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電工系列:節約用電實用技術手冊》是2015年4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大千、張正昌。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千電工系列:節約用電實用技術手冊
- 作者:方大千、張正昌
- ISBN:9787122217271
- 頁數:857頁
- 定價:148元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4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大幹電工系列:節約用電實用技術手冊》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供、用電各個環節及各種電氣設備的節電措施和節電計算方法,具體包括基礎知識,輸配電節電,變壓器節電,無功補償,電動機節電,風機、空壓機節電,水泵節電,電焊機和接觸器節電,電加熱節電,照明節電和電能平衡及用電設備測量。
《大幹電工系列:節約用電實用技術手冊》通俗易懂,內容緊密結合實際,書中列有大量的節電計算實例,以及節電工作中常用的技術資料、標準和規定,可供能源管理機構、節能部門、電力部門及企業、農村的節電工作者、技術人員及電工使用。
圖書目錄
第1章 基礎知識
1.1 電工學基本計算
1.1.1 電阻的計算
1.1.2 電功率等計算
1.1.3 網路變換計算
1.1.4 電阻、電感和電容在電路中的計算
1.2 交流電路的基本計算
1.2.1 正弦量、複數及矢量
1.2.2 正弦交流電路計算
1.3 有關計量儀表的計算及基本要求
1.3.1 電工儀表精度分級及準確度
1.3.2 電工儀表的誤差
1.3.3 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的準確級
1.3.4 電能表與互感器的合成倍率計算
1.3.5 電能表所測電量的計算
1.3.6 直流電流表、電壓表的擴程
1.3.7 交流電流表、電壓表的擴程
1.3.8 穿心式電流互感器變流比的計算
1.3.9 電氣測量儀表的功率損耗估算
1.3.10 對用電計量的基本要求
1.4 電費的計算
1.4.1 電價的分類
1.4.2 按用電容量分類計價方式
1.4.3 不同用戶的電費計算
1.4.4 關於《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辦法》的規定
1.5 節電工程投資效果計算
1.5.1 靜態計算法
1.5.2 動態計算法
1.6 產品節電計算
1.6.1 產品用電單耗及節電量的計算
1.6.2 機電產品節能效益計算
1.7 部分常用術語的定義
第2章 輸配電節電
2.1 供電質量要求及節電措施
2.1.1 供電質量要求及相關計算
2.1.2 城網建設與改造的總體設計要求
2.1.3 農網建設與改造的總體設計要求
2.1.4 農網建設與改造對變配電工程的要求
2.1.5 輸配電節電措施
2.2 電力線路參數計算
2.2.1 導線、電纜的電阻和電抗的計算
2.2.2 常用導線、電纜、母線的電阻和電抗
2.3 線路電壓損失計算
2.3.1 負荷在末端的線路電壓損失計算
2.3.2 沿線路有幾個負荷時電壓損失計算
2.3.3 兩端供電線路配線電壓損失計算
2.3.4 線路末端接有集中負荷的單相配電線路(二線制供電)電壓損失計算
2.3.5 380/220V低壓網路電壓損失計算
2.4 線路線損計算
2.4.1 負荷在末端的線路損耗計算
2.4.2 具有分支線路線損的近似計算
2.4.3 線路線損的通用計算公式
2.4.4 電力電纜損耗計算
2.4.5 從負荷曲線上求線損
2.4.6 利用線損率計算係數法計算線損
2.4.7 低壓配電線路線損的簡化計算
