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縣大佛寺石窟,位於陝西省鹹陽市彬縣城西十千米西蘭公路旁的清涼山腳下,是陝西境內最大的石窟群,也是絲綢之路重要的地理坐標。
大佛寺石窟始鑿於南北朝時期,大規模開鑿於唐初,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基本建成。寺內有446處佛龕,1980餘尊精美造像,是盛唐京師長安附近重要的佛教石窟寺,其唐代大佛為關中地區規模最大,體現了石刻大佛藝術自西域東傳及在關中地區的流行,被清代學者畢沅譽為“關中第一奇觀”。
1988年01月,大佛寺石窟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2014年0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佛寺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彬縣大佛寺石窟
- 地理位置:陝西省鹹陽市彬縣
- 建築年代:南北朝-宋
- 文保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榮譽:世界文化遺產
- 主要景點:大佛窟,千佛洞,丈八佛窟
- 開放時間:08:00—18:00
- 門票價格:旺季:35元/人,淡季:20元/人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陝西省鹹陽市
- 建議遊玩時長:1—2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主要景點,大佛窟,千佛洞,羅漢洞,丈八佛窟,僧房窟,護樓,題刻,文物保護,文物價值,歷史評價,軼聞傳說,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地理坐標為東經:107°59′32.4″,北緯:35°04′24.4″,海拔:833—838米。
歷史沿革
大佛寺石窟始鑿於南北朝時期,大規模開鑿於唐初,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
丈八佛窟是大佛寺年代最早的佛窟,依崖雕鑿一佛二菩薩,典型的“石胎泥塑”造像,立佛具有明顯的北周特徵,顯示該窟開鑿於南北朝時期。
大佛窟主佛阿彌陀佛背光左下方伎樂天側旁紀年題刻為:“大唐貞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這是大佛窟內留給世人關於該造像的唯一信息。依大佛窟巨大的工程量,許多研究者認為,鑿就該石窟至少需要十年時間。自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上推10年,是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在豳州發生了著名的“淺水塬大戰”, 號稱“西秦霸王”的薛舉、薛仁杲父子占據隴西,頻頻襲擾豳州,威逼長安。唐高祖李淵為解榻側之患,遂遣秦王李世民率軍西進與薛氏決戰。經幾番交手勝負互易,終於武德元年歲尾在淺水塬(今長武北)將薛軍聚殲,大唐西患就此平息。 這是一場雙方損失慘重的大戰。所以,戰後為紀念陣亡將士及超度亡靈而建造石窟。
從形制來看,大佛寺主窟大佛洞繼承了公元4、5世紀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早期時,新疆克孜爾石窟馬蹄形平面並主像身後兩下側鑿出禮拜隧道的做法。從結構來看,大佛窟頂部採用了敦煌莫高窟中最為流行的仿木構房屋的橫向人字披形式。從雕刻手法來看,大佛身後的背光雕刻,顯示出北朝時代的佛教藝術傳統。
羅漢洞西洞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是盛唐開始流行的一鋪九尊造像。
千佛洞從造像龕間的一些銘文題記來看,大部分是武則天執政時期的作品。洞內最重要的一方題記位於中心柱正壁彌勒造像龕左下方,對推斷大佛窟造像極具參考價值,是大佛窟系“淺水塬大戰”後李世民為超度陣亡將士而建的又一佐證。
