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龍壁

大同龍壁

大同素有龍壁之城的美稱,一龍壁四座,三龍壁一座,五龍壁三座,九龍壁一座(一座七龍琉璃壁已無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同龍壁
  • 美稱:龍壁之城
  • 一龍壁:四座
  • 三龍壁:一座
大同龍壁概述,縣文廟一龍壁,觀音堂三龍壁,興國寺五龍壁,縣文廟五龍壁,代王府九龍壁,

大同龍壁概述

大同素有龍壁之城的美稱,至今還存有龍壁九座之多。其中:一龍壁四座,三龍壁一座,五龍壁三座,九龍壁一座(據傳說大同原有一座七龍琉璃壁,但早已無存,無可查考)。這些黃、綠、藍、紫、黑、白等五光十色的琉璃龍壁群,造型風格既出同源,又不雷同,製作工藝高超,氣宇不凡,使古城大同錦上添花,愈加絢麗多彩。
龍壁一般用作建築物的照壁,多建於皇宮、王府、廟宇門前。既可作為院落建築的屏障,又能烘托建築物,使其展現出更加肅穆、壯麗的風貌。
龍這種臆想中的神物,源於原始社會。那個時期的人們,常常把認為與本氏族有血緣關係的某種動物或自然物,當做本氏族的標誌,這就是所謂的“圖騰”。當時生活於中原大地的夏族,即以龍作為本氏族的圖騰。古代人民在創造龍的形象時,將世上能夠體現動物的力量和健美之處薈集於一身,於是便產生了龍這個形象。因此,龍便兼括了蛇身、駝頭、鹿角、兔眼、虎口、鷹爪、馬鬃、魚鱗、鯉須等獨特之處,而成為這許許多多動物的一個奇特的綜合形象。數千年來,龍成了華夏民族立國的標誌,也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古老文明的象徵。中華民族也素來以“龍的傳人”而自喻,並以此而自豪。
在中國的封建時代里,龍——這種古代人們想像中的動物,進一步被賦予了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作用,以致成了皇帝的象徵,即所謂的“真龍天子”。人們也常用“九五之尊”來稱頌帝位。《易·乾》說:“九五飛龍在天。”意思是說“聖人首出萬物之象”,所以歷代帝王都喜歡在器皿、服飾、用具上以龍為裝飾,諸如:印璽、旗幡儀仗、宮室輿輦、畫棟雕梁,乃至器皿玩具等,用以表示受命於天,代天而治。
在佛教的經典里,龍為天龍八部眾之一,有神力,能護持佛法,於是就成為佛教的護法神。因此,在寺院山門前,也往往用龍的圖案來鑲嵌照壁。
據計,山西省除長治市城隍廟、陽城關帝廟、平遙太子寺、平陸縣井坪鎮等有數的幾座龍壁外,象大同這樣能將如此眾多的龍壁薈萃於一地者,國內實屬罕見。特別是大同九龍壁,無論其建築規模或藝術價值,還是年代的久遠,均為全國龍壁之冠,獨占鰲頭,堪稱為國家的瑰寶。

