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滿眼東風飛絮》是宋代詞人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詞。該詞上片寫景,通過描寫柳絮、落花等晚春景象,渲染出離彆氣氛;下片描寫人物分別時的活動,扁舟向遠處移動,船上之人手握酒杯難以釋懷;全詞情景交融,以景托情,將作者對友人依依不捨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夜行船·滿眼東風飛絮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歐陽修
-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夜行船
滿眼東風飛絮。催行色、短亭春暮。落花流水草連雲,看看是、斷腸南浦。
檀板未終人去去。扁舟在、綠楊深處。手把金樽難為別,更那聽、亂鶯疏雨。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夜行船:詞牌名,《太平樂府》、《中原音韻》、元高拭詞,俱注雙調。黃公紹詞,名《明月棹孤舟》。雙調五十五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
⑵行色:行旅。
⑶南浦:送別之處。《文選》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李善註:“《楚辭》曰:‘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⑷檀板:檀木製成的拍板,此處代指樂曲。
⑸人去去:謂友人即將離去。
⑹那聽:哪裡還有心思去聽。
白話譯文
暮春時節,東風吹拂,眼前儘是飛舞的柳絮,好像在催人啟程。遠望開去,落花流水,芳草連天。看著看著,仿佛是腸斷南浦。
檀板一曲,歌聲縈耳踏上行程。轉眼間一葉扁舟已駛向綠楊深處。送行之人手把酒杯,送別之情難以訴說;也更不忍心聽那黃鶯亂啼,疏雨滴瀝。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贈別詞,可能是作者擔任地方官時所作,時間在暮春。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首先展現的是一派晚春景象,“滿眼東風飛絮”六字,讓人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煩亂,這就把惜別的主基調定了下來。隨後直言在日暮的短亭中,友人的離去已近在眼前。“短亭春暮”一語而三義。既點明離別,又交代了離別的時間、地點。然後宕開一筆,寫更為廣闊的暮春景色;遠遠看去,落英片片,被無情的流水卷到遠方,青草連雲,一片淒迷之象。再遙望南浦,更加令人腸斷。整個上片,柳絮、落花、芳草、流水、短亭、南浦等意象都充滿了傷別傷懷的意味,離愁濃厚。
下片寫告別的場景,就在渡口前,主人公為友人設下宴席,請來歌伎,可惜此時情緒煩亂,歌還沒唱完,友人便頻頻道別,走向綠楊深處的舟船。天上下起了小雨,更增重了主人公內心的陰鬱:若在尋常時日,細雨黃鶯,或許是最美的景致,可今天不是,因為與友人分別的惆悵,已使主人公沒有了絲毫的閒情逸緻。結二句以遞進手法加倍寫離情。而“亂鶯疏雨"與開篇“東風飛絮”相圓合,始終是惱人的景色,煩亂的心緒。
以景托情,是該詞最明顯的特點。詞中描繪的景色,如果不是在送別的背景下,或許很令人賞心悅目,一旦加入了離情別緒,這些景致便都變得興味索然,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比如連雲的碧草,青綠的楊柳,還有疏雨中鳴囀的鶯聲等。然而與滿眼飛絮、落花流水的場景結合起來,讓人感受到的,便都是離別時的愁腸了。全詞刻畫細緻入微,情景交融,亦為送別佳作。
名家點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滿眼東風飛絮)尋常意寫得如此濃至。(看看是)三字,咄咄逼人,情景兼到。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諡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