唐代“會昌法難”致使大佛寺石窟中大多數造像的頭部被毀,讓後人頗感遺憾。
主要景點
彬縣大佛寺石窟依山鑿窟,雕石成像,共130多個石窟,錯落有致地分布於約400米長的立體崖面上。共有佛龕446處,造像1980餘尊,分為大佛窟、千佛洞、羅漢洞(佛洞)、丈八佛窟、僧房窟五部分。
東部87窟稱之為“東窟”;中部12窟稱之為“中崖”,即“明鏡台”;西部8窟稱之為“西崖”。東崖和中崖洞窟比較密集。開鑿較早、規模最大和保存最為完整的是“大佛窟”。其次,是“千佛洞”和“羅漢洞”,大約開鑿於唐高宗執政時期。
大佛窟
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大佛寺最大的洞窟,方向為北偏東15度,洞窟內平面近似半圓形,其中有70個龕1001尊造像。平面近似凸字型,橫寬34米,進深18米,高24米。洞窟上部的總體構造為穹窿型。
窟內的主尊大佛阿彌陀佛倚崖居中,巍然端坐,高20米,頭高5.2米,肩寬13米、手高4.5米,手指高2米,指甲蓋0.5米。寶石藍螺髻護頂,秀眉慈目,兩耳垂肩,金面方臉,慈祥威嚴;左手著膝,右手端舉,掌心向外,無名指微微前屈,結施無畏法印,表示了佛為救濟眾生的大慈心愿,據說能使眾生心安,無所畏怖;披衣袒胸,腰系佩帶,趺坐於蓮花台上,整個造形肅穆端莊,雄偉傳神。
在大佛背光的左下側,刻著“大唐貞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銘文,由此判斷該石窟創建於唐貞觀二年(628年)。
侍立大佛兩側的是兩尊脅侍菩薩,西側為觀世音菩薩,東側為大勢至菩薩。均高17.6米,頭戴寶冠,身著華麗瓔珞,下系羊腸大裙,神態俊雅恬靜。
大佛頭像後有2道圓形雕刻花邊、上面有七佛環坐,二十二身雕工精湛的飛天伎樂拱衛著彌勒佛寶閣,呈現出了一派西方極樂世界的歡樂景象,構成富麗祥和的背光。此外,窟內佛龕尚有造形各異的小造像400餘座。此窟規模宏大,造像雄偉,雕刻精緻,是古代造形藝術中的一大寶庫。
大佛窟西壁有宋仲宏游慶壽寺詩云:“葡萄蔽野果連山…來游共記宣酥日,訪右重尋正觀年……”,詩中之“宣酥日”,即為“宣和日”,“正觀年”即“貞觀年”。此詩作於宋徽宗宣和辛丑年,說明大佛寺確實開鑿於唐太宗貞觀年間。
另外從開窟的形制、造像風格、題材內容、服飾特徵分析,似為北朝晚期作品,說明唐最初開龕造像沿用了北周的模式。窟內的巨型一佛二菩薩的表面都經過後代重新塑做,而大佛背後的頭光與背光還仍然保留著開窟時的雕刻內容與造型。
在大佛象徵神聖的身後光環表面,刻著火焰紋、花卉和卷草紋圖案,其中還穿插了眾多的飛天伎樂和坐佛形象的浮雕,展現出一派佛國世界裡和諧、歡快的氣氛。這些背光間的小坐佛有著低平的肉髻、方圓的面龐,豐滿而敦厚的身軀,也保留了很多北周以來的造像特徵。
千佛洞
千佛洞位於大佛窟東側,是一所平面近似於正方形的大型中心柱窟,由於窟內不太高,而中心柱又比較寬大,只有中心柱正面的幾個大龕似乎有一些規劃,而其它壁面的佛龕都是大小不一,雜亂無章的排列,是洞窟鑿成後不斷補刻的結果。
千佛洞共有造像696尊。從造像龕間的一些銘文題記來看,大部分應該是武則天執政時期的作品。佛龕的造像題材有單尊佛像、雙尊佛像、一佛二菩薩、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單尊的菩薩像和佛裝的地藏菩薩像等。有的在佛、弟子、菩薩一組造像中還加入了天王和力士。
這些佛像共有的時代風格是:都具有鼓胸、細腰、寬胯、頭身比例適度、身軀豐滿健康的體形特徵。這是集人體健和美於一身的造像藝術,是從北周的豐滿型佛像發展而來的新型藝術。特別是有的立菩薩像,清晰的顯現著女性般的優美身體輪廓,再加上向一旁扭動的胯部,如舞蹈動作般的風姿,完美地刻畫出了菩薩的嫵媚與婀娜。這是大唐盛世帶來的積極向上精神在出世的佛教藝術中的體現,也是唐代典型的造像藝術風格。
羅漢洞
羅漢洞位於大佛窟西側,由4個小石窟一字排列而成,有100多尊大小不等、高低各異的造像。內部可分為主室和東室,東室呈南北縱向的豎長方形,進深9米,寬1.65米。主室呈馬蹄形狀,進深6.5米,最寬處為6.3米。