縣文廟一龍壁

大同的一龍壁共有四座,以兩座為一組,分兩組按八字形挺立於原明代大同縣文廟的兩側。以龍壁為八字牆,這在大同市現存諸龍壁之中獨此一處。從雕塑風格看,此壁應為清代遺物。
這四座一龍壁皆為單面龍壁,黃色琉璃龍圖案鑲於磚壁中央。
第一對一龍壁座北面南,分居於廟門兩邊,各高為2.30米,長2米,下設壁座,中為壁身,上為屋檐式的壁頂。壁身四角為邊長0.55米的等邊直角三角形的彩雲圖案。中央鑲嵌著直徑約一米的黃色琉璃團龍,其形態為雲霧中飛騰,並有一火珠,呈飛龍戲珠狀。第二對一龍壁,分別斜砌於第一對龍壁的東西兩側,長3.15米,高2.3米。建築結構與第一對龍壁相同。這兩座龍壁四角呈對稱的正黃色琉璃龍直角三角形圖案。圖案底邊均長為1.55米,另一直邊長0.90米。各龍頭皆鍥於上而尾置下,頭尾均向中心。中心團龍直徑約為1.44米,為淡黃色的琉璃龍。精雕細鏤的龍頭高昂於上,眼睛下視,似在凝望行人,呈盤龍戲珠狀。
這四座一龍壁的結構與雕塑,同明代的龍壁相比,顯得拘謹而規則。四角出現了規整對稱的圖案,這也是明代龍壁中所沒有的。龍體的雕刻與明代雕龍的粗壯有力相比,已顯得消瘦,同時,神態也不如明代那樣雄健蒼勁。但是,龍體的細部雕飾,較之明代則更加精緻而優雅,修長而苗條。特別是龍頭的雕飾愈益細膩繁複,入微有致。
此外,興國寺山門前原有兩座“八”字牆式的磚鑲一龍琉璃壁,均為明代所建。牆體為出檐式普通磚牆,高約3米。牆體中間為黃琉璃團龍,直徑為1.5米。整個龍體粗壯有力,形態雄健蒼勁,張牙舞爪,如飛騰於藍天碧水之間。可惜現已不存。

觀音堂三龍壁

遼代始建的觀音堂山門前的三龍照壁,從建造風格看,為明代遺物。此壁是大同市唯一的一座雙面琉璃龍壁。壁長12米、高6米、厚1.2米。壁座以鐫飾花紋的青石為礎,礎上築須彌座,座間束腰有三層琉璃獸,下層是二獅相爭圖;中層是奔馬、麒麟等,此層中間還有一長約1米的黑色琉璃花卉圖案;上層是行龍,呈二龍戲珠狀。每層雕獸間均以竹柱相隔聯。龍壁頂部的四周有四十組仿木結構的琉璃斗拱,承托著五脊琉璃瓦頂、脊獸、龍吻,造型優美,色澤艷麗。
大同觀音堂三龍壁大同觀音堂三龍壁
壁身兩面各有三條高三米的黃色琉璃巨龍,邀游在藍色的天空和青綠色的江濤海浪之中。龍壁北面的三條龍,鑲有火珠,南面三條則無。南北兩面的中心一龍,頭皆置上,呈行龍狀,兩側的龍頭也置於上部,呈飛騰狀。
這一雙面龍壁至今保存完整,色澤絢麗,塑造手法粗獷灑脫。各龍的造型生動豁達,姿態奔放有力,身形變化自如,線條優美動人。從各龍之間的布局看對稱中略有變化,前後左右彼此關照,高超的技藝使龍產生了騰飛的神韻,形態靜中有動,似奮首出海,游弋于晴空碧波之間。

興國寺五龍壁

興國寺五龍壁原來是大同城南興國寺山門前的照壁,於1980年拆遷於善化寺。壁長19.9米,高7米,厚1.48米。壁面用五彩琉璃鑲砌,下築須彌座。須彌座的束腰雕有蛇、兔、牛、馬等十多種動物,姿態各異。壁頂是仿木構房屋建築形式,鑲嵌著屋檐、斗拱、瓦壠、垂蓮柱,以及鴟吻垂獸等。寬大的壁面上浮雕著五條四爪金龍,盤旋迴繞,上下翻騰,色澤斑斕。這些雕龍,其形態之優美、雕刻之精細、意境之深遠,與明代大同代王府的九龍壁可相媲美。
附:天竺廟五龍壁
此壁原為大北街三道營坊巷天竺廟山門前的照壁,建於明末,亦為五彩琉璃五龍壁。其風格與興國寺五龍壁相似。因其有倒塌之險,於1978年拆除,原件現存於善化寺內。

