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裂葉荊芥

多裂葉荊芥

多裂葉荊芥多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產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生於松林林緣、山坡草叢中或濕潤的草原上,海拔1300-2000米。蘇聯,蒙古也有。

全株含芳香油,油透明淡黃色,味清香,適於制香皂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裂葉荊芥
  • 外文名:Schizonepeta multifida (L.) Briq.
  • :草本
  • 分布:中國各地
  • :唇形科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木質,由其上發出多數萌株。莖高可達40厘米,半木質化,上部四棱形,基部帶圓柱形,被白色長柔毛,側枝通常極短,極似數枚葉片叢生,有時上部的側枝發育,並有花序。
葉卵形,羽狀深裂或分裂,有時淺裂至近全緣,長2.1-3.4厘米,寬1.5-2.1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截形至心形,裂片線狀披針形至卵形,全緣或具疏齒,堅紙質,上面橄欖綠色,被微柔毛,下面白黃色,被白色短硬毛,脈上及邊緣被睫毛,有腺點;葉柄通常長約1.5厘米。
花序為由多數輪傘花序組成的頂生穗狀花序,長6-12厘米,連續,很少間斷;苞片葉狀,深裂或全緣,下部的較大,長約10毫米,上部的漸變小,卵形,先端驟尖,變紫色,較花長,長約5毫米,小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帶紫色,與花等長或略長。花萼紫色,基部帶黃色,長約5毫米,徑2毫米,具15脈,外被稀疏的短柔毛,內面無毛,齒5,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急尖。花冠藍紫色,乾後變淡黃色,長約8毫米,外被交錯的柔毛,內面在喉部被極少柔毛,冠筒向喉部漸寬,冠檐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前對較上唇短,後對略超出上唇;花葯淺紫色。花柱與前對雄蕊等長,先端近相等的2裂,柱頭略粗,帶紫色。
小堅果扁長圓形,腹部略具棱,長約1.6毫米,寬0.6毫米,褐色,平滑,基部漸狹。
花期7-9月,果期在9月以後。

生長環境

生於松林林緣、山坡草叢中或濕潤的草原上,海拔1300-2000米。

分布範圍

產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蘇聯,蒙古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蘇聯。

主要價值

全株含芳香油,油透明淡黃色,味清香,適於制香皂用。
多裂葉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和多裂葉荊芥的地上部分或全草。
秋播者次年5月下旬至6朋上鏡收穫;春番者當年8至9月收穫;夏番者當年10月收穫 。當果穗上部種子變褐色,頂端的花尚未落盡時,于晴天露水乾後,割下全株,攤曬,曬至7至8成乾時,放通風處,莖基著地,相互搭架,陰乾;如遇陰雨可烘乾,溫度控制在40℃以下。
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以色淡黃綠,穗密而長,香氣濃者為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