主室的東部與東室相連線,這種形制和全國其他地區的石窟相比較,是特殊少見的,推測可能是一個未完成的窟。主尊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身披通肩式大衣,雙手施禪定印,高1.7米,石胎泥塑。主佛兩邊分別是弟子、菩薩、力士。引人注目的是文殊菩薩和天王塑像,文殊菩薩坐於雄獅背的蓮花座上,神情悠然自如;二天王身穿鎧甲、腳踩餓鬼,神氣凜然。除此之外,窟內還有多尊呈站立姿態的佛或菩薩造像,高度在1—2米之間。
丈八佛窟
丈八佛窟又稱“應福寺”,位於大佛窟西200米處,沿山開鑿的9孔小石窟散布在崖面上。
主窟為丈八佛窟,窟內有依山雕刻的一佛二菩薩站立像,主佛高8.2米,面部豐圓,右手施無畏印,左臂彎曲,身披通肩式袈裟。兩邊的脅侍菩薩身高6米,頭戴花冠,上身袒露,下身著裙,飾有項圈瓔珞,婀娜多姿,既顯豐腴,又具窈窕之態。
在丈八佛窟的兩側,還有七處洞窟。內有造像多尊,為唐代不同時期的作品。造像的細微處已風化迷漫不清,但神韻依舊清晰。肅穆莊重俊美優雅。十分鮮明地表現了典型的北周時期的佛教造像藝術特色。
僧房窟
位於千佛洞的東邊,共有大小洞窟98所,層層疊疊,十分密集,窟內均無造像,也無題刻文字。
大多數洞窟呈方形,也有個別是圓形或橢圓形的。有的洞窟里是一窟兩室,有的是一窟四室。最小的窟兩米見方,最大的長寬在10米左右。進入這些僧房窟群,猶如到一個十分神秘別致的空中迷宮。上下左右,或以豎井相通,或以石廊相連,或以崖面上鑿出的石台階相連。從一些窟外保存的榫眼和殘留木樁看,許多洞窟之間歷史上還以棧道形式相連。這種龐大而連貫的僧房窟群在全中國範圍內的佛教石窟建築中是極少見的。
護樓
護樓共5層,現存建築是明代嘉靖年間重修,經清代擴建而成,高38米,起著保護大佛窟的重要作用。護樓採用因山起剎,依窟造樓的原則,結構奇巧,氣勢恢宏。
護樓第一、二層用條磚“一順一丁”平砌,堅固而寬闊,兩邊修有石階可達平台。台基為方形,頂部為六角的攢尖式頂。底層東西長42米,南北寬14米,高9米,中間有磚砌甬洞可進出大佛窟,門楣上刻“覺路”二字。第二層長寬均較底層略小,正面有磚砌拱洞3個拱形門洞,正中門洞上刻“明鏡台”3個字,3個門洞與大佛洞相通,可正面瞻仰大佛,昔為僧人參佛誦經之地。
自三層之上全部成為木構建築,各層面闊與高度,自下而上逐漸減小,整體輪廓呈方錐狀,每層辟有門窗,造有欄桿,拾級而上,可以登臨眺望。第三層上建有獻殿及樓台,近可俯視大佛雄姿,遠可眺望山川風光;第四層上有小廳及樓台;最上一層為飛檐式六角樓頂,斗拱交錯,檐牙高啄,中央高懸“慶壽寺”匾額。
題刻
據清末金石家葉昌熾在《邠州石室錄》中載,大佛寺千佛洞、羅漢洞“有唐刻22通,宋刻64通,金刻1通,元刻15通。”除此而外,還有葉昌熾未及考察的唐刻1通,宋刻1通,明清題刻73通。
就時間而言:上迄唐代貞觀二年(628年)十一月十三日,下至清末。
就內容而言:唐代以簡單記敘為主,多敘造像經過;宋代文字洗鍊,多記登臨盛況;元代文字也簡,簡述裝像過程;明清篇幅較長,側重描寫古剎風光和抒發遊歷感觸。
就書法而言:唐代多中楷工筆,字型稍小而工整;宋代多楷書,兼有行、隸,字型較大;明清行書為主,字跡清楚;各代不乏佳作,尤以唐代功力最深。
文物保護
1956年,陝西省撥款,彬縣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持修繕了大佛寺。
1956年08月0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大佛寺石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1985年,國家投資24.3萬元,維修、彩繪了大佛寺護樓。
1986—1987年,陝西省文物局撥款補塑了大佛寺韋陀、伽藍、仙姑聖像9尊,裝裱了原有的明代細墨線佛教藏畫45軸。
1988年0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10月,陝西省文物局文物保護技術中心和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局簽訂了維修大佛寺石窟危岩、裂隙、風化、剝落、滲水等病害的技術協定。這項耗資200餘萬元的維修工程,歷經了三年完成。
1995年06月,陝西省文物局又投資9.2萬元,為加固大佛窟窟頂打進了螺蚊鋼錨桿125根,大勢至菩薩頂部按進4米長錨桿3根,大佛頸部按入騎馬巴丁26根。