縣文廟五龍壁

這是在大同現存諸龍壁中唯一的一座磚雕龍壁。從雕塑風格看,為清代遺物。它聳立在大牆后街原明代大同縣文廟(現為大同市婦幼醫院)的門前。
此龍壁建築奇特,構造別具一格。龍壁為單面磚雕,長28.5米,高5.7米,整個龍壁由壁座、壁身、壁頂三部分構成。中部的壁身由對方青磚鑲砌而成,上面是高浮雕的五條磚雕團龍,直徑各為2.20米。壁頂呈仿木結構的單檐五脊頂,正脊的兩端砌有琉璃獸吻。此項由二十五組磚雕斗拱承托,斗拱下面是一層寬約0.4米的廊檐狀的磚雕帷幔垂掛於龍壁上方。整個帷幔由八根下垂廊柱將其分為正室五間,耳室兩間的形制,垂柱間的帷幔上部分別雕飾有葡萄、蓮花、人物等。壁身五條團龍的中央一條,巨大龍頭正對著原縣文廟的大門,團龍中心有一顆碩大的火珠。整個龍身時隱時現於雲霧與波濤之中,鋒利的龍爪突出於壁面之外。從中心向外數的第一對團龍的龍頭向西置上,龍尾卷向中心,都作戲珠狀,從形態看,這是一對騰空飛舞狀的飛龍。第二對團龍的頭向著中心,也作騰飛之狀。四條巨龍都張口怒目,象是在吞雲吐霧,氣宇非凡。
縣文廟五龍壁縣文廟五龍壁
此外,這座龍壁兩端分立的八字牆上還有兩幅巨型磚雕壁畫。這兩幅壁畫畫面均寬為2.2米,高2.5米。
磚雕壁畫西面的一幅是魚躍龍門。畫面中巍峨突兀的重山峻岭間樹立著高入雲端的龍門,其間飛流激浪,洶湧澎湃。一條鯉魚在湍急的激流中逆水奮進,昂首搖尾,凌空騰起,飛躍龍門。東邊一幅,是這條鯉魚已經戰勝激流,躍過怪石嶙峋中的高大龍門,在破浪前進。魚的頭部已變成龍頭,而魚身魚尾尚在變化之中。從魚身龍頭的“怪物”口中,吐出一縷清氣,化作六朵祥雲,雲中承托一面“天鼓”。這兩幅磚雕壁畫的寓意無疑是鼓勵人刻苦讀書,專意於科考。一旦金榜題名,就如魚躍龍門。雲中的天鼓,象徵一鳴驚人,響徹環宇。
兩幅巨型磚雕壁畫,構圖新奇,刻工精細,猶如一幅精緻的工筆畫,是磚雕藝術中之珍品。

