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李商隱古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夜半》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夜半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李商隱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文學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夜半
三更三點萬家眠,露欲為霜月墮煙。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時動倚窗弦。

文學賞析

這首詩首先讓人感覺到的是夜半時分寂靜的環境氣氛。“三更三點”正是夜半。人間此時,一切活動都停止了。“萬家眠”,可見在詩人感覺中外部空間是萬家無聲無息,一片無邊的沉靜。首句連用三個數詞,形成一種強調的意味。這種強調,正是從時間和空間上引導人設身處地去體味那夜半的氣氛。“露欲為霜月墮煙”,露之將要凝結為霜似乎都能察覺,自然也是在靜極無聊中生出此想。而月墮煙霧,夜色暗淡,又進一步加重了夜色給人的沉寂感受。“斗鼠上床蝙蝠出”,因為人靜,斗鼠和蝙蝠才這樣作鬧。而注意到鼠和蝙蝠,則依然由於夜靜。“玉琴時動依窗弦”,比起鼠和蝙蝠之動更微細,幾乎近於主觀幻覺。但正是由於有這種纖細的感覺,更顯得夜靜到了極點。
寫夜半之靜,是這首詩的表層意思,透過對夜半的感受,詩中寫出一個不眠的愁人。“萬家眠”,見己獨不能眠。“露欲為霜”有“半夜涼初透”那種從內心到環境的冰冷感。“月墮煙”,又加重了情緒上的暗淡。斗鼠和蝙蝠猖獗,見詩人所眠之室,可能久久無人居住。而倚窗之琴弦時動,則簡直似有幽靈在室內。因此,程夢星等人認為是悼亡之作雖無確據,但跟詩中所表現的心理感受和環境氣氛倒是大體吻合的。
詩人的感覺很纖細。著意從纖細的感覺中寫出他的愁懷。所謂“見此愁景,即是愁人”,可以用來說明詩的藝術構思。

作者簡介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唐文宗開成二年(837)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宣宗大中五年(851)入蜀,任東川節度使柳仲郢的節度判官。在四川的梓州(今四川三台)幕府生活的四年間,曾一度對佛教有著很大的興趣,與當地的僧人交往,並捐錢刊印佛經,甚至想過出家為僧。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有《李義山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