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明城牆

大名府明城牆

公元1401年,即明建文三年,漳、衛兩河齊發大水,水位高於城牆,淤泥有一丈多深,大名府城被埋於地下。同年,大名府都指揮吳宓“具奏朝廷”,於艾家口鎮(今大名鎮)徙築新城。後明朝三次,清朝九次對城牆進行修葺,近六百年而不衰。“大名府”文化是大名文化的特質和核心,是大名文化的根與魂,而“大名府”文化直接體現於明代“大名府”古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名府
  • 外文名稱:Da  Ming  Fu 
  • 地理位置: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
發展歷史,地理環境,

發展歷史

邯鄲大名府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在歷史上曾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春秋時代屬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宋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建陪都,史稱“北京”,建文帝三年(公元1401年)大名府城遭水毀後,遷至現在大名古城,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大名府明城牆
堅固的城牆具有了強大的防水患、防盜匪、防兵火功能,使城內人民安居樂業。大名城牆對當時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特別是工商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保護作用。大名在唐宋時期就是“河朔重鎮”,城東水運發達的衛河水系,使這座古城商賈雲集,百業興旺,素有“手工作坊排成排,飯莊酒樓門對門”之說。詩仙李白遊歷大名時賦詩讚嘆:“魏都接燕趙,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沖。青樓夾兩岸,萬室喧歌鐘。”《宋大詔令》載宋真宗謂大名言:“實當河麓,席盈之懿兆,冠千里之上腴,隱亞然北門,壯我中華。”一部《水滸》傳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水滸》中有大量章節描述了大名府的富庶與繁華。至今城內4條大街店鋪林立,作坊遍布,車水馬龍,熙熙攘攘,仍然是商家的黃金寶地。

地理環境

“大名好城牆”這是解放前流傳於冀魯豫邊區一帶的“一絕”,是冀南一代絕妙古建築。城牆基本呈正方形,外長4232.9米,里長4135米,城高連垛口13米,女牆高1米,下寬8.33米,上寬4.12米。炮台36座。護城河深15米,寬30米。高大挺拔,“山卒如壘山獻”城門上建有層樓,“三樓鼎峙”,“尤壯觀瞻”,城牆的規模式樣完備。大名府城上建有城樓、炮台,東南西北四城門均有瓮城,分別命名為“體仁、崇禮、樂義、端智”。整個城牆下石上磚,莊重高大,雄渾古樸,猶如一道銅牆鐵壁保護著大名人民。
大名府明城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