2.4.8 配電線路電能損失計算
2.4.9 最佳理論線損率計算
2.4.10 配電線路經濟運行的負荷區域的確定
2.4.11 電力線路輸電容量及輸電距離
2.4.12 母線損耗計算
2.5 三相不對稱負荷線損的計算
2.5.1 三相四線制網路負荷不對稱的線損計算
2.5.2 三相三線制網路負荷不對稱的線損計算
2.6 不同供電場合的電壓降和線損
2.6.1 不同供電方式下的電壓降和線損比較
2.6.2 不同負荷分布下的電壓降和線損比較
2.6.3 不同電源位置與線損的關係
2.7 電網升壓和合理調整運行電壓降低網損的計算
2.7.1 電網升壓降低電網損耗的效果及計算
2.7.2 合理調整運行電壓降低電網損耗的計算
2.8 導線、電纜的選擇
2.8.1 經濟電流密度及計算
2.8.2 導線、電纜的選擇
2.8.3 中性線截面的選擇
第3章 變壓器節電
3.1 變壓器使用條件及節電措施
3.1.1 油浸式變壓器的正常使用條件和溫升限值
3.1.2 油浸式變壓器的過負荷能力
3.1.3 乾式變壓器的正常使用條件和溫升限值
3.1.4 乾式變壓器的過負荷能力
3.1.5 變壓器節電措施
3.2 變壓器基本參數、負荷率及效率等計算
3.2.1 變比、容量和等效組抗
3.2.2 變壓器電壓調整率、電壓變動率、負荷率和效率
3.2.3 常用電力變壓器的技術數據
3.3 選用節能變壓器節電計算
3.3.1 S9系列變壓器與S7系列變壓器的比較
3.3.2 新S9系列變壓器與S11系列及非晶合金鐵芯變壓器的比較
3.3.3 SN9系列、SH10系列和DZ10系列變壓器與S系列變壓器的比較
3.3.4 S9 T型調容量變壓器與S9系列變壓器的比較
3.3.5 節能型乾式變壓器和箱變
3.4 變壓器損耗計算
3.4.1 變壓器損耗計算
3.4.2 變壓器年電能損耗計算
3.4.3 變壓器負荷不平衡運行時的損耗計算
3.5 環境溫度對變壓器出力的影響及計算
3.5.1 環境溫度對變壓器出力的影響
3.5.2 變壓器允許溫升計算
3.5.3 降低變壓器溫度節約有功功率的計算
3.5.4 變壓器室通風窗面積要求
3.6 變壓器經濟容量的選擇
3.6.1 變壓器容量的基本估算
3.6.2 按綜合經濟效果選擇變壓器
3.6.3 套用現值係數法選擇變壓器並評估其經濟效益
3.6.4 農用變壓器經濟容量的選擇
3.7 變壓器並聯運行計算
3.7.1 變壓器並聯運行的條件
3.7.2 變比相等的兩台變壓器並聯運行的計算
3.7.3 變比不等的兩台變壓器並聯運行的計算
3.7.4 容量不等的兩台變壓器並聯運行的計算
3.7.5 不同連線組別的兩台變壓器並聯運行的計算
3.7.6 同型號、同參數的變壓器投入台數的確定
3.7.7 不同型號、不同參數的變壓器投入台數的確定
3.7.8 並聯變壓器經濟運行方式的判定
第4章 無功補償
4.1 無功補償節電措施及電容器的運行規定
4.1.1 無功補償節電措施
4.1.2 電容器運行的規定
4.1.3 串聯電容器運行的一般規定
4.1.4 常用並聯電容器的技術數據
4.2 基本關係式及計算
4.2.1 功率因數、電容容抗及介質損耗的計算
4.2.2 運行電壓升高對移相電容器影響的計算
4.2.3 電網電壓波形畸變對移相電容器影響的計算
4.3 功率因數和無功補償容量的計算
4.3.1 功率因數的測算
4.3.2 無功補償容量的確定
4.3.3 無功經濟當量的計算
4.4 無功補償方式的選擇
4.4.1 補償方式的分類
4.4.2 適宜和不適宜採用無功就地補償的場合
4.4.3 工廠無功補償方式的選擇
4.4.4 農網無功補償方式的選擇
4.5 不同補償方式無功補償容量的確定
4.5.1 變電所集中補償容量的確定
4.5.2 配電線路無功補償安裝最佳位置的確定
4.5.3 配電線路末端無功補償容量的計算
4.5.4 採用電容補償調壓的計算
4.6 無功補償裝置設備的選擇
4.6.1 無功補償自動投切裝置的要求
4.6.2 補償電容配套設備的選擇
