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背景
地球是一個近似橢圓形的球體,但它的表面(包括大地水準面)很不規則,有高有低,凹凸不平,不便進行測量計算。為了精確表示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們給地球表面假設了一個坐標系,以經緯度線來表示。按照國際慣例,經過英國
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線確定為零度經線,緯度則以赤道為零點,分別向南北半球推算。除此之外,測量成果需藉助一個與地球形狀大小相似的、表面光滑的參考橢球面向外推算,原點的建立,就是解決參考橢球的定位、定向問題,即在領土範圍內,使地球大地水準面與參考橢球體面基本吻合,並在這一點將二者關係固定下來,從而使全國的測量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切合實際的計算投影面。
中國為了建立統一的國家坐標系,需要確定一個點作為起算點,這個點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又稱為大地基準點。通常在國家大地網中選一個比較適中的點作為原點,高精度測定它的天文
經緯度和到另一點的天文方位角,根據“參考橢球”定位的方法,求得該點的大地經緯度、大地高和到另一點的大地方位角。這些數據稱為“大地基準數據”。
新中國成立伊始,中國並沒有自己的大地原點,也就沒有統一的大地測量基準——也就是大地坐標系,無法確定領土、領海的準確經緯度,很多地方採用的是局部假定坐標系,各地之間的地圖難以拼接,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國防建設等受到極大影響,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統一的大地坐標系。
建國初期,中國測繪坐標系統引用的是前蘇聯的大地原點,從
列寧格勒的普爾科夫天文台起算,參考橢球是
克拉索夫斯基橢球,將前蘇聯1942年建立的坐標系統,逐級傳遞、引測到中國,建立起國家統一的“1954年北京坐標系”。這與中國的建設和發展極不相稱,因為這個“1954年北京坐標系”是把遠在萬里之外的前蘇聯的大地原點延伸過來後建立的坐標系,因此在測繪過程中會造成很大的誤差,同時該坐標系與中國的地形地貌不貼近,極大地影響到經濟建設等。
因此,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決定建立自己的大地原點與大地坐標體系,其中國家大地原點是整個大地基準設定的重要環節。
歷史沿革
1975年03月,在國家大地測量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建立中國大地原點的構想,並對於選點提出了六個要求,國測第一大地測量隊承擔起了選點任務。1975年11月成立了以王育城為組長的“設計勘選組”,具體負責選點。
從1975年到1978年,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測一大隊用了3年時間,承建並完成了大地原點的選址、建設和布測。根據國家測繪局的指示,大地原點選址要適合中國國情,地基穩定,遠離市區,交通方便。要同時滿足這幾個條件並不容易。
國測一大隊接受任務後,蒐集分析了大量資料,組織專家對全國可能設定原點的地方進行了初步篩選,並根據“原點”的要求,對武漢、廣元、西安等多個城市的地形、地質、大地構造、天文、重力和大地測量等因素實地考察、綜合分析,把選點範圍縮小到了以西安為中心的寶雞至華陰和銅川一帶。
高級工程師薛璋參加了大地原點的選址和確定標高的任務。時值嚴冬,他和同事們冒著嚴寒實地考察,把設定原點的範圍進一步縮小到了涇陽縣和西安市閻良區。在最後攻堅階段,他和幾名同事蹬著腳踏車,奔走於各個地質隊,收集這些地方的地質和地震資料,並實地察看、調查,最後在涇陽縣的永樂鎮北流村境內發現了一個高約8米,占地10畝左右的大平台。經過鑽探和地質、地震資料的分析,認定這裡是設定大地原點的理想地方。
1976年1月8日,薛璋帶著選址方案趕往北京,國家測繪局一致同意了這個大地原點的選址方案。
具體位置為:北緯34°32′27.00″,東經108°55′25.00″,海拔417.20米。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於1977年由
國家測繪局投資建設,1978年建成交付使用。
大地原點是人為界定的一個點,以此為原點,中國建立全國統一的獨立的坐標系,這就是著名的“1980國家大地坐標系”,簡稱“80系”。
大地原點設在涇陽縣永樂鎮的原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選點報告》中作了這樣的解釋:“為了使大地測量成果數據向各方面均勻推算,原點最好在中國大陸的中部。”
陝西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地處中國領土的中部,這裡距中國邊界正北為880千米,距正東1000千米,距正南1750千米,距正西2930千米。同時,這裡的地理環境也比較理想:
一、地質構造穩定;
二、地下物質穩定;
三、四面通透,沒有大的遮擋物,便於觀測;
四、距離西安近,交通便利,方便測繪工作者前往開展工作。
