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疏》,①簡稱《起信論疏》或《海東疏》。佛典註疏。唐新羅僧元曉撰。二卷。是南朝陳真諦譯《大乘起信論》的注釋書。設三門:初標宗體,次釋題...
起信論三疏,指隋慧遠的《大乘起信論義疏》(簡稱《淨影疏》)、唐法藏的《大乘起信論義記》(簡稱《賢首疏》)、唐新羅僧元曉的《大乘起信論疏》(簡稱《...
又稱起信論義疏、起信論疏、淨影疏。為大乘起信論三大疏之一。解釋真諦所譯之大乘起信論而成。...
《大乘起信論疏》在中國曾被稱為《海東疏》、《曉公疏》等,廣泛流傳,引起了佛教界的重視。[3] 元曉提出 元曉提出作為自已哲學最高範疇的絕對精神實體──“...
《大乘起信論疏略》 四卷 《大乘起信論直解》 二卷 《性相通說》 二卷 卷上為《百法明門論論義》,卷下為《八識規矩頌通說》 《肇論略注》 六卷 ...
《佛教文獻論稿》一書由 王招國所編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敦煌·吐魯番出土新羅元曉《大乘起信論疏》殘卷研究 ——兼論東亞“書籍之路”...
【小四相】 [出大乘起信論疏] 小四相者。此就一念而論也。一生相謂以根對塵。一念心生。是為生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塵即色聲香昧觸法六塵也...
《大乘起信論疏注》、《佛學起源》、《人死問題》、《東方佛學與西方哲學》、《法華特論》、《學密須知》、《新時代的佛法》、《天眼通原理》、《宿命通原理...
又從淮南法藏學新羅元曉的《大乘起信論疏》。後 澄觀法師像 到錢塘(今杭州)天竺寺聽華嚴宗法銑講《華嚴經》。大曆七年(772年),又往剡溪,從成都慧量重新...
別理隨緣,又稱但理隨緣,或一理隨緣,是闡釋天台四教中別教所顯的真如也有隨緣義,是天台宗山家一派的學說。隨緣義本來出於賢首宗唐法藏的《大乘起信論疏》,...
《釋摩訶衍論》(三者) 十聖名為正定聚。已得真證故。 十信前名為邪定聚。無樂求心故。 十信三賢名為不定聚。未得正證故。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
代宗大曆年中,在瓦官寺聽受《大乘起信論》及《涅槃經》,又從淮南法藏學新羅元曉《大乘起信論疏》,隨後到錢塘天竺寺聽華嚴宗法銑講《華嚴經》。大曆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