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研究與新技術》創刊於1992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同濟大學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審批同意的學術性期刊。
據2019年7月學報官網顯示,《外科研究與新技術》編輯部擁有編輯3名。
據2019年7月2日中國知網顯示,《外科研究與新技術》共出版文獻3090篇、總被下載55145次、總被引次數1069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447、(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29。據2019年7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外科研究與新技術》共載文531篇、被引量為813次、下載量為10691次;2015年影響因子為 0.5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外科研究與新技術
- 外文名稱:Surgical Research and New Technique
- 語言:中文
- 類別:醫藥衛生科技
-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主辦單位:同濟大學
- 編輯單位:《外科研究與新技術》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92年
- 出版周期:季刊
- 國內刊號:31-2073/X
- 國際刊號:2095-378X
- 郵發代號:4-773
- 現任主編:王永武
- 編輯部地址:上海市新村路389號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辦刊成果,出版發行,收錄情況,影響因子,文化傳統,辦刊理念,投稿須知,現任領導,
辦刊歷史
1992年,《中國醫學文摘外科學分冊》(英文版)創刊。
2012年,《中國醫學文摘外科學分冊》(英文版)雜誌經新聞出版總署審批同意,正式更名為《外科研究與新技術》,新編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為CN31-2073/R,文種由英文變更為中英文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6年,《外科研究與新技術》雜誌網站正式開通,該網站是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扶持資金項目(編號:E129)“上海市醫學期刊數位化平台建設項目”的一個部分,得到了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和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科教處的支持。
2018年,《外科研究與新技術》開通了官方微信訂閱號,該微信訂閱號可提供該刊投稿指南、最新錄用、當期目錄、過刊瀏覽和論文檢索等相關信息、並能線上瀏覽雜誌官方網站。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主要欄目有人物介紹、述評、專家論壇、臨床和基礎研究、綜述、經驗交流、個案、衛生教育與管理、醫療事件分析和新技術動態等,同時設有英文欄目。
該刊內容涉及外科學領域,包括普外科、骨科、神經外科、心胸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喉科、麻醉科、創傷、燒傷、整形外科、器官移植、介入治療、重症監護等。
人員編制
據2019年7月學報官網顯示,《外科研究與新技術》編輯部擁有編輯3名。
職務 | 姓名 |
---|---|
編輯 | 胡麗華、洪炯、毛諸成 |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9年7月2日中國知網顯示,《外科研究與新技術》共出版文獻3090篇。
據2019年7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外科研究與新技術》共載文531篇。
收錄情況
影響因子
據2019年7月2日中國知網顯示,《外科研究與新技術》總被下載55145次、總被引次數1069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447、(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29。
據2019年7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外科研究與新技術》被引量為813次、下載量為10691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51,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759名,在外科學類刊(89種)中排第75名。
文化傳統
辦刊理念
該刊關注並報導中國國內外最前沿的外科領域的發展熱點、新技術、新動態、新的科研成果,為外科學界的理論創新、研究深化、交流借鑑提供舞台、增進中國國內外醫學界學術交流,為醫教研工作者和醫學院校的師生、留學生等服務。
投稿須知
來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邏輯性。要求資料真實、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論著、綜述一般不超過4000字(圖表和參考文獻除外)。
稿件一般用Word格式上傳,須附單位介紹信,註明稿件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無爭議等項。論文所涉及的課題若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公關項目,請在文章首頁地腳處標示出項目名稱及編號,並請附基金證書複印件。
來稿首頁請標明以下內容:中英文文題,全體作者中英文姓名、單位及中英文摘要和關鍵字。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出生年、性別、籍貫、最高學歷、職稱、研究方向、詳細地址、電話、電子信箱;通信作者的姓名、職稱、電話、電子信箱等。並標明中英文圖題和表題。
來稿均需有中英文文題,中英文摘要及關鍵字,所附圖表的圖題、圖注、表題、表注等均需中英文對照一致。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不另加副標題,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詞。論著摘要應簡潔、明了,中文不超過300字,英文不超過400個實詞。書寫採用結構式,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 4部分內容。關鍵字一般取3~8個,應從文題、摘要中選取與本文研究中心問題有關的詞,儘量從《醫學主題詞表》(MeSH)中選擇。論著正文包括4方面內容,即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
該刊參考文獻著錄採用順序編碼制,一般綜述引用文獻不超過20篇,研究類文章引用文獻不超過10篇。列出作者親自閱讀的文獻,以近5年中國國內外文獻為主。內部資料、二次文獻、未公開發表的資料均不能作為參考文獻引用。
計量單位按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單位》、GB 3100-68、GB 3358-82的規定書寫。統計學符號按國家GB 3358-82的規定書寫。數字採用三位分節法,凡有明顯數字意義的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表格採用“三線表”,置於文中,表題一般不超過15字,置於表上並附英文表題。照片要求清晰、對比度好。組織學圖片應註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照片、圖片均需有編號及中英文圖題和注釋,如有方位需註明上下,左右方向。以先見文字後見圖表為原則。醫學名詞術語要全文統一,在首次出現時應註明全稱。
作者在接到該刊回執滿2個月後仍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的,表明稿件還在審閱中,作者若欲改投他刊,務必請先與該刊編輯部聯繫,切勿一稿兩投,否則該刊將刊登該文系重複發表的聲明,並拒絕該作者的任何來稿。凡經專家審稿後需要修改的稿件,編輯部將退回作者修改、整理。作者按要求修改後將修改稿上傳,逾期不修回者,按自動撤稿處理。
文稿的著作權屬於作者,來稿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該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刪節,作者若不允許該刊對文稿作文字性及少量內容刪改,或不同意其他報、刊、資料庫等轉載、摘編其作品,請在來稿時聲明。
該刊對來稿按50元/篇的標準收取稿件審理費,對已決定刊用的稿件按通知數額支付版面費,稿件刊登後,按國家有關規定酌致稿酬(含與該刊簽約的其他出版物轉摘的稿酬),同時贈送當期雜誌2本。
該刊所錄用的稿件將同時被收錄該刊的各資料庫系統收集,如作者不同意收錄,請在投稿時提出聲明,否則將視為同意收錄。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主編 | 王永武 |
責任編輯 | 胡麗華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