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縣南關東街清真古寺

大名縣南關東街清真古寺

大名縣南關東街清真古寺,坐北朝南,後臨護城河。大名為中國歷史名城,回族居住亦由來已久。縣治大名鎮南關轄6個村,即一鋪村、二鋪村、三鋪村、金家潭、匡公堤、西楊村,共有人口 64O0多人,其中回族5753人,占總人口的8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名縣南關東街清真古寺
  • 地理位置:大名縣
  • 占地面積:六畝
  • 又稱:清真寺
歷史,結構特徵,

歷史

據《大名縣誌》(乾隆本卷18)記載;“回教之禮拜寺,治城南關東小街一處,明正德己卯建,明萬曆二年、清雍正十年均有重修。”明正德己卯年應為1519年,所以該寺至21世紀初已有470餘年的歷史,是冀南最古老的清真寺。

結構特徵

全寺形狀大體方形,南北稍長。清真寺大門是高台階門樓,門樓上大匾書著“清真寺”三個大金字。進大門後,左二右一立著帶有碑樓的三座石碑。向里一座涼亭;西牆刻有建寺年代的碑記;東牆上記著寺的闊步長尺。進二門,東邊是對廳一座,西邊是禮拜大殿。在大殿門上掛著三塊大匾,中間書曰:“禮拜清真”,兩旁匾曰:“體認獨真”和“惟靜唯一”。當中楹聯是:“九陌紅塵飛不到,一心白水總無歧”。進殿門就看到非常醒目的“萬歲牌”“萬歲牌”寫著“聖旨”兩個金字,端端正正地放在特製的大紅方桌上。據說這“萬歲牌”是康熙帝所賜,昭示任何官兵不準占居禮拜大殿和干涉禮拜活動。可見清真寺的地位之重要。大殿以內的地面全是地趟板,板上鋪蓋金殿的一丈大葦席,席上是一塊快整齊的氈墊,供鄉親們跪拜用。大殿正面當中謂之“米哈爾拉布戰場,即是鑲著一塊十米見方大木牌,牌上寫著經文,意思是禮拜者要一心一意拜真主,不要有私心雜念。大殿的西北腳建有呼圖白樓,是阿匍或伊瑪目手拄“阿刷”講經的地方。大殿外面有一棵槐抱榆古樹。據當事人記憶,僅榆樹就有五把粗細,而其槐樹的直徑也有一米以上。宏偉的大殿,更有古槐的陪襯,大有亘古清真莊重威嚴之感。其他建築全是一色青磚瓦房,房外有廊檐匾額,楹聯很多,甚為可觀。這座清真寺是當時的回民知名人士楊濟民所建。 《禮拜寺碑記》中有清真寺“其建於大名而主其教者楊濟民也”的記載。但清真寺經歷了很久的歷史,也經過種種事件的發生,有很多的古老文化被侵蝕、被損壞。經堂樓和寺大門在回民民眾的維護下,才保存下來,做了歷史的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