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靈台寺寄郎士元

《夜宿靈台寺寄郎士元》是唐代詩人錢起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描寫了一個高曠、澄澈而又艷麗無比的境界,夕陽西橫,群山連綿,滿目碧空。須臾月出,清輝照徹寰宇,灑滿禪宮,將禪的清寂境界與人的清勁人格相結合,創造出一個崇高、清澈的詩境,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戀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夜宿靈台寺寄郎士元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錢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夜宿靈台寺寄郎士元
西日橫山含碧空,東方吐月滿禪宮。
朝瞻雙頂青冥上,夜宿諸天色界中
石潭倒映蓮花水,塔院空聞松柏風。
萬里故人能尚爾,知君視聽我心同。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靈台寺:關中禪寺。
②青冥:青色的天空。
③諸天:佛經稱三界三十二天為諸天。色界:佛教將生死流轉的世界分為三界,即欲界、色界及無色界。欲界為有淫慾與食慾二欲之有情住所。
④石潭:以石雕成之塔,置於水中,舊時用以鎮妖
⑤尚爾:尚,誇讚。爾,這樣,這個。

作品譯文

太陽西下群山橫臥碧空,月出東山清輝灑滿禪宮。
早晨在雙峰頂上放眼青天,夜晚宿於寺院參悟佛理精深。
石潭水清倒映蓮花影,塔院空曠松柏晚來風。
故人萬里寄詩讚此境,知君心境正與我心同。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寶應元年至二年(762年至763年)間作者任藍田尉時,而郎士元亦正在渭南為尉。郎士元有《贈錢起秋夜宿靈台寺見寄》詩贈予作者,故作者作詩答謝。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一開篇便描寫了一個高曠、澄澈而又艷麗無比的境界:夕陽西橫,群山連綿,滿目碧空。須臾月出,清輝照徹寰宇,灑滿禪宮。作者為之一洗胸襟,表里俱澄澈。他宿於這高高的靈台之上,仿佛與日月星辰一起進入了無欲清靜的色界。最後兩句表現遠隔萬里的朋友心境相通。該詩將禪的清寂境界與人的清勁人格相結合,創造出一個崇高、清澈的詩境,或許是禪的境界提高了詩的品格。
這首詩是寄贈遙隔萬里的友人之作。首聯“西日橫山含碧空,東方吐月滿禪宮”寫月初落日黃昏十分,黛色蒼茫的遠山橫亘連綿伸向天邊,萬里碧空盡含其中,“含”字傳神,遂使蒼莽大寺與巍巍群山的高曠立現紙上。一彎初月高掛東方,淡淡的銀輝灑滿佛寺,當然也和諧輕柔地布滿天空大地,這種氛圍給佛寺蒙上了些許神秘的意味。此聯境界空偉,色彩明麗和諧,起勢陽剛陰柔相濟,一“含”一“吐”又使靜景欲動,頗見詩人特出意表的構思和功力。頜聯,朝瞻雙頂青冥上,夜宿諸天色界中”緊承上聯,先寫佇立峰頂瞻望膏冥浩蕩之長空,順勢引出留宿峰頂佛寺的領悟。詩人仰視那浩蕩無垠澄澈明淨的夜空與朦朦朧朧充滿宇宙的淡淡的月光,遐意風發,神思飛動,聯想到佛教的“諸天色界”。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善兄天、色究竟天是色界中最高的天,都極為清澈空明。佛教四禪與色界諸天密不可分,禪定越深,死後進入色界諸天的層次越高。這反映了佛教宇宙觀的宗教性。詩人借“褚天色界”來抒發自己超生拔俗、寵辱皆忘、沒有煩惱垢染而心性明澈的感受體驗。頸聯“石潭倒獻蓮花水,塔院空陰松柏凰”視角轉換,寫佛寺中蓮花亭亭的潭水和風動松柏的沙沙之聲,氣氛空寂清淨,一種遠離塵世沒有煩惱的愜意流露筆底。尾聯“萬里故人能尚爾,知君視聽我心同”以“寄郎士元”意煞住全詩,展示出詩人希望遠方的友人能夠與自己共享這種夜宿佛寺所領略到的情趣。
這首詩起句突兀,破空而來,煞尾千里來龍一筆結穴,可謂大開大合,駕馭自如。另外詩中陽剛的氣勢與陰柔的色調,寫實的筆力與寫虛的逸致,造成一種結體新奇之感,堪稱高格之作。

名家點評

金聖歎《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四句詩,便是四樣身份,譬如雲英卷舒,光彩不定,真妙筆也。萬里故人,錢自稱。能之為言,不敢不勉,非自矜也。即以自勉者勉君胄,唐人交道,其厚如此。

作者簡介

錢起(722年—780年),字仲文,吳興(今江蘇吳興縣)人,公元752年(天寶十載)賜進士第一人,曾任秘書省校書郎,終考功郎中,是“大曆十才子”之一。肅宗乾元年間任藍田縣尉,並與王維等有詩篇酬答,其詩風亦受王維影響。唐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中評其詩:“員外詩體格新奇,理致清瞻。越從登第,挺冠詞林。文宗右丞,許以高格;右丞歿後,員外為雄。”有《錢仲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