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的興衰

大國的興衰

《大國的興衰》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於2006年出版,作者為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保羅·甘迺迪。這是一部廣泛論述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歷史的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來世界各大國興亡盛衰、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強調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基礎,經濟力量是軍事實力的後盾。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國的興衰
  • 又名:1500-2000年的經濟變遷與軍事衝突
  • 作者保羅·甘迺迪 
  • 原版名稱: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2000
  • 譯者:陳景彪等
  • ISBN:9787801733672
  • 頁數:527
  • 定價:58.00元
  •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06-1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者簡介,作品點評,

內容簡介

保羅·甘迺迪的《大國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一書總結了公元1500年以來大國興衰的歷史,並對“今後世界政治的格局”作了預言。當中國準備在21世紀“和平崛起”之際,這本書顯然是很值得國人一讀而再讀的。
大國興起,起於經濟和科技發達,以及隨之而來的軍事強盛和對外征戰擴張;大國之衰,衰於國際生產力重心轉移,過度侵略擴張並造成經濟和科技相對衰退落後。
中國人素來有天下主義的抱負,他並不孜孜於追求中國的世界領導地位,也不反對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但是,當今這個世界上還是現實主義者多過理想主義者。國際政治領域的現實主義反對政治一體化,滿足於現在的國際無政府狀態,堅持國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們有理論上和政治上保持強勢,世界聯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會遙遙無期。在這種情況下,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國就要準備好有朝一日擔當“最後的大國”的歷史責任。
如果中國有機會在21世紀成為最後的大國,那就不僅僅是一種“崛起”,而且是一種“復興”。中國與英國和美國不同,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曾經有過多次的沉淪與復興。中國最近的一次沉淪不過是19世紀的事。中國最近一輪的復興,也不是21世紀才提上議事日程,而是過去一個世紀艱苦卓絕努力的延續。

作品目錄

出版說明
推薦序一 興衰的秘密
推薦序二 最後的大國
前言
第一部分 前工業社會
第一章 西方的興起
一 明代中國
二 穆斯林世界
三 兩個特例:日本和俄國
四 “歐洲的奇蹟”
第二章 哈布斯堡家族爭霸(1519-1659)
一 角逐的目標與紀年
二 實力與弱點
三 國際較量
四 戰爭、金錢和民族國家
第三章 金融·地理·戰爭(1660-1815)
一 金融革命
二 地緣政治
三 贏得戰爭(1660-1763)
四 贏得戰爭(1763-1815)
第二部分 工業時代
第四章 工業化與力量對比(1815-1885)
一 歐洲之外
二 英國充當霸主?
三 “中等強國”
克里米亞戰爭和俄國的衰落
五 內戰與美國
六 德國的統一
七 結論
第五章 “中等強國”的危機(1885-1918)
一 世界均勢的變動
二 大國的地位(1885-1914)
三 聯盟與戰爭趨勢(1890-1914)
四 總體戰(1914-1918)
第六章 兩極世界的來臨(1919-1942)
一 戰後國際秩序
二 戰爭策源地
三 法國與英國
四 幕後超級大國
五 無法避免的危機(1931-1942)
第三部分 當代和未來
第七章 兩極世界的穩定與變革(1843-1980)
一 “超級力量的正確使用”
二 新的戰略態勢
三 冷戰與第三世界
四 兩極世界的解體
五 變化中的經濟格局(1950-1980)
第八章 面對21世紀
一 歷史回顧與思考
二 平衡發展的中國
三 進退維谷的日本
四 得失並存的西歐
五 矛盾重重的蘇聯
六 相對衰落的美國
後記

作者簡介

保羅·甘迺迪(1945-),英格蘭人,曾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皇家歷史學會會長。現為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重點研究和講授當代戰略和國際關係,是多所大學的客座研究員和客座教授。曾撰寫和編輯過10本有關海軍史、帝國主義、英德關係、戰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
大國的興衰

作品點評

書中主要從經濟的角度分析近代前到2000年英美日本等國家的興衰,以及在興衰過程中,對世界格局等方面造成的影響,尤其是中國讀者更願意關注的19世紀前後到新中國建立前後的,在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外之間的關係,背後涉及到的相關國家的深層次的關係和問題,在這本書里都有分析比較,跟提出了一些相識的數字資料,還有作者的深層次的分析和評價,對中國讀者而言,可能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會接觸到傳統史學書籍中不曾有過的資料和觀點,對近代史上的西方崛起和中國衰落的原因會有更清晰的認識!
書的寫法,有點散文的氣息,作者的態度較傳統史家較為主觀,本著客觀對待歷史的態度,還是對有些觀點多方印證吧!但視角、思維都值得推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