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灣

多子灣

《多子灣》由苗青編著。 《多子灣》講述了: 清悠悠的水面上,架著一座古老木橋。橋面上鋪著厚厚的木板,橋下立著兩排粗粗的木樁支撐著,樣子像條百足蟲,身影兒在水面上不停浮動。這便是進出老村的第二條路,而且得算要道。因為老村人的莊稼地和菜園子大都分布在兒女河彼岸,下地耕種收割,收下的糧草菜蔬運回房院,誰都少不了經過這裡。還有每年臘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這幾日,老村人家家戶戶都要帶上火紙、酒水和年飯,拖兒帶女絡繹不絕地跨過老木橋,擁向泥土堆集的千座墳群,聚集在汪得川老爺子大墓前,燒紙、潑酒、磕頭,共同祭奠汪門同根始祖。再是汪門各家兒孫迎娶新娘的時候,也要熱熱鬧鬧過一回老木橋。汪家自古不立祠堂,按照族規凡嫁進汪門的新娘,先是跪拜天地和公婆,接著要去祖墳叩拜,背誦祖爺傳言,接受汪門家訓。 百年歲月已更改人世間諸多習俗,然而汪氏家族的子孫們,至今仍然把祖爺傳言視若宗教信條,言傳身教,代代相傳。他們貧困長久纏身卻不能醒悟;家醜紛出卻忍辱求安;繼續作繭自縛卻自鳴得意,於是演化出許許多多令人啼笑皆非、稀見寡聞的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多子灣
  •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 頁數:326頁
  • 開本:32
  • 作者:苗青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93742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兒女河流經這一方土地的時候,遊戲似的打了一個U型彎子。一個古老而又龐大的村莊就蜷臥在這個奇巧神秘的灣子裡,構成一處奇特的地理景觀。
兒女河大約十丈寬,卻無限地長。其實它哪裡就會長得無限,只不過誰也不知道它究竟是從哪裡而來,到底又朝哪裡流去罷了。那水渾綠渾綠地深,無聲無息地流,在村民眼裡,它同歲月一樣,沒深沒淺,無始無終。
苗青謹以《多子灣》獻給已做父母、將做父母的男男女女們,以及密切關注他們生存狀況的人士。

作者簡介

苗青,原名苗松嵐,山東郯城人。當過兵、做過工、下過海,大專文科。中國神劍文學藝術學會陝西分會會員,發表過《早霜》、《板報編輯》、《侯金蘭》等散文、小說多篇,著有詩集《沂蒙之歌》、長篇小說《尷尬歲月》。

圖書目錄

楔子
一、老村新事兒
二、天意
三、機遇
四、“能人”乎?禍根乎?
五、謎案
六、夜查山道神秘女
七、村人探秘
八、新規出台
九、老村刮邪風
十、夜半爹敲門
十一、汪昭文一招得風光
十二、看景兒如看戲
十三、沉案出水
十四、昭文的艷福
十五、水龍初識鳳玉玉
十六、尷尬的約會
十七、交道口的早晨
十八、戶主的心事
十九、光棍之家
二十、汪昭文宴請水龍
二十一、合謀
二十二、“能人”失算
二十三、鳳玉玉應招進老村
二十四、過橋起風波
二十五、宴好擺,客難請
二十六、新婚之夜
二十七、光棍和瘋女
二十八、變化的少婦
二十九、誰之過
三十、鳳玉玉誠請送子娘娘
三十一、難忘的年夜
三十二、節日傳聞
三十三、風波又起
三十四、水龍失蹤
三十五、她們認識了自己
三十六、他們共同的名字叫“黑孩兒”
三十七、水龍創業十字鎮
三十八、糾葛
三十九、就醫玉皇廟
四十、誰是新樓主
四十一、光棍之家的發家計畫
四十二、鳳玉玉自薦為媒
四十三、汪水龍初探未婚妻
四十四、學來的圈套
四十五、巧遇雪花
四十六、小樓里的新故事
四十七、鳳玉玉首闖光棍之家
四十八、一個女人如何分
四十九、光棍之家的迎親準備
五十、新郎的無奈
五十一、更換新郎的夜晚
五十二、鳳玉玉的老村生活
五十三、永遠消失了的光棍之家
五十四、孤燈下的美人
五十五、鳳玉玉仍在人間
五十六、回歸娘門做閨女
五十七、貧賤知真友
五十八、走上新路程
五十九、夜幕下的特別行動
六十、收穫
六十一、嗬,女人們
六十二、賣樓
六十三、大丫的選擇
六十四、灰色誘惑
六十五、年終散記
六十六、難忘的春天
六十七、棋子該往哪邊放

