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是1977年創刊的中文學術期刊,雙月刊,曾用名《成礦研究》,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主辦,中國科學院主管。

期刊主要刊登內容涉及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學、成礦學、岩石礦物與地球化學、地球動力學、大陸邊緣地質和石油地質等多個學科和領域。重點登載原創性和開拓性的學術論文,以及少量具有學科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評述。

根據2018年3月《大地構造與成礦學》官網顯示,期刊編委會擁有5位常務編委及59位編委。根據2018年3月中國知網顯示,《大地構造與成礦學》總被下載521054次、總被引26541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828、(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21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 外文名稱: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編輯單位:《大地構造與成礦學》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77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 國內刊號:44-1595/P
  • 國際刊號:1001-1552
  • 郵發代號:82-297
  • 編輯部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科華街511號
  • 現任主編:夏斌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編委成員,辦刊成果,收錄情況,研究發表,影響因子,文化傳統,現任領導,

辦刊歷史

1977年,《成礦研究》創辦。
1979年,更名為《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1984年,正式公開發行。
1989年,正式開始出版。
2011年,獲第四屆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2012年至2014年,連續三年入選“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2016年,獲第五屆廣東省精品科技期刊。
2017年,獲第六屆廣東省精品科技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設有構造地質學、構造地質與成礦學、岩石大地構造與地球化學等欄目。
主要刊登內容涉及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學、成礦學、岩石礦物與地球化學、地球動力學、大陸邊緣地質和石油地質等多個學科和領域。重點登載原創性和開拓性的學術論文,以及少量具有學科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評述。
主要讀者對象為地質科學工作者及相關專業大專院校師生。

編委成員

根據2018年3月《大地構造與成礦學》官網顯示,期刊編委會擁有5位常務編委及59位編委。
常務編委:賈東、王清晨、丘學林、李德威、邱亮斌
編委:柴育成、陳顒、陳廣浩、陳國達、戴塔根、鄧晉福、范蔚茗、何繼善、胡瑞忠、賈東、賈承造、李德威、李建平、李江海、李曙光、林舸、凌洪飛、劉叢強、劉代志、呂古賢、馬東升、馬福臣、孟自芳、彭平安、彭省臨、丘學林、邱亮斌、滕吉文、王成善、王清晨、夏斌、熊小林、許厚澤、許志琴、翟明國、張國偉、鄭永飛、鐘建華、周蒂、朱耀仲、鄒和平、陳勝早(加拿大)、嵇少丞(加拿大)、Almeida F F M de(巴西)、Bruce Hobbs(澳大利亞)、Choi D Rong(澳大利亞)、Fujita Yukinori(日本)、Kim Chan Won(朝鮮)、Kosygin YU A(俄羅斯)、Kutina J(美國)、Laznicka P (加拿大)、Milev V R(保加利亞)、Moiseyenko V G(俄羅斯)、Ochir Gerel(蒙古)、Paulitsch P(德國)、Pigott John D(美國)、Piwocki M(波蘭)、Ramberg I B(挪威)、Takao Yano(日本)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根據2018年3月中國知網顯示,《大地構造與成礦學》被CA化學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3)、EI工程索引(美)(2016)、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等收錄。

研究發表

根據2018年3月中國知網顯示,《大地構造與成礦學》出版文獻量為2472篇。

影響因子

根據2018年3月中國知網顯示,《大地構造與成礦學》總被下載521054次、總被引26541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828、(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213。

文化傳統

  • 辦刊宗旨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以構造地質學和成礦學為其學術特色,發展成為中國地球科學領域具有較高學術影響力的核心期刊,同時促進國內外地學學術交流、推動地球科學研究、活躍學術思想、為中國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為目的。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主編
夏斌
副主編
范蔚茗、彭平安、林舸、賈承造、陳廣浩
參考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