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孟元老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夢華錄》即《東京夢華》,史料筆記。十卷。宋孟元老撰。成書於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

基本介紹

  • :阿

孟元老,事跡不見於史書。在《東京夢華錄·自序》中說,他於崇寧二年(1103年)隨父親來到汴京(今開封),在京居住二十三年,靖康之變時南遷。當時許多人都遷到了兩浙地區,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回憶往事,恍然如夢。《列子》中有一段故事,講的是:黃帝白天睡覺,夢遊“華胥氏之國”,那裡人們沒有愛憎,沒有嗜欲,彼此之間沒有衝突,得此一夢其樂無窮。作者借用這一典故,書名定為《東京夢華錄》。
《東京夢華錄》實際上是作者的回憶錄,孟元老採用筆記的形式記述了自己在東京汴梁生活時的所見所聞,在體例的編排上各卷中心不突出,但是,我們也可以發現作者首先介紹的是都城面貌,然後是人民的日常生活、風俗習慣等。《東京夢華錄》作為一個城市的專門資料具有很明顯的獨特性,為我們了解汴梁城的情況提供了十分豐富的資料。
《東京夢華錄》所記的主要內容是城市面貌、歲時物產、風土習俗,也有關於宋代典章制度和講唱文學的資料。全書共十卷,卷一有東都外城、舊京城、河道、大內、內諸司、外諸司。卷二有御街、朱雀門外街巷、州橋夜市、東角樓街巷、酒樓東街巷、酒樓和飲食果子等八條。卷三有馬行街北諸醫鋪、街巷、相園寺內萬姓交易和上清宮等十三條。卷四有軍頭司、皇太子納妃、皇后出乘輿、肉行、餅店、魚行等十二條。卷五有民俗、京瓦技藝、娶婦、育子等四條。卷六至卷十有元旦朝會、立春、元宵、十五日駕詣上清宮、收燈都人出城探春、清明節、駕幸寶津樓宴殿、駕詣射殿射箭、立秋、中秋、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大禮預教車象、車駕宿大慶殿、駕詣青誠齋宮、駕詣郊壇行禮、下赦、除夕等四十三條。總計八十六條,每條載一至二十餘事,詳於崇寧、宣和之際。
《東京夢華錄》為我們研究宋代城市經濟的發展及人民物質與文化生活提供了重要資料。如卷四《魚行》記有“或循街出賣”鮮魚,經營品種多樣,甚至還有貨車。卷二《州橋夜市》說夜市直到三更,說明當時坊市制已被打破,商業活動中時間、空間限制不復存在。卷二、三、四所述汴梁各街巷多種多樣的商店、貨攤、名目繁多的食品以及酒樓、夜市,說明當時汴京城十分繁華,商品經濟十分發達,這些都有助於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面貌。他有關民俗、文藝的記載,很值得重視。如卷五“娶婦”所述由起草帖到婚後新婿到女家拜門的過程;“育子”所講的孕婦臨產的一月由娘家送衣物催生,到來年小孩生日做“周晬”的種種禮節,可據以考證古今風俗的演變。卷五“京佤技藝”記述了當時說唱文學和雜技的項目、演員人名、演出地點及時間等,是研究我國文學史的重要資料。書中所敘皇帝出行的儀制、郊儀、行禮儀,如卷十“東駕宿大慶殿”、“駕宿太廟奉神主出室”及“駕詣青誠齋宮”等的記載很詳,可以補《宋史·禮志》的缺略,是十分寶貴的資料。
《東京夢華錄》疏略之處也不在少數,如其所載殿閣樓觀,僅為實際的十分之一。此書第一次刊印時,作者已百歲,他並未及見此書行世,也未必親自校訂,加之作者所述之事並非都親眼所見,不免有謬誤之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