從地質結構上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所在地位於八百里秦川關中腹地,地下都是淤積的黃土,所以比較穩固。此外,大地原點所處的地方沒有礦藏資源,歷史上也從未出現過大的水災,因此,由人為挖掘和水災對其構成威脅的可能性不大,把大地原點設在這裡基本上是安全穩定的。蘭州地形比較狹窄,武漢則因為有長江,當時有水害,鄭州地理位置偏東,從這些方面考慮,就放棄了在這些地方建設大地原點。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建成後,有關專家研究發現,中國西漢時期長達1000多千米的超長基線就從此處經過。2000多年前測定的建築基線與建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基本一致,相差也就2秒經度(60米)的距離。這一古今測量史上的巧合,令考古及測繪界感慨不已。
大地原點建成於1978年12月,建成後的16年間,都以涇陽“3261”信箱或“3261工程”代稱,因為3261在電碼中代表“測”字,直到1994年大地原點才對外公開,公眾可以進入參觀。
建築構成
設施構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所在地為一建築群,占地5.9萬平方米,約58.2畝。其中主體建築占地面積500平方米。整個設施由中心標誌、儀器台、主體建築、投影台等四大部分組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由主體建築、中心標誌、儀器台、投影台四部分組成。主體為七層塔樓式圓頂建築,高25.8米,半球形玻璃鋼屋頂,可自動開啟,以便天文觀測。中心標誌是原點的核心部分,用瑪瑙做成,半球頂部刻有“十”字線。它被鑲嵌在穩定埋入地下的花崗岩標石外露部分的中央,永久穩固保留,“十”字中心就是測量起算中心。儀器台建在中心標誌上方,為空心圓柱形,高21.8米,頂部供安置測量儀器用。
| 主體建築觀測塔樓為一圓頂 塔樓,外觀呈六方體圓狀,總高27米,塔樓坐東向西,基座高約2米,面積近200平方米。地面立體建築共七層。 塔體外部呈八稜柱形,頂部出檐,呈圓形,屋頂為半圓球形,頂部是玻璃鋼整體半圓形外殼,可自動啟閉,以便進行天文觀測。下部為兩層遞收式八角裙樓。 |
| 進入塔樓的底樓,拾階進入一層大門,是一個面積50多平方米的大廳。大廳正中央是一直徑約2米的圓柱,柱體中上部鑲嵌著一塊長方形的黑色大理石。在這個塔體中心圓柱上還固定著一瓦形銅板,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11個金色大字。 環繞圓柱四周的是8根直徑約0.5米的紅色大理石貼面的立柱。一樓大廳的高度是由大地原點的第一個觀測點的距離所決定。從樓梯向上可到達頂部,向下可到達原點標石所在的地下室。
|
| 儀器台建在中心標誌上方塔樓頂層為觀察室,為空心圓柱形,高21.8米,頂部供安置測量儀器用。建築的頂部是玻璃鋼製成的整體半圓形屋頂,可用電控翻開以便觀測天體。
|
| 原點標石的中心標誌埋設於主體建築的地下室中央。從塔樓一層大廳到地下室,就可看見這裡也是一個大廳,大廳的屋頂很高,將近8米。大廳地面居中是一座邊長為0.55米的正方體整塊紅色大理岩石基座,基座為整塊大理石鑿成,重7噸。石正中有一半球突起,即原點坐標石。
|
| 設於主體外北、東南、西南三個方向的三個亭式建築中,亭中有儀器墩。 三個投影台建在距中心標誌36米處的周圍地面,並以亭台建築裝飾,三投影台的角距為120度,它們的作用是將標誌“十”字中心垂直投影到儀器墩面上。全部設施均為原點便於使用和長久保存而建。
|
| 國家測繪局西安GPS跟蹤站是大地原點主要附屬建築之一,為二層樓房。 |
中心標誌
標石是重要的測量標誌,一般用混凝土或花崗岩製成,埋於地下或部分露出地面,以標定大地控制點(簡稱“大地點”,是通過大地測量獲得統一而精確的水平位置和高程的點)的位置。並使標石位置能長期保存,標石灌制要十分堅實,埋設必須非常穩固。比如大地原點標石,為保證原點的穩定性,標石的基座底下灌築有4根13米高的水泥樁柱,直達地球內部的岩石上。
大理石基座上方的中心部位就是神秘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標誌。該原點標誌在正中央一塊邊長約0.5米的正方體紅色大理石上方中心部位。該中心標誌是位於地下室中心標石上嵌裝有一塊直徑10厘米的一個用紅色瑪瑙做成的圓形原點標點。標點標石系用整塊的紅色
瑪瑙石切面製成,精美堅固。標石的外圈為一圓盤,有一粗一細勒金線邊。勒金線圈內為文字說明,上面鐫刻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這幾個隸體勒金字。標誌的中部有直徑約2厘米的微微突起的半球面,半球面上鐫刻有一精密“十”字。這個“十”字的交點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也就是中國地理坐標經度與緯度的起算點和基準點,中國“1980坐標系”測量起算中心。
管理現狀
原點損傷
作為中國經緯度起點的中國大地原點標石,並非無暇,多年來身負舊傷。陝西省測繪局辦公室表示,大地原點並未損壞,測量精度不受影響。
瑪瑙原點上的小痕跡是在其剛設立不久的時候,某單位前來進行測量,其重力鉛錘不小心跌落,砸到了瑪瑙邊緣上,造成一小塊痕跡。幸運的是,瑪瑙中心代表原點的十字絲沒有受損,因此對於科學上的測量,沒有任何影響,精度也不會因此降低,所以多年來一直保持這種狀態,沒有更換。
立法保護
2004年9月29日,陝西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陝西省測繪條例》,該條例規定了對位於陝西鹹陽市涇陽縣的中國“大地原點”進行保護的措施。
《條例》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位於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境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是國家重要的測繪基礎設施,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做好有關宣傳、保護工作。
