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野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後現代主義

大分野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後現代主義

《大分野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後現代主義》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1日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分野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後現代主義
  • 頁數:  272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外文書名: After the Great Divide:Modernism,Mass Culture,Postmodernism
叢書名: 當代文學理論系列·當代學術稜鏡譯叢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305071232, 7305071234
條形碼: 9787305071232
商品尺寸: 22.8 x 14.8 x 1.8 cm
商品重量: 299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安德烈亞斯·胡伊森(Huyssen.A.) 譯者:周韻 叢書主編:張一兵

內容簡介

《大分野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後現代主義》內容簡介:百多年來,現代性文化的特徵表現為高雅藝術與大眾文化之間多變的、通常是敵對的關係。尤其是高雅現代主義話語,它總是強調藝術品的自主性,堅持藝術與日常生活文化完全分離,與政治、經濟、社會問題保持有計畫的距離。當下對大眾文化和現代主義這一大分野提出的挑戰是以後現代的名義進行的。胡伊森認為,不能把後現代主義看作是與過去的完全斷裂,因為它的藝術和政治策略都深深地紮根於現代性文化的另一潮流——早期先鋒派。同時,也不能簡單地把它看作是現代主義/先鋒派不斷自我反叛的繼續。
安德烈亞斯·胡伊森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德文教授,在此之前則是密爾沃基的威斯康星大學的德文和比較文學教授。他是《新德意志批評》的編輯,也是數部關於浪漫詩學和狂飆戲劇的論著作者。他還與人合編過《技術想像》和《後現代:對文化蠻遷的描沭》。

媒體評論

安德烈亞斯·胡伊森的《大分野之後》是一部十分精彩的著作……一部重要的理論闡釋專著。
——愛德華·W·賽義德

目錄

《當代學術稜鏡譯叢》總序
致謝
前言
第一部分 消失的他者:大眾文化
1.隱匿的辯證法:先鋒派——技術——大眾文化
2.阿多諾的反面:從好萊塢到理察·華格納
3.女性化的大眾文化:現代主義的他者
第二部分 文本與語境
4.機器與妖婦:弗里茨·朗格的《大都市》
5.生產革命:海納爾·穆勒的教育劇《毛瑟槍》
6.認同的政治:《大屠殺》和西德戲劇
7.記憶、神話、理性之夢:彼得·韋斯的《對抗美學》
第三部分 走向後現代
8.波普藝術的文化政治
9.尋求傳統:20世紀70年代的先鋒派與後現代主義
10.繪製後現代地圖
注釋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