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代詩人李賀,往往讓人首先想到“詩鬼”這個稱呼。這與李賀在詩中喜歡用“血、泣、鬼、死”等陰冷的字眼,喜歡徘徊在“墓”前,捕捉鬼蜮的香魂不無關係。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唐鬼才:李賀傳
- 作者:孟紅梅
- ISBN:978-7-5063-7575-7
- 類別:歷史人物傳
- 頁數:408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2月
- 字數:260279
簡介,目錄,後記,
簡介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文化巨匠,他們如璀璨的群星,閃耀著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系統和本正地記錄他們的人生軌跡與文化成就,無疑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為此,中國作家協會於2012年初作出決定,用五年左右時間,集中文學界和文化界的精兵強將,創作出版《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大型叢書。這是一項重大的國家文化出版工程,它對形象化地詮釋和反映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精髓,對公民的歷史文化普及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這項原創的紀實體文學工程,預計出版120部左右。編委會與各方專家反覆會商,遴選出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120餘位歷史文化名人。在作者選擇上,我們採取專家推薦、主動約請及社會選拔的方式,選擇有文史功底、有創作實績並有較大社會影響,能勝任繁重的實地採訪、文獻查閱及長篇創作任務,擅長傳記文學創作的作家。創作的總體要求是,必須在尊重史實基礎上進行文學藝術創作,力求生動傳神,追求本質的真實,塑造出飽滿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性和可讀性;反對戲說、顛覆和憑空捏造,嚴禁抄襲;作家對傳主要有客觀的價值判斷和對人物精神概括與提升的獨到心得,要有新穎的藝術表現形式;新傳水平應當高於已有同一人物的傳記作品。
這項原創的紀實體文學工程,預計出版120部左右。編委會與各方專家反覆會商,遴選出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120餘位歷史文化名人。在作者選擇上,我們採取專家推薦、主動約請及社會選拔的方式,選擇有文史功底、有創作實績並有較大社會影響,能勝任繁重的實地採訪、文獻查閱及長篇創作任務,擅長傳記文學創作的作家。創作的總體要求是,必須在尊重史實基礎上進行文學藝術創作,力求生動傳神,追求本質的真實,塑造出飽滿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性和可讀性;反對戲說、顛覆和憑空捏造,嚴禁抄襲;作家對傳主要有客觀的價值判斷和對人物精神概括與提升的獨到心得,要有新穎的藝術表現形式;新傳水平應當高於已有同一人物的傳記作品。
目錄
前言
楔子
上篇飛香走紅滿天春
引子
第一章 春關
第二章 奉禮
第三章 天上
下篇一心愁謝如枯蘭
引子
第四章 昌谷
第五章 客游
第六章 春歸
第七章 江南
第八章 鬼唱
尾聲
附錄一 李賀年表
附錄二 參考文獻
楔子
上篇飛香走紅滿天春
引子
第一章 春關
第二章 奉禮
第三章 天上
下篇一心愁謝如枯蘭
引子
第四章 昌谷
第五章 客游
第六章 春歸
第七章 江南
第八章 鬼唱
尾聲
附錄一 李賀年表
附錄二 參考文獻
後記
初識李賀,已是三十幾年前的事了。說起這件事,首先還得感謝我的父親。父親是個愛書的人,那些陪他走過崢嶸歲月的書,不僅是他的好友,也是我兒時的夥伴。在父親的藏書中,有本寫“詩鬼”李賀的書,講的是李賀小時候勤奮好學的故事。但我不喜歡這本書,因為我怕鬼,哪怕只是一個“鬼”字,都會讓年幼的我浮想聯翩,恐懼不安。於是,我不再讀“詩鬼”的故事,也不再理李賀。直到十多年後,我當了老師,給學生講李賀的《馬》詩時,才開始慢慢喜歡上他,喜歡上他的詩。
後來,我從事地方志編纂工作,對李賀有了更多的了解,對這位詩人老鄉更多一分喜愛。作的需要,讓我接觸到了相對多的資料,對-李賀及其詩歌的探討隨之開始。三年四月,隨著《千古長吉》一文在《牡丹》雜誌的發表,我的“昌谷之旅”正式拉開帷幕。之後,我萌生了將李賀的生平寫成長篇的想法,讓他和他的詩穿過千多年的歷史,重新煥發勃勃生機。但我知道,這項工作對我來說任重道遠,不是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我必須從最基礎做起,從最細微做起,持之以恆,聚沙成塔。為此,我採取了在一般人看來很笨的辦法,將李賀詩逐首背誦,研讀,如李賀行吟般,“非大醉及弔喪曰率如此,過亦不復省”。,向一些專家學者請教,還循著李賀的足跡實地考察,蒐集資料。曾像李樣徘徊在西子湖畔的蘇小小墓前,也曾尋章摘句於昌谷的山山水水間,更沉醉在書香濃郁的圖書館不知歸期……就這樣,經過多年的積累、沉澱、構思,二00八年十月,我開始動手創作《雄雞一聲天下白》一書。那段時間,我在所有的業餘時間,節日假期,甚至父喪期間,都能咬緊牙關,不分心,不走神,老僧入定般,坐於電腦前,指尖飛舞。
後來,我從事地方志編纂工作,對李賀有了更多的了解,對這位詩人老鄉更多一分喜愛。作的需要,讓我接觸到了相對多的資料,對-李賀及其詩歌的探討隨之開始。三年四月,隨著《千古長吉》一文在《牡丹》雜誌的發表,我的“昌谷之旅”正式拉開帷幕。之後,我萌生了將李賀的生平寫成長篇的想法,讓他和他的詩穿過千多年的歷史,重新煥發勃勃生機。但我知道,這項工作對我來說任重道遠,不是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我必須從最基礎做起,從最細微做起,持之以恆,聚沙成塔。為此,我採取了在一般人看來很笨的辦法,將李賀詩逐首背誦,研讀,如李賀行吟般,“非大醉及弔喪曰率如此,過亦不復省”。,向一些專家學者請教,還循著李賀的足跡實地考察,蒐集資料。曾像李樣徘徊在西子湖畔的蘇小小墓前,也曾尋章摘句於昌谷的山山水水間,更沉醉在書香濃郁的圖書館不知歸期……就這樣,經過多年的積累、沉澱、構思,二00八年十月,我開始動手創作《雄雞一聲天下白》一書。那段時間,我在所有的業餘時間,節日假期,甚至父喪期間,都能咬緊牙關,不分心,不走神,老僧入定般,坐於電腦前,指尖飛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