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高梁紅:高密市國土資源局職工作品選

《大地高梁紅:高密市國土資源局職工作品選》為山東省高密市職工發表作品集錦,其作者均為國土戰線一線職工,所反映的內容為當前國土一線所發生的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件或人物,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或感觸表達了對土地的熱愛和憂患,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學性。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地高梁紅:高密市國土資源局職工作品選
  •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 頁數:341頁
  • 開本:16
  • 作者:於道河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278770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大地高梁紅:高密市國土資源局職工作品選》是展現高密國土資源文化建設的一個視窗。全書收錄了高密局職工業餘創作的作品200多篇,其中散文139篇,詩歌70首,小說5篇,紀實文學10篇,另有書畫、攝影作品若干。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從風雪雷電,到名山大川,到國土資源的人文情懷。作者當中,有他們派往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駐會作家,有被推薦魯迅文學院高級研討班的學員,還有工作在一線的普通職工、退休幹部等。這些大部分在國家正式報刊發表過的作品,通過溝通、交流、展現,把個人的理想、信念、情操以及思想、行為等與國土資源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抒發了他們的自豪感、使命感和對國土資源事業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榮譽感,從而提升自身素質,實現自我價值,激發了幹部職工“為民守土,無尚光榮”的崇高理念。

圖書目錄

散文
高粱正紅
鳳凰城之夜
敬畏長白山
放飛國土人的夢想
墨蘭
廬山雨亦奇
高粱地上的文化情懷
生命的頑強
我的夢想生活
神交翡冷翠
與風同行
委婉柔怨茂腔戲
找尋恬淡如水的新坐標——寫給80後的我們
當年小小護樹隊
享受寧靜
子夜,我聽到魯院的蛙鳴
春婆婆
淡淡春意來
風雨的“洗禮”
又是一年中秋時
喜歡冬天
感悟平凡
高密台田溝風光
男人下廚
春天暢想曲
見到白樺林
心的顫音
綻放
給力每一天
臨風閣小記
灣崖上那口老井
開啟自我天窗——重溫《阿甘正傳》
秋雨的夜
合歡花開
窮人的樹
彎腰起身間的風景
有空常讀書
守望南山
用真誠美化心靈
春日遐想
落花生
梧桐花開
迎春花
凝望那雙渴望的眼睛
不一樣的幸福
金地花園“花”三枝
莫言文學館延續莫言的故事
鳳凰小城
難忘槐花馥郁香
日落隨感
深秋唯聞菊花香
一生純真是童年
婺源之美
三十年拜年路
夜伴老鼠的啟示
童年的“搖錢樹”
高密大蜜棗
清明時節踏青去
最難將息是春色
康河依稀江南夢
夜爬雲門山
家鄉的墳塋
記憶·春節
今天比昨天,越來越好
登山小記
土質村莊
那一剪的風情
愛心創造奇蹟——讀《爺爺一定有辦法》有感
捏塊泥巴等花開
我的苦菜情結
看坡民兵
兒時的露天電影
煙塵石坑邊的頃王冢
復活的台兒莊
想起兒時的小鎮
別了,打麥場
那片酸棗林
望雨
午夜來客
心中那道抹不去的濃彩
摯愛的那片膠河濕地
故鄉,故鄉
築路民工
秋水明月亦醉人
母愛沉沉“筷箍箍”
鄉風徐徐暖情懷
又見常江先生
童年的夏天
一碧膠河
身邊的驚奇
暖暖的春天
姥姥的“暖被窩”
難以忘卻的傷痛
奶奶的幸福生活
母親的味道
同學聚會感言
奶奶的荷包
故鄉情
憶母親
最有福氣的人
感懷母愛
活在恩典中
故鄉的老屋
婆婆
給兒子的一封信
父親
故鄉夜無眠
什剎海之夜
老家門口的大槐樹
外婆的小木箱
母親八十三
品讀《論語》
與孫共讀樂陶陶
母親的土地
我的玉米情結
清明節祭母
心中那一抹黃土地
幸福來自這片黃土地
土地情深
在這片土地上
父親的土地情懷
與狗為伴
土地情深
值班“雷人”故事
莫言老鄉——偏說
感謝“老學寶”
我用文化豐富“所”
微笑收穫美麗
“老花匠”張紀芹
酒的思考
那些年華
和諧之美
說羊
仰望
鄉下老漢
印花稅票結奇緣
我家買車
《弟子規》是預防貪腐之良藥
田野的樂趣
詩歌
高密國土賦
那些花兒
遲來的春天
我愛秋

