進“實事工程”,一、新增5000人口的自來水受益村;二、建設20條通村公路累計59公里長的硬質化路道;三、興建3000平方米汽車停車場一處;四、新建17座橋樑、24座閘、18座站;五、園區的亮化、美化、綠化工程;六、鎮區“三亂”環境綜合整治;七、管阮村和雙石村新農村建設有序開展,興建了村公共服務中心、板橋生態園、水沖式公廁、橋樑、河道駁岸及護欄,村莊綠化亮化基本實現。
板橋林園
在大垛鎮東北2公里的管阮村北首,坐落著一處省級文保單位———清代“揚州八怪”領銜人物鄭燮(字克柔,號板橋)的墓園(又稱“板橋林園”)。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鄭板橋曾在管阮莊(即今管阮村)設館授徒。同時,管阮鄭家大場是鄭氏家族祖塋所在地。因此,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鄭板橋在興化大南門城內鄭家花園巷“擁綠園”病逝後,即歸葬於此。墓前原有祭祀用的石供桌、石香爐、石燭台等,惜乎毀於十年浩劫。
1986年,由興化縣文化局、大垛鎮政府和鄭板橋紀念館牽頭,對鄭板橋墓葬進行了搶救性保護。1989年,江蘇省文化廳和大垛鎮政府以及管阮村對墓園進行了恢復原地形地貌工作,還歷史以本來面目。1993年,為配合首屆“鄭板橋藝術節”的隆重召開,興化市委、市政府和大垛鎮政府以及市文化局等,對鄭板橋墓進行整修和綠化。在板橋墓前,豎立了由著名作家周而復先生題寫的“鄭板橋之墓”巨大墓碑。與此同時,建成墓園圍牆、大門和村頭四柱三門(中間兩柱為半懸空垂花狀)琉璃瓦歇山頂仿古牌坊一座。整修和綠化後,整個墓園掩映在蒼松翠柏和茫茫竹海之中。
大垛鎮南婁莊村的清代佛寺建築“三官堂”則是常州天寧寺住持、常州佛教協會會長松純法師的披剃之所。廟宇雖然不大,但意義非凡。在大垛這方熱土上產生了松純法師、靜海法師等大德高僧,為江蘇、全國乃至世界佛教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鎮北陳卞村有兩處文化遺址,彰顯了大垛這座古鎮的歷史輝煌。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弘光政權滅亡,興化著名詩人、書法家王貴一(字象山,明代宰相吳甡的妻弟)拋棄功名,在陳卞構築“檀園”隱居並著書立說。王貴一的兩個兒子———詩人兼書畫家王仲儒、王熹儒均長期居住於此,引來眾多國內學者、詩書畫家前來雅集。王貴一之孫詩書畫家王國棟與鄭板橋共同師從著名詩人陸種園,曾因“文字獄”被牽連。四牌樓上懸有一塊“詩畫名家”匾額,在所旌表的12人中就有王國棟的名字。
地圖信息
地址:大垛鎮欣凱家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