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概況
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是一個以大地構造學基礎理論研究為主的研究所。其學科方向是大地構造與成礦構造學。重點研究中生代以來中國大陸的構造變動、盆山耦合過程及其動力學機制,以岩石探針、構造-熱演化、動力學模擬實驗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繼承、發展、創新活化構造理論,實現創新目標。
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是國務院首批授權的博士碩士點之一。目前擁有1個構造地質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和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2個碩士授予點。?
試點改革
1999年,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圍繞著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進行改革:
(1)根據研究所的特點,明確了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的總體發展戰略。即繼承、發展、創新具有國際影響的活化構造理論(地窪學說),把研究所建設成為大地構造學基礎研究基地和我國大地構造學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既承擔為國家戰略目標服務的資源能源勘查中的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性的重大研究課題,又為解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所提出的資源環境問題作貢獻。
(2)初步建立了人員流動,公平競爭,擇優支持,評價從嚴,動態最佳化的新機制。全面實行按需設崗,公開招聘,競爭上崗,契約管理,轉崗分流,動態更新的人事制度。堅持“高效、精幹、發展”的原則,對全所管理機構進行調整精簡,內部機構由原有的4個處室11人精減為2個處室7個崗位,即綜合辦公室與科研計畫財務處,研究系列由原有的3個調整為2個,即大地構造研究室和成礦學與資源開發研究室。(3)組建了開發與公共事業部,統一管理全所開發與後勤服務,安置轉崗分流人員,並實行項目承包制,對內有償服務,逐步向社會化企業管理過度。?
1999年,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獲準科研課題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市科研項目及地方委託項目7項,爭取到位經費202萬元。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國家科委科技攻關項目3項,中科院重大重點項目6項,院省合作項目1項,地方委託項目2項。
發展成果
國家重點攻關項目“阿爾泰變質變形及流體作用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基本查明研究區造山系變形構造格局,變質帶類型與分布,變形變質過程與流體作用,成礦作用的關係,特別是岩石與流體反應的相互作用、流體傳質作用和同位素交換作用動力學的研究,提出了流體主要運移型式和阿爾泰型構造成礦域的理論框架。對提高找礦預測能力,加速西部礦產資源開發具有重要意義。中科院重點項目“湖南龍山金礦規律及找礦勘查綜合研究”及“江西洋雞山金礦成礦條件研究及找礦預測研究”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得到生產單位的高度讚揚。
1999年,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在中國科學院人教局的支持下,舉辦了“固體地球科學未來10年青年學術研討會”;為慶祝中國科學院建院50周年,在長沙舉辦了在湘院士座談會,湖南省委副書記吳向東、副省長潘貴玉出席了座談會。
1999年,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發表科研論文65篇,編寫出版科研專著1部。
交流合作
在國際合作方面,繼續保持與澳大利亞和德國馬普學會的合作與交流。全年出訪8人次,接待來訪6人次。特別是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著名構造地質學家Bruce Hobbs教授及其助手來所進行相關領域的合作研究時,愉快的接受了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聘請他為名譽教授的聘書,並表示將加強與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動力學模擬實驗研究的合作。
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是湖南省地質學會構造專業委員會、非金屬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編輯出版《大地構造與成礦學》(中、英文版)學術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