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鱗枝牙蝦虎魚(學名:Stiphodon multisquamus)是蝦虎魚科、枝牙蝦虎魚屬魚類。體型較大,體長45~60毫米,大者可達80毫米。體長為體高的5.6~5.8倍,為頭長的5.1~5.2倍。頭長為吻長的2.9~3.0倍,為眼徑的3.8~4.0倍,為眼間隔的2.6~2.8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7倍。
分布於中國(廣東、海南)、琉球群島、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越南。多鱗枝牙蝦虎魚為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生活於熱帶、亞熱帶的溪流和水庫內。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動物學史
多鱗枝牙蝦虎魚報導於中國海南,為一新種[伍漢霖、倪勇(Wu and Ni),1986],由於當時描述有誤,且保管不善,模式標本遺失。1988年3月,他們在原產地海南陵水河保亭八村再次採到標本1尾(♂)。在此之前,1986年12月他們另在太陽河萬寧水庫也採到標本1尾(♀)。後對該種重新進行描述,以中國動物志為準,並重新指定產於陵水河的雄魚為模式標本(編號SFU-3457,體長54.5毫米,雄魚),產於萬寧水庫的雌魚為配模標本(編號SFU-3458,體長45.4毫米,雌魚)(伍漢霖,倪勇)。
形態特徵
體型較大,體長45~60毫米,大者可達80毫米。體長為體高的5.6~5.8倍,為頭長的5.1~5.2倍。頭長為吻長的2.9~3.0倍,為眼徑的3.8~4.0倍,為眼間隔的2.6~2.8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7倍。
體延長,前部亞圓筒形,後部側扁;背緣淺弧形,腹緣稍平直;尾柄中長,其長大於體高。頭中大,圓鈍,前部略平扁,背部稍隆起,具5個感覺管孔。頰部凸出,具2~3條分散且較短的水平狀感覺乳突線。吻端圓團狀,突出,吻長大於眼徑,具吻褶,包住上唇。眼小,背側位,眼上緣突出於頭部背緣,眼下具6條較短的放射狀感覺乳突線。眼間隔寬闊,稍平坦。鼻孔每側2個,分離,相距稍遠:前鼻孔具1小短管,位於吻部中央;後鼻孔小,圓形,邊緣隆起,緊位於眼前方。口小,下位。上頜長於下頜,稍突出。上頜骨後端伸達眼中部下方。上頜具1行細齒,排列緊密,齒端呈三叉形,無犬齒;下頜前方具數個犬齒,稍彎曲;下唇和下頜之間有1行平臥的、弧形排列的梳狀唇齒,齒尖銳,頗密。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齒。唇厚,上唇很發達,下唇稍薄,平臥狀。舌不游離,前端淺弧形。鰓孔狹窄,側位,向頭部腹面延伸,僅止於胸鰭基部稍下方。鰓蓋骨上方具3個感覺管孔,前鰓蓋骨後緣具2個感覺管孔。峽部寬闊,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具假鰓。鰓耙短小。
體被中大櫛鱗,吻部、頰部、鰓蓋部、胸鰭基部及頭的腹面均裸露無鱗。胸部及腹部被小圓鱗。項部由背鰭前方的中央線至眼間隔之間無背鰭前鱗,裸露區大,而在中央線兩側有4~10片小鱗。無側線。
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高,基部短,起點位於胸鰭基部後上方,鰭棘柔軟,頗延長,雄魚第四鰭棘最長,呈絲狀,約為頭長的1.5倍,平放時,向後伸達第二背鰭第五鰭條的基部處,第五鰭棘次之,第二背鰭略高於第一背鰭,基部較長,雄魚後部鰭條較長,最長的鰭條稍大於頭長的1/2,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雌魚的伸達尾鰭基。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同形,起點位於第二背鰭第一鰭條的下方,後部鰭條最長,平放時,幾乎伸達尾鰭基。胸鰭寬圓,較短,下側位,鰭長大於頭長,後緣伸達第一背鰭第五鰭棘的下方。腹鰭短於胸鰭,圓形,基部長僅為腹鰭長的1/2,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吸盤。尾鰭長圓形,短於頭長。肛門與第二背鰭起點相對。生殖乳突緊鄰肛門,雌魚的較扁寬,雄魚的細長而小。
液浸標本的頭、體呈灰棕色,體背側有9~10條黑色垂直橫帶,向下伸達體側下方。第一背鰭起點處具1小黑點,各鰭棘灰黑色,鰭膜透明。頭背自眼間隔至吻部具1深灰色區。背鰭和臀鰭灰色,無條紋。胸鰭有10餘條由許多小點組成的暗色垂直橫紋。腹鰭淺色。尾鰭上葉後部邊緣灰白色,其餘部分具10餘條由點列組成的波狀暗色橫紋。
生活習性
多鱗枝牙蝦虎魚為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生活於熱帶、亞熱帶的溪流和水庫內。主要攝食附生於石上的藻類。主要以野生岩石上的附生植物和生物膜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廣東、海南)、琉球群島、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越南。
繁殖方式
成魚在淡水溪流中生活和繁殖;幼蟲孵化後漂流到下游並在海洋環境中發育;幼魚返回淡水溪流。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9年 ver 3.1——數據缺乏(DD)。屬於稀有種類,為瀕危物種(endangered),已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