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學:季羨林口述史

大國學:季羨林口述史

《大國學:季羨林口述史》是2010年10月1日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季羨林,蔡德貴。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國學:季羨林口述史
  • 作者:季羨林,蔡德貴
  • ISBN:9787561351277
  • 類別:傳記
  • 定價:¥35.00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10-1
  •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編輯推薦

1. 第一本根據季羨林先生口述錄音整理而成的著作
2. 首次全面回顧人生經歷、求學歷程、愛情婚姻、家庭生活
3. 首次披露過繼叔父的前因後果以及與叔父、嬸母生活的經歷
4. 首次披露與近現代眾多歷史人物交往的經歷
5. 首次披露臥軌、絕食、面見蔣介石的經歷
6. 首次披露在北大任教期間與北大校花妹妹的交往經歷
7. 首次披露與幾位秘書的交往經歷
8. 首次披露與幾任北大領導的交往經歷

內容簡介

2008年“書畫門”事件發生後,國學大師季羨林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這一次人們更多關注的是他的人生經歷以及他的“私生活”。由於其特殊的身份、地位以及常年住在三〇一醫院的特殊環境中,人門無法真正走近季羨林,也無法真正的了解他、認識他,他的人生、他的經歷也就充滿了眾說紛紜的“謎團”。為了回顧自己的百年人生,給世人一個最終的交代,季羨林先生親自致信溫家寶總理,要求調山東大學蔡德貴教授做自己的學術助手,協助自己進行口述歷史的工作。自2008年10月13日開始,直到季羨林先生去世前的2009年6月16日,蔡德貴教授協助季羨林先生進行口述歷史的工作,先後進行口述錄音75次,這是年近百歲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首次系統的、全面的、客觀的、真實的講述他的人生經歷。
在口述歷史的過程中,首次詳細講述家庭生活中與嬸母、夫人彭德華相處的細節,留德期間與伊姆加德的交往經過,以及任教北大後被北大校花的妹妹追求的種種經歷,以及人們非常關注的與前後幾位秘書的交往經過,皆為首次披露。凡此種種,皆為一位百歲老人在人生最後階段最真實感情的流露。而書中所涉及到的歷史人物也可謂前所未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郭沫若、胡喬木、喬冠華、胡也頻、丁玲、沈從文、鄭振鐸、林庚、吳組緗、老舍、梁漱溟、彭德懷、胡適、傅斯年、湯用彤、錢鐘書、金克木、馮友蘭所有這些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與季羨林先生或為領袖、或為師長、或為同學、或為同事,凡此種種,皆可以從季羨林先生的口述中看到他們的身影,而眾多歷史人物的奇聞軼事,或可成為近現代史中不可多得的增補。

作者簡介

季羨林。山東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在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師。1935年秋進人德國格廷根大學學習贊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印度古代語言。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並應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直至現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開始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至1984年離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被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會委員。現為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他曾長期致力於梵文文學的研究和翻譯,翻譯了印度著名大史詩《羅摩衍那》。此外他還創作許多散文作品,已結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潤集》以及《季羨林散文集》等。2009年7月12日逝世。 蔡德貴1945年7月生,山東招遠人。季羨林生前最後一位學術助手、山東大學教授、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曾任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文史哲》主編。1970年3月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阿拉伯語專業,1982年研究生畢業於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獲哲學碩士學位。 先後在科威特、埃及、美國、瑞士、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日本和香港、澳門訪問研究、工作和參加學術活動。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和東方哲學、宗教。主要著作有:《十大思想家》(合著)、《秦漢齊學》(合著)、《修身之道》、《阿拉伯哲學史》、《沙漠裡的沉思——阿拉伯人的哲學與宗教》、《中國哲學流行曲》、《道統文化新編》(合著)、《季羨林傳》、《當代伊斯蘭阿拉伯哲學研究》(主編和主要作者)、《當代新興巴哈伊教研究》、《季羨林師友錄》,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主編有《東方著名哲學家評傳》5卷、《阿拉伯近現代哲學》、《世界哲學家詞典》、《東方思想寶庫》、《中國儒學年鑑》等多部。

目錄

第一次口述(2008年10月13日上午7:00~8:30)
第二次口述(2008年10月14日上午7:00~8:30)
第三次口述(2008年10月16日上午9:40~10:40)
第四次口述(2008年10月16日下午4:00~5:10)
第五次口述(2008年10月17日上午10:00~11:00)
第六次口述(2008年10月23日上午9:50~11:00)
第八次口述(2008年10月25日上午10:30~11:20)
第九次口述(2008年10月27日下午3:50~5:10)
第十次口述(2008年10月29日下午3:50~5:10)
第十一次口述(2008年10月31日下午3:50~4:40)
第十二次口述(2008年11月1日下午4:00~5:00)
第十三次口述(2008年11月7日上午)
第十四次口述(2008年11月7日下午4:00~5:00)
第十五次口述(2008年11月10日下午4:30~5:10)
第十六次口述(2008年11月11日下午3:40~5:00)
第十七次口述(2008年11月12日下午3:40~5:20)
第十八次口述(2008年11月13日下午3:50~5:10)
第十九次口述(2008年11月17日下午4:00~5:00)
第二十次口述(2008年11月19日下午3:50~5:10)
第二十一次口述(2008年11月20日下午)
第二十二次口述(2008年11月21日下午)
第二十三次口述(2008年11月24日下午3:50~5:00)
第二十四次口述(2008年11月25日下午4:00~5:00)
第二十五次口述(2008年11月26日下午4:00~5:30)
第二十六次口述(2008年11月28日下午3:30~5:10)
第二十七次口述(2008年11月30日下午4:00~5:00)
第二十八次口述(2008年12月1日下午4:00~5:00)
第二十九次口述(2008年12月2日下午3:20~4:30)
第三十次口述(2008年12月3日下午3:00~4:00)
第三十一次口述(2008年12月4日下午3:00~5:00)
第三十二次口述(2008年12月5日下午3:00-4:00)
第三十三次口述(2008年12月6日下午4:00~5:00)
第三十五次口述(2008年12月9日下午3:00~4:30)
第三十六次口述(2008年12月10日下午3:00~4:30)
第三十八次口述(2009年1月28日下午2:45~5:00)
第三十九次口述(2009年2月1日下午4:30~5:10)
第四十次口述(2009年2月2日下午3:00~5:00)
第四十一次口述(2009年2月3日下午3:20~5:00)
第四十二次口述(2009年2月5日下午2:40~4:30)
第四十三次口述(2009年2月6日下午2:40~5:00)
第四十四次口述(2009年2月7日下午3:00~4:30)
第四十五次口述(2009年2月9日下午)
第四十六次口述(2009年2月10日下午)
第四十七次口述(2009年2月12日下午3:00~5:00)
第四十八次口述(2009年2月16日下午3:00~4:3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