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 |
| |
| |
| 宋明春、徐軍祥、宮述林、丁正江、徐洪岩、高明波、周建波、林少一、宋英昕、李世勇、周明嶺、譚現峰、韓廷寶、韓方法 |
| |
| |
| 大型-超大型礦床、勘查方法、礦產資源、深部找礦、境外和海域找礦 |
成果摘要
項目以山東省地礦局所屬地勘隊伍探明的19個礦種、53個國內外典型礦床為案例,在總結研究勘查背景、區域和礦區地質、礦床特徵等的基礎上,集成創新了找礦技術方法。建立了19種礦床成礦模式,提出了若干大型-超大型礦床集中連片勘查及礦田整體勘查理念,提出了"熱隆-伸展"成礦理論、濟寧式鐵礦和遼上式金礦等新的礦床類型、以及盆地中的凹陷區賦煤等理論認識,發展了找礦勘查學理論體系;集成創新了38種礦床勘查模型,提出了69種地質、地球物理、深孔鑽探等找礦新技術方法,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深部和隱伏區勘查技術方法組合,解決了重點成礦區帶的2000m以淺深度的深部找礦和隱伏礦、盲礦等複雜地質條件區找礦的技術難題,豐富了我國深部勘查技術體系;解決了困擾濱淺海海域找礦的靶區優選和賦礦位置探測等技術難題,為開展海域固體礦產勘查提供了技術支撐;通過境外找礦項目的實施,開拓了境外礦產勘查視野,為 "一帶一路"礦產資源勘查提供了典型示範;通過對金剛石原生礦、金剛石砂礦、泰山玉石礦的勘查實踐,建立了3個礦種的評價技術體系,為我國開展同類資源勘查提供了成功經驗。,項目以山東省地礦局所屬地勘隊伍探明的19個礦種、53個國內外典型礦床為案例,在總結研究勘查背景、區域和礦區地質、礦床特徵等的基礎上,集成創新了找礦技術方法。建立了19種礦床成礦模式,提出了若干大型-超大型礦床集中連片勘查及礦田整體勘查理念,提出了"熱隆-伸展"成礦理論、濟寧式鐵礦和遼上式金礦等新的礦床類型、以及盆地中的凹陷區賦煤等理論認識,發展了找礦勘查學理論體系;集成創新了38種礦床勘查模型,提出了69種地質、地球物理、深孔鑽探等找礦新技術方法,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深部和隱伏區勘查技術方法組合,解決了重點成礦區帶的2000m以淺深度的深部找礦和隱伏礦、盲礦等複雜地質條件區找礦的技術難題,豐富了我國深部勘查技術體系;解決了困擾濱淺海海域找礦的靶區優選和賦礦位置探測等技術難題,為開展海域固體礦產勘查提供了技術支撐;通過境外找礦項目的實施,開拓了境外礦產勘查視野,為 "一帶一路"礦產資源勘查提供了典型示範;通過對金剛石原生礦、金剛石砂礦、泰山玉石礦的勘查實踐,建立了3個礦種的評價技術體系,為我國開展同類資源勘查提供了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