2006年,大佛寺石窟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大佛寺石窟申遺工作正式啟動。為了確保大佛寺石窟得到有效保護,提升其科技保護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大佛寺石窟保護管理規劃》通過國家文物局批准實施、《大佛寺石窟保護規劃》和《大佛寺石窟綜合信息監測及預警系統方案》按照國家文物局批覆的意見進行修改。
2008年,彬縣委託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聯合對大佛寺明鏡台加固工程進行勘察設計,2009年4月完成搶險加固方案,2009年9月國家文物局批覆大佛寺明鏡台維修搶險加固工程方案,2012年4月該工程順利通過驗收。
2013年,在千佛洞、大佛窟等洞窟內設定了木棧道並安裝冷色光源照明。同時24小時檢測石窟內外環境,建設高標準的文物電子檔案系統。在彬縣政府部門的關注下,實施了312國道改道工程,減少國道離石窟過近對文物本體和環境的影響,建立了一道安全防洪大堤防止涇河水災對石窟的破壞,同時為石窟提供了近700多畝的綠化用地。
2014年0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佛寺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文物價值
文化價值
大佛寺石窟歷史悠久,它是陝西境記憶體世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國現存初唐時期和盛唐時期規模最大、最為精美的石窟群。整個石窟內有開大窟造大像的大佛窟,有佛教信徒巡禮的千佛洞,有專門為坐禪而開鑿的小型禪窟羅漢洞,也有提供給僧人生活起居和修行用的僧房窟,這些不同性質的洞窟相互搭配組合,構成了一個功能完整的崖中佛寺,這些洞窟展現了唐長安城及京畿地區的中國式佛教藝術的最高成就。
宗教價值
大佛寺石窟是唐宋史、佛學史的真實寫照。
大佛寺石窟是成規模、延續性地體現了唐代長安地區佛教藝術的重要代表,不僅使人們可以了解到唐代政治中心長安地區佛教藝術對後期石窟寺造像的深遠影響,而且從更巨觀的視野揭示出長安地區佛教對東亞地區的影響。
大佛寺石窟始建的主要創意之源除了千萬生靈的超度需要外,還來自絲綢之路所饋贈的佛教信仰。其造像設計理念與由此形成的印度、中亞、內地彼此過渡以及相互融合的藝術風格又成為絲綢之路文明交往的突出象徵,實現了絲路傳法與傳法絲路的雙重歷史使命。
歷史評價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周恩來、任弼時、鄧穎超、蔡暢等老一輩革命家從蘇聯回國途經蘭州經平涼返回西安時,參觀了大佛寺,發出了“只有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才能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的感慨。
1988年,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宿白參觀了彬縣大佛寺之後,讚譽這處石窟群為我們推想大唐長安的佛教藝術提供了實物依據。
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保護局局長讚美大佛寺石窟造像“堪與巴黎聖母院媲美”。
軼聞傳說
彬縣民間有個順口溜:“邵州有個大佛寺,把天頂得咯吱吱”。流傳著“丈八佛見大佛”的故事。
相傳大佛的名聲遠揚,傳到了甘肅涇川縣丈八佛的耳朵里,他很不服氣,要與彬縣大佛比試比試。丈八佛一見大佛,果然名不虛傳,自己矮了多半截,只好甘拜下風。大佛請他參觀了各處洞窟,還讓他品嘗當地的名產。丈八佛決心做大佛的侍從。以後便在石窟西邊的“應福寺”坐禪,為了表示對佛的尊敬,丈八佛一直站著。
旅遊信息
地址:陝西省鹹陽市彬縣城關鎮大佛寺村
門票:旺季3-11月,35元/人,淡季12-2月,20元/人
交通:1路,副1路,2路,3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