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園子村(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界頭鄉大園子村)

大園子村(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界頭鄉大園子村)

大園子村位於雲南省騰衝縣高黎貢山西麓,龍川江東岸,全村面積7.5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小組,17個自然村,2006年末,有380戶,1725人。全村人均占有耕地3.5畝,氣候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主要種植糧食、烤菸、油菜、亞麻等;有山林面積2713.5畝,森林覆蓋率達51%以上,生態環境優良,是騰衝縣北部一個典型的田園村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園子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保山市
  • 面積:7.5平方公里
  • 人口:1725人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發展狀況,人口衛生,村務公開,文化教育,發展重點,

基本概況

2002年以來,大園子村抓住被列為文明小康示範村建設的機遇,積極行動起來,以脫貧致富奔小康為根本,群策群力,制定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增強發展潛力、建設文明新村的發展藍圖。充分利用上級補助的1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全村共捐資50萬元(人均捐資500元,戶均捐資1500元),投工投勞6萬多個,出動車輛7萬多輛次,開挖土石方5萬立方,投入石料4萬立方,運輸沙子3萬多立方,完成總造價600萬元的村社道路硬化工程。建設中,村兩委提出了“三先”原則,即:要求村民做到的,黨員、村組幹部先做到,要求黨員、村組幹部做到的兩委委員先做到,要求兩委委員做到的,村支書、主任先做到。幹部帶頭,黨員垂範,乾群團結一心,村兩委的凝聚力明顯增強,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黨員、幹部的帶領下,施工涉及到砍伐樹木,占田、占地的農戶都顧大局舍小利。修路需要砂石,全村的老老少少就到河灘上去揀,鋪路需要人力,村民們就輪流出義務工。男女老少齊上陣,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車出車,大家都以一種責任,一種無私無畏的精神,積極改變著家園的面貌。
“要想富,先修路;修了路,好致富”成了大家的一致共識。大園子脫貧致富建設工程的成功實施,不但全村舊貌換新顏,而且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文化村是一回族村民小組,在全村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潮中,村民民眾硬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克服人、財、物的一切困難,集中力量完成了長1.1公里,寬7米的砂石路面整修,為增強與外界的聯繫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文化村民小組民眾也依託其特有的民族特色紛紛走出家門,做起了餐飲服務;年富力強的青年們不再安於現狀,結伴外出打工,去開拓自己另一片事業空間,為今後家鄉的更大發展聚集著新的力量。

經濟發展

穩步增收與致富,農業生產是基礎。大園子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民眾多途徑增收致富的典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抓住了最大層面的科技增收,勤勞致富。近年來,大園子村積極引進優良品種,調整種植業結構,鞏固和提升糧、油、煙傳統產業,大力培植畜牧業、亞麻、泡核桃等新興產業。2005年,全村種植糧食4280畝,實現糧食產量159.4萬公斤,人均占有糧食936公斤;種植油菜2000畝,實現總產26萬公斤,總收入達73萬元,人均428元;種植烤菸1684畝,收購菸葉22萬公斤,實現菸農收入246萬元,人均烤菸收入1444元;大力推廣種草養畜,發展肉牛養殖,建設養殖示範村,全村畜牧業產值達67.9萬元,人均400元;推廣亞麻種植,成為農戶增收亮點,種植亞麻600畝,收入60萬元,人均353元;建立了兩個泡核桃優良果苗繁育基地,種植泡核桃1000株;引進丹波大黑豆10畝,畝效益1200元,今年又簽訂契約並種植了500畝。產業的多元化,促進民眾的多途徑增收,產出的效益化,促進了民眾生產上的更大投入,拖拉機、旋耕機、收割機等農用機械得到大力推廣,農業科技化、農事機械化進程得到加快。
十六屆五中全會,中央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給大園子村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園子幹部民眾建設熱情再次激發,充分發揮自身較高基礎設施建設平台的優勢,再接再厲,以項目拉動,村社聯動的方式,積極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舉全村之力,正以高昂的鬥志,積極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168戶通自來水,有218戶飲用井水,有386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87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8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87戶。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5.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2424.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424.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0畝。該村到2011年底,有38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發展狀況

道路環境的硬化,帶給民眾是更高的建設熱情。在上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村民民眾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大力實施了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主題,以“六改”、“六建”、“六提高”為主要內容的文明小康示範村建設活動。縣扶貧辦、林業、科協等多家部門統一項目投入,集中組織民眾開展建家建園活動。全村60%以上的農戶新建、改建了衛生廄、衛生廁所,共改建了3000平方米的畜牧衛生廄,淨化了家居環境;新建沼氣池316口,戶均一口(回族農戶除外)有效地保護了林業生態;6個村民小組實施了小水電代燃料項目、飲上了清潔衛生的自來水,真正從繁重的打柴、挑水等傳統生活模式中解放出更多的勞動力,積極參與到以科技增收,以質量增效的農副業發展進程中。
民眾生活殷實,思想覺悟進一步提高,新思想促進新的需求,推動著全村各項事業的更大發展。為進一步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全村率先安裝了有30多套節目的有線電視;新建了村文化室、衛生室,擴建了村委會,完善了“四有”陣地建設;投資85萬元完成了仁和完小遷建工程,推進農村素質工程建設。多家部門的關心關注,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助推器,信心百倍,鬥志昂揚的大園子人民以一種只爭朝夕的勁頭,實現著生產生活的巨變。2005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030元,家家戶戶換了新居,農用機械、機車、家用電器、手機、電話等進入尋常百姓家。
大園子建設工程的實施,是項目資源與民眾聰明才智的最最佳化組合。通過項目資金的引導,凝聚了人心,推進了城鄉一體化進程。橫貫全村3.22公里長的水泥主幹道建設,27公里村、組砂石道路的改擴建, 13公里的村組水泥道路鋪築,切實帶給了民眾最大的實惠,真正成了一項解決民眾實際困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致富才是真正的為民眾謀福利。富而思進的大園子幹部民眾,總有一個心愿留在心底,正如村黨支部書記孟金楊所說的:作為一個黨員幹部,就是要做困難民眾的貼心人,千方百計地幫助他們增收致富。黨員幹部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黨員幹部廣泛開展了致富幫帶活動。全村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十分重視對農民的科技培訓、科技推廣工作,成為全鄉乃至全縣推廣、套用先進科技的典型,是全鄉推廣先進科技的基地,被列為騰衝縣科技示範村。全村大力實施了“綠色證書”工程,以農函大為主要形式,以黨員、團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為重點培訓對象,廣泛開展種植、養殖、加工等方面的實用技術培訓和致富項目交流。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舉辦實用技術培訓和致富項目交流4次,培訓黨員和民眾800多人次,使每個黨員基本掌握了1—2門實用技術。通過培訓,增強了人民民眾的科技意識 ,提高了農業生產各個領域的科技含量,強化了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86戶,共鄉村人口1784人,其中男性909人,女性875人。其中農業人口1717人,勞動力1055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8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3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8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522.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88.42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界頭中心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騰衝縣第七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00公里,距離中學4.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98人,中學生135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基礎設施差,交通困難,經濟支柱產業單一,人畜飲水困難,經濟發展困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以發展農業種植為主,加強以家庭養殖為主,提高科學技術,加大發展經濟投入,改變基礎設施狀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