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肛動物門(Ectoprocta)是動物界的一個門,該門動物通稱外肛動物,因肛門開口於觸手冠(lophophore)之外而得名。
基本介紹
概述,種屬分布,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研究價值,危害,
概述
從外形上看,外肛動物門和內肛動物門的動物有些相似,群體皆很大,呈枝狀或匍匐狀,似苔蘚植物,曾合稱為苔蘚動物門(Bryozoa),但現在已知外肛動物門和內肛動物門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動物,苔蘚動物門已專指外肛動物門。
該門動物個體結構和水螅有些相似,為真體腔動物營固著生活的水生群體無脊椎動物,體不分節,有發達的觸手冠,它是口周圍體壁延伸而成的冠狀物,上面著生許多具有纖毛的觸手,故稱觸手冠,由纖毛擺動引起水流而獲取食物。個員皆在1個蟲室(zooecium)中,彼此之間只以角質或鈣質的保護殼互相連線。除外肛動物外,還有腕足動物和帚蟲動物也有觸手冠,常把它們歸在一起,稱為觸手冠動物(lophophorates)。
觸手冠動物具有某些原口動物的特點,如口是由胚孔演變來的,幼蟲期為擔輪幼蟲。但它們也具有某些後口動物特點,如體腔出現分隔,受精卵為輻射卵裂等。因而,它們有可能是由原口動物向後口動物過渡中的遠祖發展來的。
種屬分布
外肛動物門分為三個綱:被唇綱(Phylactolaemata) 狹唇綱(Stenolaemata)和裸唇綱(Gymnolaemata)。該門種類很多,已描述約2萬種,目前生存的種類有近4000種,廣泛分布於各種海域,淡水中也有少數種類,大約50種,另外,該門動物約有15000個化石種。從潮間帶到8000米深的海底,從寒冷的極地水域到熱帶海洋,都有外肛動物,但多數棲息在大陸架淺海。根據中國東海的資料,外肛動物在水深40~150米範圍內數量最多。
形態特徵
外肛動物群體,是由有性生殖產生的幼蟲經附著變態而成的初蟲或初級個蟲借無性出芽形成或由某種休眠芽發芽而成。按生長方式可分為直立型和被覆型兩大類,大多數外肛動物都屬於後一類。這類群體平臥在各種基質上,形狀多半很單純,呈薄層狀、皮殼狀,多數為單層。雙層或多層的群體則形狀比較多樣。直立型群體的生長自由度大,群體形狀錯綜複雜,常見的有塊狀、網狀、鏈條狀、扇狀、樹枝狀、樹叢狀等。外肛動物群體普遍存在類同現象,即同一群體類型(如網狀群體和分枝狀群體),可以平行出現在不同種、屬、甚至科、目中。外肛動物對生活環境具有高度適應能力,即使是同一個種,也會因環境條件的不同而發生群體形態的變異。
個蟲體壁由表皮、上皮和腹腔膜構成。表皮由上皮分泌,幾丁質或膠質,或鈣化成為堅硬的外骨骼。
觸手冠、消化管以及相關聯的肌肉是個蟲的主要組成部分,共稱為蟲體。各類外肛動物的蟲體結構大體相近,通常呈梨形或瓶形。消化管彎曲成“U”字形,由口、咽、胃、直腸和肛門組成。肛門因消化管彎曲而與口十分接近,但開口於觸手冠之外。觸手冠是外肛動物的攝食器官,當攝食時,藉助體壁變形使觸手冠伸出體外。
註:圖冊資料來源
該門動物既沒有呼吸、循環和排泄系統,也沒有視覺和聽覺器官。控制蟲體活動的唯一中樞機構是位於蟲體頂端、口和肛門之間的類球形神經節。
外肛動物群體為雌雄同體,個蟲多數也為雌雄同體。精巢位於胃緒上,卵巢通常在個蟲體壁上。精巢和卵巢均無輸導管,生殖細胞輸入體腔內,由體腔孔逸出體外。
多態現象又稱多態性,是該門動物固有的明顯特徵。多態性有時用於描述該門動物的群體多形,即由不同環境條件引起的同一物種的群體變異,但通常系指某一種外肛動物群體內的個蟲變異,系群體內不同個蟲執行不同的生活機能以維持群體的整體性而長期演化的結果。多態性的基礎是本身能夠進行攝食活動、在解剖結構上完整的個蟲。這種個蟲習慣上稱為自個蟲,而攝食功能差或全無攝食功能的個蟲則稱為異個蟲。異個蟲依賴自個蟲營養才得以生存。外肛動物的多形可以根據形態特徵分為四大類:自個蟲多態、鳥頭體(包括振鞭體)、空個蟲和生殖個蟲。淡水被唇類(Phylactolaemates)無多態現象,櫛口目多態性不發達,環口目多態性比較發達,唇口目多態性十分發達,幾乎所有的多態類型在此類中都可找到它們的代表。
生活習性
該門動物為底棲生物,一般都固著在堅硬的附著基上生活,少數種類借其特有的附著機構定著於泥沙中生活。各類外肛動物對附著基都有一定的選擇性,例如,裸唇綱選擇大型的海藻和粗糙的貝殼。
該門動物攝食水中的懸浮物。當觸手冠伸出體外時,觸手即伸展成觸手鐘,含有食物顆粒的水從觸手冠上部進入觸手鐘內,然後聚集在口的上部,進入富有彈性的咽內,借咽的突然膨脹,吸入胃內。
研究價值
危害
現生海產外肛動物中生活在潮間帶和潮下帶的某些種類是污損生物群落的主要組成之一。它們附著在船底、浮標、電纜等水下設施上;有些種類與養殖貝、藻類爭奪附著基,影響采苗和養殖生產;某些淡水和海產種類常堵塞給水、排水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