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樓醉歌

《多景樓醉歌》是南宋詩人劉過的作品,是他在多景樓酒醉後所作,表達了其對科舉求取功名已經心灰意冷,欲離開書齋,浪遊江湖,廣交知己另求報國之路的決心。全詩語無華飾而愛國情深,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多景樓醉歌》
  • 創作年代:宋
  • 文學體裁:七言歌行體
  • 作者:劉過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多景樓醉歌
君不見七十二子從夫子,儒雅強半魯國士。
二十八將佐中興,英雄多是棘陽人。
丈夫生有四方誌,東欲入海西入秦。
安能齷齪守一隅,白頭章句浙與閩?
醉游太白呼峨岷,奇材劍客結楚荊。
不隨舉子紙上學《六韜》,不學腐儒穿鑿注《五經》。
天長路遠何時到?側身望兮涕沾巾!

作品注釋

棘陽:西漢縣名,戰國時屬楚,漢時屬南陽郡,故址在今河南南陽南。
齷齪:這裡作拘謹解。
《六韜》:古代兵書名,相傳為西周呂望作,實為戰國時人著,今存六卷。
五經:即《詩》、《書》、《易》、《禮》、《春秋》。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七言歌行體,共十四句,前兩句是一韻,第三句轉韻,一氣貫下,直到結語,氣勢奔放,感情激越。開頭兩句“君不見七十二子從夫子,儒雅強半魯國士。”首先說到孔子當年所培養的七十二位弟子中,以儒雅著稱的多半是魯國人。這裡所說的“七十二子”不是實指,而是指真正學到知識、學到本領的學生數。這中間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如顏淵、曾點、曾參等都是魯國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在表明,一個地區出了傑出人物,便會帶動和影響很多人,因為同處一個地區,接觸機會較多,容易受到傑出人物的影響,言外之意是說自己所接觸的都是些沒有受過真正大儒薰陶的庸儒、腐儒。在這裡詩人首先肯定了得到孔門真傳的儒雅之士,這是為了和下邊自己所指斥的庸儒、腐儒區別開來。但其實這首詩的主題不是論“儒”,而是論“武”,所以這開頭兩句只起個陪襯作用,為的是引起下文。
下邊陡轉:“二十八將佐中興,英雄多是棘陽人。”這兩句才是詩的正題,是詩人嚮往的目標。二十八將是指輔佐東漢光武帝劉秀創建中興大業的鄧禹、吳漢、賈復、馬武等二十八位將領,詩人對他們的追慕,從相反的方面反映了南宋政治衰弊的現實。詩人所在的時代,宋朝對金國屈服已久,左右大臣,庸碌無能,因循苟安,不圖恢復。這兩句表明了詩人希望南宋能夠重新振作起來。而為了自己的中興大業,詩人想到自己必須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去縱觀形勢,結交英豪。“丈夫生有四方誌,東欲入海西入秦。”後一句是化用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今欲入東海,即將西去秦”的詩句,不同的是杜甫是要離開秦,而他卻是要到秦地去。秦,指關中地區,“秦中自古帝王州”,周、秦、漢、唐都在這裡建過都,都是很強盛的王朝。“東入海”只是陪襯,“西入秦”才是他的本意。詩人想起了當年那種侷促斗室、尋章玩句的生活,決心一定要和那樣的生活徹底決裂:“安能齷齪守一隅,白頭章句浙與閩?”這樣的語氣是很堅決的,表達了詩人對書齋生活的厭惡情緒。
“醉游太白呼峨岷,奇材劍客結楚荊。”表現出了詩人豪邁的氣概,俠義的性格,這兩句很有李太白的風味。而結語兩句“天長路遠何時到?側身望兮涕沾巾!”是從張衡《四愁詩》“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望兮涕沾翰”化出。為什麼詩到了結束語卻忽然轉為悲傷的情調呢?我們不難理解,詩人的豪情壯志是在多景樓遠望、在馳騁想像中迸發出來的。他不是要到秦中去嗎?不是想“醉游太白呼峨岷”嗎?從宋朝與金國和議之後,兩國便以淮河為界,所以不要說到關中去,就是跨過淮河也不大可能,所以不是因為路遠不能到,而是國勢衰微,宋朝北方廣大山河已盡入金人之手,此處所謂“路遠”,是詩人的一種委婉的說法。他只能登樓遠望,不能實際到達秦地,這怎能不叫詩人涕下沾巾呢?

作者簡介

劉過(1154~1206)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終身未仕。尚節氣,喜飲酒。高視一切,長於談兵,出語豪縱。陸游、辛棄疾、陳亮皆折節與之交。有《龍洲集》、《龍洲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