文摘

兒女河流經這一方土地的時候,遊戲似的打了一個U型彎子。一個古老而又龐大的村莊就蜷臥在這個奇巧神秘的灣子裡,構成一處奇特的地理景觀。
兒女河大約十丈寬,卻無限地長。其實它哪裡就會長得無限,只不過誰也不知道它究竟是從哪裡而來,到底又朝哪裡流去罷了。那水渾綠渾綠地深,無聲無息地流,在村民眼裡,它同歲月一樣,沒深沒淺,無始無終。
站在村前三里之遙的土山上向北眺望的時候,若是夏日,春天叢生在兒女河兩岸的蘆芽子已經長得過丈高,碧綠連天,一望無際。天下的熱風好像也醉心狂歡,都爭先恐後跑到這裡來了似的,把蒼翠如海的蘆葦盪攬著抱著扭著搖著,攪騰得喧囂沸盪,日夜不止……這時候如果再觀看那個古老龐大的村莊,它已經淹沒在滾滾青枝綠葉之中,就像不曾存在過一樣。然而,如果稍加留心,從偶爾裸露的一兩片房屋的淺影,或是晾曬衣物的點點紅藍,以及孩子們群蛙爭噪般的吵鬧聲中就會斷定:在那片遼闊蒼翠的蘆葦盪腹地,蔭蔽著一個謎一樣的龐大村莊——多子灣。
多子灣已經很老了,老得讓世人對它了解甚少。當然汪氏家族的後嗣們對它還是如數家珍,了如指掌的。
據說多子灣東頭村口,曾經矗立過一塊堅硬無比的青石方碑,方碑上鐫刻著一則古老的地方志,真實美好地描述了這裡當年的地理風貌,以及一個龐大家族的初創和發展。後人有錄為證:
兒女河小河也。深不埋人,闊不止跨,足水長流,劃一灣沃土,乃金甌墜世兮!
然草木蒼森,覓無稼禾,唯遛兔過雁偷宿兮。
有年春月,忽出汪得川、李維九二漢,各攜其妻,斬草糊棚,拓荒播谷,生兒育女。汪者,十年生九子;李者,十載育九女流。一日,二佬兒合媒,九雙兒女以次聯姻。
逾數年,均完婚生子,各起爐灶。汪佬兒始為群棚立名。曰:多子灣。子孫們厭其拗口,應者寡。久之,俗稱老村。
碑石背面,也有幾行刻字,是汪佬兒臨終前留下的遺言,作為富家強族的秘訣,告誡他的子子孫孫們。寫的是:
人生在世一回,男人要善種田,多打糧食興業;女人要能生養,多生兒女強家。
多打糧食財源旺,多生兒女人丁旺,人財兩旺世世興旺。
百年一瞬,人世滄桑。
如今,老村已衍為名副其實的千戶大村。東西橫穿一條土街,兩邊橫出長長短短許多胡同。土街和胡同兩旁排列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黃泥門洞。門洞和門洞之間連著一道高高低低的黃泥圍牆。那圍牆因為年月太久,風雨剝蝕,人窮手懶,牆體早已殘缺不全,如百歲老人的口齒,醜陋得不堪人目。然而老村人已經習以為常,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
老村人若要去外埠辦事,就得沿著村前一條上坡道,一直朝小山頂上用力攀登。山坡上補丁一樣這一片那一片散布著農田和荒坡,荒坡上生滿野草,還有老也長不高的小樹秧子。
起起伏伏的山脊樑上,有一條沙石公路,向西十里,可去鄉政府所在地大周集。往東十里便是新近幾年建成的十字鎮。十字鎮得名於東西南北兩條國道在這裡十字交會。新興的小鎮景象萬千,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過往車輛會在這裡短暫停歇。於是酒樓、飯店、停車場、歌舞廳、夜總會應運而生。燈火日夜通明,小鎮成了無夜城。 老村人一早一晚喜歡立在自家門口或土街上,高仰著臉,久久朝山頂公路上張望。路在山頂上,又像在雲端里,行走在那裡的車輛和行人都像皮影戲中的人物,忽虛忽實,忽大忽小,讓他們感覺既新鮮又有趣。於是,那一雙雙呆望的眼睛裡便有了一種怯生生的好奇和嚮往。
其實那路是人人都可以走的,但在老村,常在上面行走的人卻寥寥無幾。撥拉撥拉人頭算一算,走得最多的要算是在大周集念中學的汪水龍,偶爾去鄉政府開開會的村長汪昭慶,當然還有生意人汪昭文和準生意人汪昭貴。光棍之家戶主汪昭運脊樑上背著高把兒糞筐,胳肢窩裡挾著長柄糞勺,有時候也去路邊兒上站站,看看,卻一直不曾涉足。至於老村的女人們,最早走上這條路的,丁小梅和鳳玉玉當然得算先行者。她們帶著如花似玉的年華和夢想,從這條路上走進老村,卻帶著滿身心的傷痕和失意,從這條路上走出老村。這一進一出為世人留下多少言說不盡的思考和啟示。
下土街走進第六條胡同,走到底站在汪昭文家門口,也就是站在兒女河的岸邊了。清悠悠的水面上,架著一座古老木橋。橋面上鋪著厚厚的木板,橋下立著兩排粗粗的木樁支撐著,樣子像條百足蟲,身影兒在水面上不停浮動。這便是進出老村的第二條路,而且得算要道。因為老村人的莊稼地和菜園子大都分布在兒女河彼岸,下地耕種收割,收下的糧草菜蔬運回房院,誰都少不了經過這裡。還有每年臘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這幾日,老村人家家戶戶都要帶上火紙、酒水和年飯,拖兒帶女絡繹不絕地跨過老木橋,擁向泥土堆集的千座墳群,聚集在汪得川老爺子大墓前,燒紙、潑酒、磕頭,共同祭奠汪門同根始祖。再是汪門各家兒孫迎娶新娘的時候,也要熱熱鬧鬧過一回老木橋。汪家自古不立祠堂,按照族規凡嫁進汪門的新娘,先是跪拜天地和公婆,接著要去祖墳叩拜,背誦祖爺傳言,接受汪門家訓。
百年歲月已更改人世間諸多習俗,然而汪氏家族的子孫們,至今仍然把祖爺傳言視若宗教信條,言傳身教,代代相傳。他們貧困長久纏身卻不能醒悟;家醜紛出卻忍辱求安;繼續作繭自縛卻自鳴得意,於是演化出許許多多令人啼笑皆非、稀見寡聞的故事……
P1-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