麥香季節
一河水


冬日的麥地
仰望夜空
清明里
春天裡
五月槐花香
蒲公英
回家過年
歸去兮
禮物
贈朋友
母親
媽媽
大愛無言
故鄉
送水工
老師,您早
感謝——寫在母親節
距離
相信的力量
人生道路
人生就像是一首詩
揮手作別
尋聲
足下的土地

我們還年輕
雨滴與陽光
綠如煙

一粒種子
光輝
紅高粱
光榮啊,國土衛士
土地母親
我愛這片土地
家鄉的土地
豐收的大地
八一“國土”情
江城子·沂蒙行
詩六首
春夏秋冬
詩四首
秋緒(七律)
迎春(絕句)
穀雨
端午
一剪梅·春愁
人生(七律)
晚春(七律)
早春(七律)
仙境(七律)
自家春景素描(七律)
詠菊(七律)
冬夜(絕句)
芳草渡·瑩珠
滿江紅·太行頌——步岳飛原韻
憶秦娥·梨花落
美在民間一雙手(歌詞)
小說
上訪
女中隊
寂寞的琴
後院有你
河邊的蜥蜴
紀實
獻給國土人的深情讚歌——電影《十八億畝紅線》拍攝散記
“陽光國土地利人和”——高密市國土資源局機關文化建設紀實
創“三模”破“兩難”——山東省高密市國土資源局實施“雙保工程”紀略
國土精神文化旗——山東省高密市國土資源局文化建設紀實
迎著太陽飛翔——山東省高密市創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紀實
鳳凰于飛梧桐是依——山東省高密市創建節約集約用地模範市紀實
有限土地放飛無限希望——山東省高密市構建國土資源管理新格局紀實
聯防聯控風清氣正——高密市國土資源局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探析(側記)
思路一變天地寬——高密市國土資源局引入先進管理念推進國土資源管王單紀實
構建新格局邁上新台階——山東高密打造節約集約用地升級版紀實
書畫攝影作品
高華義書法作品
管勇攝影作品
李剛攝影作品
張繼森書法作品
後記

後記

山東高密,古稱夷安,俗稱“鳳凰城”。東依海濱城市青島,西接世界風箏都濰坊。
高密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豐厚。齊國名相晏嬰,漢代經學大師鄭玄,清代大學士劉墉,當代著名作家、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均誕生於此。“高密東北鄉”、“紅高粱”成為高密的文化符號。
得此文化滋養的高密市國土資源局幹部職工近年來精心打造了《陽光國土、地利人和》文化服務品牌,被推報為山東省優質服務名牌。在此品牌引領下,高密市國土資源局的幹部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整體素質普遍提高,文化品位不斷提升。高密局被中國國土資源報社、中國國土資源作協設立為“文化共建基地”和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繫點。中國國土資源作協名譽主席常江先生欣然題詞:“陽光燦爛豐收曲,國土精神文化旗”予以讚賞和勉勵。
在此品牌理念引領下,高密市的國土資源工作風生水起,榮獲了多項國家級榮譽。與此同時,幹部職工的文藝創作水平得到提升,全局有70%的職工有作品發表,近幾年有數十件作品獲獎。湧現出了中國國土資源作協會員、駐會作家梁守德,中國國土資源作協會員、“寶石獎”獲得者王瑋等骨幹創作人才,被上級媒體譽為“國土資源戰線的高密現象”。
為了集中展示高密局的創作成果,鼓勵幹部職工再接再厲,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特編印這本《大地高粱紅——高密市國土資源局職工作品選》。書中共收入2010年以來高密局職工在上級報刊和《高密國土》發表的散文139篇,詩歌68首,小說5篇,紀實文章10篇以及部分書畫攝影作品。
在本書編輯付印過程中,得到了中國國土資源報社社長、中國國土資源作協主席陳國棟先生,中國國土資源作協名譽主席常江先生,中國國土資源作協副秘書長徐峙先生,《國土資源導報》副刊編輯吳文峰先生的大力支持,陳國棟先生為本書作序,常江先生題寫書名,徐峙先生審閱書稿並為本書出版做出積極貢獻。在此一併致謝!
二○一三年十一月