在大地原點半徑1000米範圍內,禁止修建加油加氣站、易爆物品倉儲場所、養魚場,實施採掘、爆破以及其他可能危害大地原點地基穩固和影響正常觀測信號接收的行為;在大地原點半徑3000米、方位299°10′±1°、329°39′±1°的兩個扇形區域範圍內,禁止建設海拔440米以上的高層建築物以及從事其他影響正常觀測的行為。
《條例》出台,使大地原點保護有了法律依據,防止人為因素對中國大地原點的干擾與破壞。多年來,從未發生過影響大地原點的事情。
2014年9月22日至24日,陝西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在西安召開。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對《陝西省測繪成果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進行了審議。根據測繪成果管理和套用的發展變化情況,陝西省人大在2014年對《陝西省測繪成果管理條例》作出修訂安排。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在陝西省人大的指導下完成了《修訂草案》的修改工作。
科普基地
2012年10月15日,中國科協印發《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命名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被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成為中國第五個測繪科普教育基地。
2012年12月11日,
陝西省測繪學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舉辦了“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科普教育基地”掛牌儀式。
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
武文忠,陝西省科協紀檢組組長
任建斌出席掛牌儀式並致辭。
原點產業園
2011年3月,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與陝西省政府達成共識,結合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信息化發展目標,發揮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在人才、技術、套用等方面的優勢,在大地原點所在地——
西鹹新區涇河新城建設中國原點地理信息產業園,將地理信息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納入西鹹新區總體建設規劃。
中國原點地理信息產業園將圍繞測繪地理信息產業鏈條和社會套用,以政策扶持和社會需求為帶動,以測繪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核心,融合地理信息採集、處理、加工、套用等技術,建設集設備研發、儀器製造、軟體開發、系統集成、數據分發、諮詢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群,最終打造成為政策優良、空間廣闊、科技密集、競爭力強、輻射全國的國家級地理信息產業基地。
作用意義
1978年,中國建成了自己的國家大地坐標系統,大地原點是中國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各項測量的起算點,即是1980西安坐標系統的測量起算點,參考橢球採用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1975年16屆大會推薦的地球橢球。定名為1980西安坐標系,參考橢球體長半徑為6378140米,扁率為1/298.257。
建立大地原點,就是為了確定中國基礎測繪的統一坐標系,作為一切定位、定向等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基礎,滿足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基本需要。測量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科學,測繪工作是經濟建設中的一項基礎性、前期和超前期的工作。為城市規劃、市政工程土地開發、農業、防災、科研等方面提供各種比例尺現狀地形圖等測繪資料,滿足建設規劃需要,直接為建設工程項目設計、施工服務,而這些都必須有統一的測繪坐標系作支持,即大地原點。
大地原點確定後,從原點再延伸出去推算國家的其他測量點坐標,成為國家和城市建立坐標系的依據,而依據中國大地原點,可以建立起國家的獨立坐標系,廣泛套用於國防與經濟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確立了中國獨立的大地坐標系的起算點和基準點,是中國測繪事業獨立自主的象徵,在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研究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地原點不但在各項建設和科學技術上有重要影響,而且象徵著國家的尊嚴。
旅遊信息
地址: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北流村,距離西安市北約40千米
開放時間:9:00—18:00
門票:10元
交通:在西安城北客運站、鹹陽長途汽車站乘坐去涇陽縣的長途汽車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