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夜光杯雕歷史悠久。據《十洲記》記載,周穆王時,西域向朝廷進獻貢品,其中就有“夜光常滿杯”之述。
唐代詩人王翰游至西域寫下了的《涼州曲》詩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其中就描述了夜光杯這種民間工藝品的魅力。
明末清初是夜光杯生產的興盛期,酒泉有十多家玉石作坊製作夜光杯。
由於種種原因,至民國時期,酒泉僅剩三家生產作坊。
新中國成立初期,玉器工人走上公私合營的道路。
1957年,老藝人王三忠在北京出席了全國工藝美術老藝人代表大會,並代表酒泉人民向毛主席敬獻了兩隻夜光杯。
1958年夏天,朱德同志到西北視察酒泉時,看到夜光杯後指示:“夜光杯這個傳統手工藝品不能斷絕,要大力發展。”同年年底成立了地方國營酒泉夜光杯廠。
“文革”期間生產冷落、沉寂,處於蕭條期。
改革開放後,為弘揚民族文化,酒泉市市政府將酒泉夜光杯及生產工藝作為酒泉市的旅遊形象產品大力宣傳,使其得到了振興和發展,產品先後榮獲全國旅遊商品研評18個獎項。
文化特徵
特點
“酒泉夜光杯”造型獨特,式樣精巧,其色黑賽烏漆,白如羊脂,墨綠似翠,用其斟酒,甘味香甜,日久不變,尤為月光下對飲,杯內明若水,似有奇異光彩,因而自古就有“酒泛夜光杯”這佳傳。夜光杯雕經過特殊工藝使得它耐高溫,耐嚴寒,盛酒不變色,並且酒昧香醇。
材質
酒泉夜光杯採用優良的祁連山玉精雕細琢而成,紋飾天然,杯薄如紙,光亮似鏡,內外平滑,玉色透明鮮亮。
分類
夜光杯分為傳統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兩大類。
傳統夜光杯有大、中、小高腳杯、平底杯、啤酒杯、微型杯、三泡台玉蓋碗;
仿古杯有爵杯、鳳杯、牛頭觥、觴、雙鳳杯、雙龍海棠杯及酒具、茶具、玉雕工藝掛件等八十多個品種。
製作程式
製作流程
第一道工序就是必須選取上乘的好料。一直以來被工匠們公認的祁連山老山窩子的料最為上乘。工匠們根據不同酒杯的尺寸,將料切成不同規格的形狀,首先切成圓柱體,再按一定尺寸切下做毛坯,毛坯的製作就需要5道工序。這樣製作出的毛坯再經過切削,打磨外形,夜光杯的初步模型就形成了。初型的製作需要經過4道工序,然後是掏膛,就掏膛這都得需要5道工序。這道工序完成後,夜光杯才基本成形,然後再經過複雜細緻地打磨、沖、碾、拓、拋光、燙蠟等14道工序,最後一道就用馬尾網打磨,才能最終製成晶瑩剔透的夜光杯。夜光杯的製作要求非常嚴格,杯薄如紙,高矮、粗細、薄厚、顏色必須一樣,表面要光滑細膩。
鑽棒料→定尺→開坯→頭鑽→二鑽→定底→扎杯→沖杯→碾杯→頭砣→二砣→三砣→清底→拉幫→溜槽→粗磨→拓杯→細磨→拋光→燙蠟。
工藝要求
1. 定尺:將棒料根據產品尺寸切削成玉坯,要求玉坯尺寸≥產品尺寸5毫米。
2. 開鑽(頭鑽、二鑽、定底):按器皿規格,使用鑽筒對玉坯進行頭鑽、二鑽,並對玉坯底部開鑽定型。
3. 扎杯:根據杯型用金剛粉切片將多餘部分切除,要求切除八片,外形勻稱,呈八稜錐形。
4. 沖杯:用砂輪將杯體沖磨成型,要求杯體外形平整、勻稱、無稜角。
5. 碾杯:按器皿規格用砂輪將杯把碾磨成型,要求表面平整,無稜角。(只適用於高座杯製作工藝)
6. 掏膛:掏膛分頭砣、二砣、三砣、清底、拉幫。要求杯體內側平整,無稜角,杯壁薄厚勻稱,厚度不得小於2毫米。
7. 拓杯:將杯口、杯底拓平,要求杯口、杯底平整,杯口與杯體垂直90度角。
8. 細磨:用細砂漿將成型夜光杯內外打磨光滑,要求夜光杯內外光滑平整。
9. 拋光:用拋光材料將夜光杯打磨光滑,要求杯體內外光亮、潤滑,杯體呈透明或半透明狀,無加工痕跡。
題材作品
在形態紛呈的夜光杯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夜光杯雕八角龍壺和夜光杯仿古鳳杯。
夜光杯雕八角龍壺選用上等大塊墨玉料雕刻而成的,製作極其考究,工藝極為精細。龍壺壺蓋是運用鏤空技術雕刻而成的,蓋子上還雕有龍頭形狀,壺嘴與把手也有精緻雕刻,壺底呈半圓形,造型極為獨特,整個壺體呈現為多邊形。夜光杯雕八角龍壺造型生動、色澤天然、晶瑩剔透,紋理奇特美觀,極富古韻。
