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之壩》是劉繼明創作的報告文學,首次出版於2004年4月。
《夢之壩》是一個“知識分子型”作家的現代民族國家歷史進程的“宏大敘事”,全方位地展示了三峽工程從構想、論爭到建設過程中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展現了幾代政治領袖和知識分子探求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強國夢”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夢之壩
- 作者:劉繼明
- 文學體裁:報告文學
- 字數:51萬字
- 首版時間:2004年4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夢之壩》重點介紹了三峽工程從決策到興建的整個過程,同時對工程所牽涉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諸如環保問題和移民問題等進行了多角度的透視。作者把三峽工程放在世界水利發展和大壩修建的歷史鏈條上,讓人們看到,三峽工程不僅是中國人幾代人夢想的事業,也是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
作品目錄
引言:水與治 | ||
卷一:夢三峽;或以舟為馬 | 卷二:論證·論爭(上) | 卷三:論證·論爭(下) |
卷四:環境和“戰爭威脅論” | 卷五:移民們 | 卷六:大壩是怎樣建成的 |
尾聲:在路上 | 後記 |
創作背景
2002年夏天,劉繼明以掛職深入生活的名義,走進了三峽壩區。剛開始時,劉繼明並沒有什麼具體的寫作計畫。兩個月下來,劉繼明對三峽工程這樣世界性的大工程,算是從感性和理性方面,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和了解,並漸漸產生了某種好奇和探究心理。
2002年9月,劉繼明暫時中止掛職,到北京參加魯迅文學院舉辦的首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的學習。來自雲南人民出版社的潘靈和劉繼明同住一層樓,得知劉繼明在三峽工地掛職後,他約劉繼明寫一部關於三峽的長篇報告文學。劉繼明起初還有些猶豫,但與潘靈的幾次交談,使劉繼明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面對這樣一個很難處理或面對的“重大題材”時容易產生的疑慮,遂決定寫一本試圖全方位表現三峽工程近百年的風雨歷程的書。
從“高研班”結業後不久,劉繼明回到三峽壩區,並開始了《夢之壩》的採訪工作。2003年4月,在三峽大壩蓄水前夕,劉繼明沿庫區溯流而上,一路去尋訪那些大大小小的城鎮鄉村和歷史遺留的碎磚片瓦,歷時近一個月,一直到達重慶。
作品鑑賞
和一般反映宏偉建設工程的報告文學一樣,《夢之壩》也用不少篇幅描寫三峽工程進入實施建設階段後施工的偉大規模和超常的技術難關,刻畫工程建設者的智慧風貌、挺拔雄姿和英雄群像,謳歌他們的人文情懷和獻身精神。但是這在《夢之壩》中,僅占五分之一左右。作者把心血筆力,主要地投注在追溯、展示三峽工程夢想70餘載、勘查50多年、論證40個春秋,歷經黨和國家三代領導人和水利工程專家反覆運籌、決策的歷史過程上。這樣的謀篇布局,既反映了三峽工程長夢成真的實際演進特徵,也反映了作家面對作為三峽工程的宏闊背景和活的靈魂的整部中國近現代史、整部新中國發展史、建設史,“而今邁步從頭越”,重新學習、重新求真的決心和膽魄。
劉繼明以開闊深遠的歷史眼光展開這一頁頁三峽“夢之壩”追夢記時,不僅巨細無遺地臚陳排比出相關的史料珍聞,而且論從史出地凸現了他客觀、公正、全面、辯證的史識。不論是在對毛澤東時代總體的建設成就、現代化成就的客觀評價上,還是在對毛澤東個人革命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詩人氣質與注重實際、注重調查研究的現實主義工作精神兩者兼具的主觀特徵的全面考量上;不論是在展示1958年1月南寧會議上林一山、李銳關於三峽工程針鋒相對的論爭情景的真相及其對高層決策的實際影響上,還是在描述1986年6月被戲稱為“六月雪”的中央15號檔案的發布以及隨後三峽工程“反上派”造成的聲勢浩大的輿論上;也不論是在追述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三門峽水庫修建過程中留下的隱患終成現實的失敗教訓和水利專家黃萬里獨持己見、堅持真理的科學態度上,還是在披露葛洲壩水利工程前期倉促上馬,實行“三邊”的錯誤做法造成的被動局面和在當時歷史環境中眾多當事人的言動風貌上——劉繼明都以尊重歷史、尊重事實、溯因尋果、全面分析的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做到了目光如炬的燭照,令人信服的評述。
