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棘刺緣吸蟲

多棘刺緣吸蟲

多棘刺緣吸蟲(學名:Acanthoparyphium spinulosum Johnston,1917),分布於日本、蘇聯、澳大利亞、中國。異名:Acanthoparyphium longivitellatum ,Oschmarin,1956-多棘刺緣吸蟲(DuōJíCìYuánXīChóng)。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多棘刺緣吸蟲
  • 拉丁學名:Acanthoparyphium spinulosum Johnston,1917
  • :動物界
  • :扁形動物門
  • :吸蟲綱
  • :復殖目
  • :棘口科
  • 亞科:鞭帶亞科
  • :刺緣屬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物種研究,

外形特徵

蟲體長葉形,兩體側近平行,體長3.4—5.0,體寬0.80.--1.00。頭領發達,寬0.325,具有頭棘23枚,排成一列背部中央無間斷、棘75×18微米。體表棘分布自頭領之後開始後至腹吸盤,口吸盤位於體前端亞腹面,呈圓形直徑0.10—0.14,腹吸盤位於體前1/3部處,類球形,直徑0.30—0.50。前咽長25—50微米,咽80—130 ×60—130微米,食道長0.40—0.43,兩腸支伸至蟲體亞末端,睪丸位於蟲體中部,呈圓形前後排列,前睪丸0.38—0.53 × 0.44—0.48,後睪丸0.43—0.63×0.43—0.48,陰莖囊長伸至腹吸盤後方,0.540 × 0.20。卵巢短寬位於睪丸前的中央,0.10—0.16 × 0.11--0.20。卵黃腺自腹吸盤後緣開始,分布至蟲體亞末端,睪丸後方左右兩側的卵黃腺不至蟲體中央匯合。子宮長含有多數蟲卵,卵99—102×75—78微米。

生活習性

宿主 終末宿主 金鴴charadrius dominicus澳大利亞,金鴴Charadris fulvus台灣,鷗Larus novaehollandiae,灰背鴴Squatarola squatarola hypomelaena日本。
第一中間宿主: 擬蟹守螺Certhidea californica,Pyrazis australis,Salinator fragitis。
第二中間宿主:Certhidea californica,Crassostrea virginica,Pyrazus australis,Salinatorfragis。

分布範圍

國外分布:日本、蘇聯、澳大利亞。
中國分布:台灣。

物種研究

生活史 本蟲的生活史經Bearup(1960)和Martin et Adams(1960)進行研究。
據Bearup(1960)記載成熟雷蚴體黃色,體長1.6,原腸短小。尾蚴固定後體部404×175微米,尾部261×39微米;口吸盤直徑21微米,腹吸盤49微米,咽26×22微米,角皮具橫紋,頭棘23枚,具6對穿刺腺,焰細胞為24對。囊蚴寄居於宿主的足部,和外套膜中或肌肉組織里,180×200微米。將囊蚴餵飼鷗Larus novoehollandiae經14日檢得蟲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