夜光杯仿古風杯,是根據商代以及兩周前期鳥、獸的變形體狀,將其與所雕器物融為一體而製作的飲酒器具。夜光杯仿古鳳杯利用原造型的特點,在設計製作過程中去粗取精,以百鳥之王“鳳”作為造型基礎,它的紋飾上部刻有蕉葉饕餮紋,口、腰、尾部刻有夔紋,改制後的鳳杯以鳳的變形體和酒杯融為一體,是一種古樸典雅的飲酒器皿,此外還有仿古龍杯,它同樣雕刻精良,與鳳杯相得益彰。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酒泉夜光杯是研究古代西域文化及民間手工工藝、民風民俗等的寶貴史料來源。保護酒泉夜光杯雕可以豐富祖國民間的文化藝術,使流傳至當代的兩乾多年的民間傳統工藝得以發揚光大:可促進玉器行業的興旺,對酒泉旅遊產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傳承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來,酒泉夜光杯的製作遍及酒泉各地。由於濫采玉料,不懂采玉技術,采的玉料成品率低,造成浪費,並使玉料資源稀缺。
傳承人物
黃越肅,男,漢族,1950年生,浙江諸暨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夜光杯雕代表性傳承人,代表作品有:《仿古夜光杯》《高腳杯》等。
保護措施
酒泉市市政府扶持的酒泉夜光杯廠於1983年7月5日註冊登記了“酒泉”牌夜光杯品牌商標,並於2005年6月申請了地方產品原產地地域保護。通過質監、地質技術部門進行的取樣檢測分析,確定酒泉夜光杯為綠色環保型產品。採取收集、複製已被淘汰的設備、工具等措施,再現其工藝特點。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2年4月11日,在國家商務部主辦的“2012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暢想品牌展活動”中,夜光杯雕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7年5月11日,在中國鄉村之聲推出系列報導《“一帶一路”風物誌》中,第一篇為《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雕在其中得到展示。
相關傳說
①、長期以來,酒泉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西漢時,年輕有為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奉漢武帝之命,率兵到西北邊疆攻打侵邊掠民的匈奴。後來這位將軍大敗匈奴,凱旋歸來,駐紮在風景秀麗的泉邊,進行慶功。皇帝聞知打了勝仗的喜訊,賜御酒一壇,派人千里迢迢送來,犒賞將軍。霍去病將軍以為打了勝仗,功在全軍將士,御酒不能獨飲,但酒少人多,不足分配,於是傾酒於泉中,與眾將士共飲同享。從此,酒泉之名,流傳千古,遂稱此泉為酒泉。其後,以泉名為地名。酒泉郡治祿福縣城,即今酒泉市。晉時改為福祿縣並曾為西涼李?都都城。隋末始改為酒泉縣。
②、傳說古酒泉城下之泉水,有股濃濃的酒香,黃昏時酒香特別濃,五里以外都能聞到。有一天,酒香被天上出來巡視的兩個神仙--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聞見了。這兩個老頭兒是天上有名的酒仙,聞見濃濃的酒香,自然不會放棄,於是按低雲頭,落在泉邊的大柳樹帝。北斗星君蹲在泉邊一聞,連聲稱讚:“好一個酒泉!”南斗星君順手揀起塊石頭,吹了口氣,變成兩個酒杯。他們一邊在泉邊開懷痛飲,一邊在石板上下起棋來。不覺漸漸天黑,正巧又無月光。但奇怪的是,棋盤還是看得清清楚楚。一留心,原來是酒杯發出的光。從此以後,這個地方就取名為“酒泉”,仿二位神仙留下的酒杯琢成的酒杯就叫“夜光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