4.6.3 幾種無功補償裝置簡介
4.7 採用同步電動機和水輪發電機補償的計算及要求
4.7.1 採用同步電動機補償的計算
4.7.2 水輪發電機組作調相運行的要求
4.8 提高功率因數與降損及改善電壓的計算
4.8.1 提高功率因數與降損關係的計算
4.8.2 提高功率因數與改善電壓關係的計算
4.8.3 提高功率因數與增加設備容量的計算
第5章 電動機節電
5.1 電動機使用條件及節電措施
5.1.1 異步電動機一般工作條件的規定和要求
5.1.2 電動機節電措施
5.2 異步電動機基本參數、損耗、效率及功率因數等計算
5.2.1 異步電動機基本參數計算
5.2.2 異步電動機的損耗計算
5.2.3 異步電動機效率、功率因數及最佳負荷率等計算
5.2.4 電壓變動對電動機特性的影響
5.2.5 常用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技術數據
5.3 異步電動機各轉矩、輸出功率及最佳功率的計算
5.3.1 負荷轉矩、電動機轉矩、負荷慣性矩、啟動轉矩及最大轉矩的計算
5.3.2 異步電動機啟動方式比較
5.3.3 不同負荷特性下電動機輸出功率的計算
5.4 交流電動機調速節電
5.4.1 調速方式及節能技術特性
5.4.2 負荷性質與調速方式的配合
5.4.3 軟啟動器及節電效果
5.4.4 軟啟動節能櫃
5.4.5 軟啟動器實用控制線路
5.4.6 變頻器的選用
5.4.7 變頻器的使用條件及低頻運行的影響
5.4.8 根據負荷的轉矩特性選擇變頻器
5.4.9 變頻調速用電動機的選用
5.4.10 變頻器實用控制線路
5.5 異步電動機節電計算
5.5.1 電動機節電更換的計算
5.5.2 更換舊式電動機節電的計算
5.5.3 更換電動機啟動能力和過載能力的校驗
5.5.4 採用電動機節電器節電計算
5.5.5 “大馬拉小車”節電改造計算
5.5.6 星三角轉換的節電計算
5.5.7 電動機星三角轉換節電線路
5.5.8 採用自控裝置代替手動操作的節電線路
5.5.9 異步電動機同步化運行的計算
5.5.1 0提高電動機與被拖動機械連線效率節電
5.6 異步電動機無功就地補償節電計算
5.6.1 無功就地補償容量的計算
5.6.2 異步電動機無功就地補償線路
5.6.3 電動機無功就地補償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5.6.4 電動機無功就地補償諧波危害的防止
5.6.5 採用靜止進相器對繞線型異步電動機進行無功補償
5.7 電磁調速電動機、換向器電動機和直流電動機節電計算
5.7.1 電磁調速電動機節電計算
5.7.2 電磁調速電動機的技術數據
5.7.3 換向器電動機節電計算
5.7.4 換向器電動機的技術數據
5.7.5 直流電動機節電計算
5.7.6 直流電動機的技術數據
5.8 同步電動機節電計算
5.8.1 同步電動機損耗、輸出功率和效率計算
5.8.2 同步電動機的V形曲線
5.9 餘熱發電計算實例
第6章 風機、空壓機節電
6.1 風機的節電措施與基本參數及計算
6.1.1 風機節電措施
6.1.2 風機的基本參數和特性曲線
6.1.3 風量和風壓的計算
6.1.4 風機參數的換算
6.1.5 高效節能玻璃鋼軸流風機的技術數據
6.2 風機軸功率、效率、電動機功率及耗電量計算
6.2.1 風機軸功率和電動機功率的計算
6.2.2 變速風機的電動機功率的計算
6.2.3 風機效率計算
6.2.4 風機耗電量計算
6.3 空調風機和鍋爐送、引風機計算
6.3.1 風機軸功率和送風量計算
6.3.2 鍋爐送、引風機風量、全壓和電動機功率的計算
6.3.3 較大場所用空調器容量的選擇
6.4 風機節電計算
6.4.1 風機調速節電計算
6.4.2 風機葉輪改造節電計算
6.4.3 風機串、並聯運行節電計算
6.5 空壓機的節電措施與基本參數及計算
6.5.1 空壓機節電措施
6.5.2 空壓機的基本參數和特性曲線
