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交流合作,地理交通,
歷史沿革
清前期即有回民來大圩鎮營商落居,乾隆四十年(1775年),為便於宗教生活,穆斯林民眾捐資募資初建該寺。後屢有修繕,光緒二十年(1904年)重建。原寺共有三部分,占地約2.7畝,因修桂海鐵路拆除兩部分。
民國時期,李梅斌教長於1933年在寺內倡辦兒童經文夜校,後改為回民國小,回漢兼收,成達師範南遷桂林後又改為成師二附小,成為完全國小,直至1958年合併於大圩國小。該寺在新中國成立前有寺產水田20畝,旱地6畝,房屋數間,新中國成立後參加土地改革交公,僅靠日益會和清真屠宰場收人支付寺內及辦學費用。1957年後宗教生活被迫停頓。1978年以來,在政府資助和桂林教親援助下,對寺內建築分期進行維修,面貌有所改觀。
規模建制
現大殿為木樓式建築,禮拜殿在樓上,下層為大廳,廳後兩側為廚房、浴室,廳側建有套間,為教長休息室。整個木樓占地127平方米,建築面積290平方米,全寺建築總面積600餘平方米。
交流合作
近年又成立了寺管會,雖未聘阿訇長期就任,每年三大節日、齋月特拉威哈拜均能正常進行。該寺坊教民近300戶,2800餘人,均屬回族。
地理交通
大圩清真寺位於桂林東郊35華里處,水陸交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