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長習性,栽培技術,挖苗摘葉,上盆管理,病蟲防治,園林套用,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莖直立.分枝成叢.全株無毛或上部被稀疏柔毛。
掌狀複葉,小葉(5)9-15(-18)枚;葉柄遠長於小葉;托葉披針形,下半部連生於葉柄.先端長錐尖;小葉橢圓狀倒披針形,長(3)4-10(-15)厘米,寬l-2.5厘米,先端鈍圓至銳尖,基部楔形,上面通常無毛,下面多少被貼伏毛。
總狀花序遠長於複葉,長15-40厘米;花多而稠密,互生.長10-15毫米;苞片卵狀披針形.長5毫米,被毛,早落;花梗長4-10毫米;萼二唇形.密被貼伏絹毛,上唇較短,具雙齒尖,下唇全緣;花冠藍色至堇青色.無毛,旗瓣反折,龍骨瓣喙尖,先端呈藍黑色。莢果長圓形.長3-5厘米.寬1.5-2厘米,密被絹毛。有種子4-8粒。種子卵圓形,長4毫米.寬3毫米.灰褐色.具深褐色斑紋,平滑。花期6-8月,果期7-10月。
地理分布
原產北美。中國見於栽培。
生長習性
較耐寒(-5℃以上),喜氣候涼爽,陽光充足的地方,忌炎熱,略耐蔭,需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主根發達,鬚根少,不耐移植。根系發達,耐旱,最適宜砂性土壤,利用磷酸鹽中難溶性磷的能力也較強。多雨、易澇地區和其他植物難以生長的酸性土壤上仍能生長;但石灰性土壤或排水不良常致生長不良。可忍受0℃的氣溫,但溫度低於-4℃時凍死;夏季酷熱也抑制生長。
栽培技術
挖苗摘葉
一般於9月底10月初、土壤含水量70%-80%時挖苗。挖苗時,用大鐵鏟,儘量少傷根。可帶土砣,也可裸根處理。為運輸方便,可採用裸根處理。苗挖出後,及時將地上部葉片摘除,以促進芽萌發。
上盆管理
上盆時間:可以在低溫處理前,也可以在低溫處理後上盆。
上盆前殺菌:將挖出的種苗或低溫處理後的種苗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多菌靈800倍殺菌劑溶液浸泡30分鐘左右,取出放陰涼通風處晾1-2小時,待根系表面水分基本蒸發完全時,開始上盆。
培養土配製:多葉羽扇豆為肉質根,喜疏鬆、肥沃、偏酸性的砂壤土。盆土可以以園土50%、腐殖土30%、腐熟棉籽皮或腐熟酸渣10%、煤渣10%、適量FeSO4的比例進行配製。每立方米盆土150升左右腐熟人糞尿、適當殺蟲劑、殺菌劑,充分拌勻後,用塑膠密封15天左右。扒開,再翻2-3遍,即可使用。
上盆方法:促成 栽培時,由於種苗較大,最好選40厘米、深25厘米的大盆,泥盆優於塑膠盆。上盆時,在底盆漏水孔上墊上碎瓦片。然後裝配製好的培養土10厘米左右,放入殺過菌的種苗,若根系過大,可在盆內順時針方向盤繞,使根莖部居於離盆3厘米左右的地方。然後,一邊裝培養土,一邊輕輕晃動種苗,並每裝進10厘米左右深度,就用於鎮壓一次,保證使培養土與種苗密接。上完後,培養土應距盆面2厘米左右,種苗根莖部應稍稍露出土面。
病蟲防治
多葉羽扇豆生長健壯,極少發生病蟲害。溫室促成栽培時,高溫高濕易發生根腐病。除用殺菌劑處理根系外,控制盆土濕度是防治根腐病的主要措施,營養土疏鬆、透氣、排水良好,有利於新根的產生,很少發生根腐病。溫室主要蟲害是蝸牛,人工捕捉即可。
園林套用
該種和其他種雜交產生一些栽培變種,供庭園觀賞。葉形優美,花序醒目,小花密集,園藝品種較多,花色豐富;宜布置花境中景或背景,或叢植於通風良好的疏林下或林緣邊,亦可盆栽或作切花。
植物文化
花語:空想、悲傷、貪慾。苦澀。5世紀卡爾塔哥的主教聖歐格尼斯之花。在台灣地區,被形象地稱為“母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