6.6 空壓機效率、軸功率和電動機功率計算
6.6.1 空壓機效率和軸功率計算
6.6.2 空壓機電動機功率的計算
6.6.3 製冷壓縮機電動機功率的計算
6.7 空壓機節電計算
6.7.1 壓縮空氣站及空壓機運行能耗考核標準
6.7.2 空壓機管網漏氣及氣壓力過大造成的能耗計算
第7章 水泵節電
7.1 水泵節電措施與基本參數及計算
7.1.1 水泵節電措施
7.1.2 水泵的基本參數和特性曲線
7.1.3 流量和揚程計算
7.2 水泵軸功率、效率及電動機功率計算
7.2.1 水泵軸功率和效率計算
7.2.2 泵電動機功率計算和電動機選擇
7.2.3 空調設備用水泵軸功率和送水量的計算
7.3 水泵節電計算
7.3.1 泵機械損耗計算
7.3.2 水泵調速節電計算
7.3.3 水泵變頻調速節電
7.3.4 水泵葉輪改造節電計算
7.3.5 減少管道阻力和選擇合理揚程的節電計算
7.3.6 更換泵及電動機的節電計算
7.3.7 水泵串、並聯運行節電計算
第8章 電焊機和接觸器節電
8.1 電焊機節電措施與基本參數及計算
8.1.1 電焊機節電措施
8.1.2 弧焊機負載持續率的概念及計算
8.1.3 弧焊機功率因數及效率的計算
8.2 電焊機電源容量的計算
8.2.1 弧焊機電源容量的計算
8.2.2 電阻焊機電源容量的計算
8.3 改善電焊機的功率因數降低損耗的計算
8.3.1 計算法確定補償電容容量
8.3.2 查表法確定補償電容容量
8.3.3 加補償電容後節電量計算
8.4 合理選擇電焊機和焊接方法的節電計算
8.4.1 常用弧焊機的節能效果比較
8.4.2 電焊機耗電量計算
8.4.3 電弧焊的幾種焊接方法比較
8.5 電焊機導線(電纜)的選擇
8.5.1 電焊機初級電源線的選擇
8.5.2 電焊機次級電纜的選擇
8.5.3 電阻焊機焊接迴路組件的導線截面選擇
8.5.4 交流弧焊機的保護設備及導線的選擇
8.6 電焊機加裝空載自停裝置的節電計算及評價
8.6.1 採用空載自停裝置的節電效果估算及評價
8.6.2 電焊機空載自停線路
8.7 交流接觸器節電措施及無聲運行節電計算
8.7.1 交流接觸器節電措施
8.7.2 交流接觸器交流吸合和直流吸合電流的計算
8.7.3 交流接觸器無聲運行線路及元件的選擇
8.7.4 無聲節能接觸器直流線圈的計算
8.7.5 交流接觸器雙繞組節能線圈的計算
8.7.6 交流接觸器無聲運行節電效果計算
8.7.7 一種磁保持的無聲無耗接觸器
8.7.8 QCJ接觸器節能延壽模組
8.7.9 繼電器節電線路
第9章 電加熱節電
9.1 電加熱節電措施
9.2 電弧爐節電計算
9.2.1 電弧爐等效電路及主迴路的計算
9.2.2 電弧爐的功率因數及變壓器容量、二次最高電壓和額定電流的計算
9.2.3 短網電阻和感抗的計算
9.2.4 改善電弧爐二次迴路的節電計算
9.2.5 增加裝料量和預熱爐料的節電計算
9.2.6 縮短電弧爐停爐時間的節電計算
9.2.7 改善電弧爐爐襯降低熱能損耗的計算
9.2.8 縮短熔化期時間節電計算
9.2.9 採用先進的電極升降自動調節器節電
9.3 熱處理電阻爐節電計算
9.3.1 電能利用率的計算
9.3.2 損耗熱量計算
9.3.3 電阻爐及其他加熱爐爐外表面散熱量的簡易計算
9.3.4 電阻爐耗電量計算
9.3.5 改善電爐砌體(減少預熱損失)的節電計算
9.3.6 預熱被加熱金屬工件的節電計算
9.3.7 改善電爐的保溫、絕熱層及密封性節電
9.3.8 增大電爐功率的節電計算
9.3.9 熱處理電阻爐電能平衡測試要求
9.4 感應爐節電計算
9.4.1 電平衡式及熱效率
9.4.2 感應爐的阻抗、電效率及功率因數等計算
9.4.3 輸電線路計算
9.4.4 感應爐無功補償容量的計算
9.4.5 工頻無芯感應爐的計算
9.5 遠紅外線加熱節電計算
9.5.1 紅外區的劃分及常用材料的全輻射率
9.5.2 遠紅外線加熱的基本定律
9.5.3 遠紅外輻射元件
9.5.4 遠紅外輻射塗料