這種直面歷史難題和論爭癥結,不諱飾也不盲從,不躲閃也不含糊的史家的坦蕩胸懷和真正藝術家的勇氣,是殊為難得的。這使得書中詳細引用的潘家錚院士在美國達拉斯向土木工程師學會的同行介紹三峽工程的必要性和漫長曲折的決策過程時所作的發言,有了一種豐贍有力的歷史事實的支撐和水到渠成、毋庸質疑的雄辯氣勢。三峽工程之難,難在論證與決策上,而非難在具體的工程實施上。這一歷史的必然選擇、中國人民集體意志與智慧的強烈體現,在劉繼明的敘事和描寫中,得到了令人信服的、理智與激情統一的揭示。應該說,這是《夢之壩》重中之重的所在,是三峽工程在中國近現代史的孕育中形成的精魂。
《夢之壩》是第一部全景式、長跨度、多方位反映三峽工程的報告文學。在全書正文之外,它還收錄了若干重要的歷史附屬檔案。作家的思想才能,提升了他駕馭題材、梳理題材、辨識精粗、表里、真偽、評價人物、評說千秋功罪的能力。例如,在對頭號水利建設強國美國的水利史和大壩的評析中,在對世界各國大壩建設的成敗得失的考量中,尤其是在對人們自己往往熟視無睹、習焉不察的毛澤東時代水利建設、大壩修築成就與經驗的重新發現式的評價中,作者對環保主義思潮和滲入強權意識的泛環保主義思潮的辨識,對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方略與環保政策的不同訴求的比較,就有一種振聾發聵的思想啟示力。又如,作者對當代中國某些患有“右翼思潮綜合症”的異議人士非歷史主義的武斷、片面的觀點的直率批評,對移居國外的某些激進的環保主義者囿於某種政治語境和意識形態偏見的煽情態度的嚴正指責,都表現出過人的器識和思想勇氣。而從女子電焊班的普通女工的平凡而偉大的感人事跡行狀中,作者又體悟、反省到某些文化研究者充滿蠱惑或歌唱式的對所謂20世紀70年代後出生的一代“新新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特徵的定性與敘述是多么不可靠。因為它“往往意味著對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或人群的遺漏、忽略甚至壓制”。這種思想的發現,其實是伴隨著作者自己在思想的探索、學習、成長過程中的收穫的。要反映與描寫中國的生活,中國的問題,中國的發展,中國的歷史、現實與未來,中國所處的時代的某些本質方面和全部斑駁迅變的生活表象,當代中國人的命運、性格、心理等等,劉繼明所觸及的這些當代思潮問題,終究是不能迴避的。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07年12月24日,《夢之壩》獲得第三屆湖北文學獎。
作品評價
原湖北省委副書記鄧道坤:作為一個青年作家,劉繼明能站在跨世紀的高度,對三峽工程進行綜合性的觀察和思考,立意高遠。全書在結構上從巨觀到微觀都結合得很好,向讀者呈現出了一幅生動的政治、經濟、文化有機融合的歷史畫面。
出版信息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時間 |
---|---|---|---|---|
夢之壩 | 劉繼明 | 雲南人民出版社 | 7222039414 | 2004年4月 |
作者簡介
劉繼明(1963—),湖北石首人。198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歷任湖北省歌劇團專業編劇,《海南法制報》編輯,《文化生活報》副總編輯,《長江文藝》雜誌社編輯,湖北省作協專業作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有長篇小說《仿生人》《一諾千金》,小說集《我愛麥娘》《中國迷宮》《送你一束紅花草》,隨筆集《我的激情時代》,長篇報告文學《夢之壩》等。曾獲得中國文聯第五屆文藝評論一等獎、湖北省文化精品生產突出貢獻獎、《上海文學》優秀小說獎、《山花》理論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