序言

讓文化引領我們前進
陳國棟
文化既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奮進的號角,也是一個單位一個人的靈魂所在。文化以無處不在的滲透力和強大的整合力,在統一思想、鼓舞人心,弘揚正氣、美化心靈、堅定信心方面,春風化雨一般,激勵著人們昂揚向上、團結奮進、開拓創新。
高密作為諾獎得主莫言的故鄉,中國國土資源報社、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文化共建基地,十分重視國土資源文化建設。
在這片文學熱土上,高密國土資源人創造了“陽光國土、地利人和”的文化品牌,且品牌效應不斷深入人心,發揚光大;弘揚了“依法行政、高效勤政、廉潔從政”的政治文化和“爭第一、創一流、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他們設立新聞宣傳、文學創作獎勵制度,鼓勵每一名幹部職工投身文化事業。
作為高密國土資源文化建設的一個視窗,他們出刊《高密國土》一百期;舉辦高密市“國土杯”全國有獎徵文大賽,出版《聯頌高粱紅》,弘揚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全局70%的職工能寫會畫,150多名同志發表過作品;其中一名職工創作的中篇小說《蝴蝶湖之夏》被國土資源部改編成電影《十八億畝紅線》,在中央電視台播放,成為我國第一部以國土資源執法為題材的故事片;另一名職工被選到魯迅文學院高研班進修。
高密國土資源局依靠文化來凝聚隊伍,樹立信仰,提振信心,在國土資源工作中取得可喜的成績。“全國集約節約模範縣”、“省級文明機關”、“中國國土資源報社文化共建基地”、“全省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土地執法模範縣”、“濰坊市國土資源工作先進單位”、“高密市特殊貢獻獎”等等,獲獎無數。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我多次去高密調研採訪,對高密國土資源局的局長於道河印象很深。他曾坦言:“不重視文化建設的領導不是稱職的領導,沒有文化引領的隊伍是不能打勝仗的隊伍。文化也是生產力,要使這種生產力在國土資源領域不斷彰顯,通過搭建平台,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使他們進發出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國土資源事業中去,這一點十分重要。我們就是要高點定位、重點切人、擦亮亮點,一手抓機關文化,一手抓廉政文化,一手抓文化平台建設,一手抓學習教育和文化活動開展,務求實實在在的成效。”
這次出版的《大地高粱紅》一書,是展現高密國土資源文化建設的一個視窗。全書收錄了高密局職工業餘創作的作品200多篇,其中散文139篇,詩歌70首,小說5篇,紀實文學10篇,另有書畫、攝影作品若干。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從風雪雷電,到名山大川,到國土資源的人文情懷。作者當中,有他們派往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駐會作家,有被推薦魯迅文學院高級研討班的學員,還有工作在一線的普通職工、退休幹部等。這些大部分在國家正式報刊發表過的作品,通過溝通、交流、展現,把個人的理想、信念、情操以及思想、行為等與國土資源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抒發了他們的自豪感、使命感和對國土資源事業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榮譽感,從而提升自身素質,實現自我價值,激發了幹部職工“為民守土,無尚光榮”的崇高理念。
文化傳承著歷史,文化牽繫著未來。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文化強國”的目標。作為民族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國土資源文化建設一定能夠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用國土資源文化的力量,增強國土資源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集體榮譽感、自豪感,讓健康、文明、向上、催人奮進的國土資源文化,不斷豐富國土資源人的精神世界,提高思想文化素質,為實現美麗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作者系中國國土資源報社社長、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主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