9.5.5 遠紅外輻射器(加熱器)
9.5.6 輻射元件表面溫度和受熱物最佳加熱溫度及輻射距離的選擇
9.5.7 遠紅外加熱爐體容積和所需電功率的計算
9.5.8 遠紅外加熱爐熱效率計算
9.5.9 設計和使用遠紅外加熱器的注意事項
9.6 各種電加熱設備的比較及經濟性評價
9.6.1 各種電加熱設備的比較
9.6.2 電加熱設備經濟性評價
第10章 照明節電
10.1 照明節電措施及照明術語與單位
10.1.1 照明節電措施
10.1.2 照明術語、單位及計算公式
10.2 電光源的種類、特點及適用場所
10.2.1 常用電光源的特性及適用場所
10.2.2 節能燈及節能效益計算
10.2.3 電子鎮流器節電計算及對電子鎮流器的技術要求
10.2.4 節能型電感鎮流器
10.2.5 城市路燈採用光伏電源照明和LED照明
10.3 照明質量要求和照度標準
10.3.1 照明質量的要求
10.3.2 照度標準
10.3.3 常用材料的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
10.4 照度計算
10.4.1 室內照度計算
10.4.2 查概算曲線求所需燈具數
10.5 照明設計
10.5.1 室內照明設計
10.5.2 廠房照明設計
10.5.3 照明負荷計算
10.5.4 導線截面的選擇
第11章 電能平衡及用電設備測量
11.1 電能平衡及電能利用率的計算
11.1.1 電能平衡的基本概念
11.1.2 電能平衡的內容和步驟
11.1.3 電能利用率的計算
11.2 企業電能平衡
11.2.1 企業電能平衡的目的和要求
11.2.2 企業電能平衡的計算
11.2.3 電能平衡測試報告編寫提綱
11.2.4 電能平衡表的繪製
11.2.5 電能平衡舉例
11.3 電能平衡測試儀表的選擇
11.3.1 對儀表的級別要求
11.3.2 電能表的選擇
11.4 企業電能平衡測試實例
11.4.1 企業電能平衡測試的目的
11.4.2 電能平衡測試的準備工作
11.4.3 測試情況
11.4.4 測試報告結果
11.5 輸配電線路損耗的測算
11.5.1 實測電流法
11.5.2 用雙電能表測量
11.5.3 用功率表測量
11.5.4 用電流表、電壓表及功率因數表測量
11.5.5 替代測量法
11.5.6 實測電壓法
11.6 變壓器損耗及效率測算
11.6.1 變壓器有功損耗和無功損耗的測量
11.6.2 變壓器效率測算
11.7 電動機負荷率、效率及功率因數測算
11.7.1 異步電動機測算
11.7.2 同步電動機測算
11.8 風機效率、電能利用率及單耗測算
11.8.1 測試圖及測試儀表
11.8.2 測試斷面的選擇及測試點布置
11.8.3 測試注意事項
11.8.4 風量的測算
11.8.5 風機全壓的測算
11.8.6 風機測試記錄和計算數據表
11.8.7 風機測試實例
11.9 空壓機比功率測算
11.9.1 測試內容和要求
11.9.2 測試方法及測試儀表
11.9.3 空壓機測試記錄和計算數據表
11.9.4 用充罐法測量空壓機排氣量
11.9.5 空壓機測試實例
11.10 水泵效率及電能利用率測算
11.10.1 測試圖及測試儀表
11.10.2 測試斷面的選擇及測量儀表的配置
11.10.3 測試注意事項
11.10.4 流量、揚程和軸功率、效率等測算
11.10.5 管路系統揚程損失的測算
11.10.6 水泵測試記錄和計算數據表
11.10.7 水泵測試實例
11.11 整流設備電能利用率的測算
11.11.1 整流設備的構成和形式
11.11.2 與電耗有關的參數計算公式
11.11.3 測試圖及測試儀表
11.11.4 測量方法及計算
11.12日負荷和年負荷曲線的繪製
11.12.1 有功日負荷和年負荷曲線的繪製
11.12.2 無功日負荷曲線和年負荷曲線的繪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