代王府九龍壁

馳名中外的大同九龍壁,在我國現存最享盛名的三座九龍壁中,是建築年代最早、尺度最大、而又最富藝術魅力的一座。(另兩座在北京,一座在北京北海公園,一座在北京故宮皇極門前,均建於清乾隆時代。較大同九龍壁要晚三百五十至四百年。)
這座九龍壁原是明初代王朱桂府邸的建築物,即代王府端禮門前的照壁。
朱桂是朱元璋第十三子,生於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陰曆七月十八日(《大同縣誌》)。他與蜀王朱椿皆為郭惠妃所生。代王妃為中山王徐達女,仁孝文皇后(朱棣後)之妹。雖然明王朝規定藩王不得干預地方政治,但由於上述特殊關係,同時又握有實力,所以實際上他是大同地區的小皇帝。朱桂家族終明一朝,雖然幾經波瀾,但始終地位顯赫,經久不衰。據《明史·朱桂傳》記載,自代王朱桂始,傳至五世四王時,“封郡王者凡二十有三”。
大同代王府九龍壁大同代王府九龍壁
明初,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抵禦北元蒙古的犯擾,截至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先後將皇子二十五人分藩於全國各地,以監督地方官吏的軍、政、財、文。朱桂於洪武十一年(公元1379年)受封為豫王,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陰曆四月十三日改封為代王,成為九個塞王之一;次年十月就藩於大同。代王府正是為朱桂所建。據《大同府志》記載:“舊學府在府治東,……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6年),建為府學,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以府學為代藩府第,改雲中驛為府學,即今學也。”案此,代王府是在原府學的基礎上改造擴建而成的。作為王府前的照壁——九龍壁,也當為此時所建。
1649年,大同總兵姜(王襄)反清兵敗以後,在清軍瘋狂的“屠城”和“斬城”中,曾經顯赫一時、權傾雁同的代王府被付之一炬,化為一片瓦礫之地,而王府前的照壁——九龍壁卻免於劫難,有幸被保存下來,成為今天的一件珍貴的歷史文物。
大同九龍壁為坐南朝北的單面五彩琉璃照壁,長45.50米,高8米,厚2.09米。高出一般民房,顯得十分巍峨壯觀。較之北京北海九龍壁(長25.5米,高4.9米,厚1.42米)要高大將近三倍。
此壁的建築結構,全部使用黃、綠、藍、紫、黑、白等色琉璃構件拼砌而成。壁體由三部分組成:底部為須彌座,中部為壁身,上部為壁頂。東西兩端分別是旭日東升和明月當空的圖案,並襯有江崖海水,流雲紋飾。須彌座的束腰鑲有兩層琉璃獸:第一層是麒麟、獅、虎、鹿、飛馬等,第二層是小型行龍。這些琉璃獸姿態各異,栩栩如生。須彌座上平托九龍琉璃壁身,由於比例恰到好處,給人以一種穩重雄健的感覺。壁身之上有仿木結構的琉璃斗拱六十二組,承托琉璃瓦壁頂。壁頂為單檐五脊,正脊兩側是高浮雕的多層花瓣的花朵以及游龍等,脊頂戧獸、脊獸、龍獸俱全,兩端是雕刻手法細膩的龍吻。
整個壁身,下部以青綠色的洶湧波濤、上部以藍色的雲霧和黃色的流雲等為襯底。九條龍之間採用雲霧、流雲、波濤和山崖相隔與相聯。壁面,特別是九條龍的龍體全為高浮雕製作,使每條龍一一突兀於壁上,大大增強了立體感。
從九條龍的布局和形態看,正中心一條是坐龍,為正黃色。在明代,正黃色為主色,象徵著尊貴,為帝王所專用。此龍正對著王府的中軸線,昂首向前,目光炯炯有神,注視著代王府的端禮門。龍身向上捲曲,龍尾伸向後方,似在端坐靜觀。中心龍兩側的第一對龍,是兩條飛行中的龍,為淡黃色,龍頭向東,龍尾伸向中心龍。這組龍神情瀟灑,大有怡然自得之態。第二對龍為中黃色,頭尾均向西。形態與第一對龍大致相同,形成了基本對稱的圖案。第三對龍為紫色。這是兩條飛舞中的龍,其形態與前者大不相同,其神情兇猛暴怒,大有倒海翻江之勢。第四對龍(兩端的龍),呈黃綠色,恣態飛揚,氣宇軒昂。
壁前建有一長34.9米,寬4.38米,深約0.8米的倒影池,由石柱圍繞,中有一橋相貫,這在國內也不多見。每當陣陣微風吹過,滿池碧水盪起層層漣漪,此時此刻,再看倒映於水中的九條巨龍,真象是翻騰於滄海碧空之間,更是氣勢磅礴,雄偉非凡。
關於這個倒影池的修建,在大同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九龍壁建成後的一天,代王站在端禮門的門樓上,扶欄欣賞。忽然雷雨交加,有兩個霹靂飛向九龍壁,在龍壁前出現了一個大坑,在龍壁後不遠的金泊倉巷內露出兩眼深泉。清冽的泉水中分別騰起一黃一黑兩條巨龍,昂首向龍壁前大坑中噴注清泉。遠看坑中,似有九龍飛舞嬉戲,妙不可言。代王遂令將水坑修成倒影池,將二泉修成二井,其水一甜一苦。從此倒影池便成為九龍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