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睪頓水吸蟲

外睪頓水吸蟲

外睪頓水吸蟲(學名:Tanaisia ectorchis Fischthalet Kuntz),分布於台灣省埔里縣,霧社縣,南投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外睪頓水吸蟲
  • 拉丁學名:Tanaisia ectorchis Fischthalet Kuntz,1976
  • :動物界
  • :扁形動物門
  • :吸蟲綱
  • :復殖目
  • :真杯科
  • :頓水屬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外形特徵

蟲體延長,寬度相似,兩端鈍圓。通常最寬處在睪丸水平。2.745—4.230×0.505—0.765。體表被鱗,在蟲體各部水平大小有變化。排列與體軸稍斜至縱列,寬大於長,0.003—0.010×0.008—0.024,基部較葉部為厚,有的在基部與分葉部,具黑斑,沒有角尖。
口吸盤端腹位,橫長,後部截形,0.195—0.275×0.220—0.325。腹吸盤與前咽缺如。咽重疊於口吸盤背方,橫寬0.073—0.121×0.102—0.131。食道長0.065—0.180。食道與咽連線處圍有腺細胞。腸管狹窄,在睪丸水平中間。腸管後部匯合。
睪丸兩枚,對稱或偏對稱。外形不規則,全部或大部位在腸管之外,縱長形,左睪0.230—0.470×0.170—0.280。右睪0.220—0.405×0.170—0.335。陰莖囊壁厚,肌質。在卵巢的前腹面。位於中線至偏中線。貯精囊呈囊狀,0.058—0.126×0.047—0.097。生殖孔中位。在卵巢最前部水平或稍前。
卵巢多葉,偏中線左側,重疊於腸管,0.188—0.260×0.143—0.335,在睪前0.073—0.205,距前端0.750—1.075。受精囊位在卵巢後偏左,較大,0.110—0.218×0.105—0.235。梅氏腺在卵巢中線之後,卵黃濾泡形狹,在蟲體兩側,最前端變動在從咽至腸叉水平之後,可能前端對稱或開始在不同水平(即如右側在食道中部,左側在腸叉處),通常後端不等長。卵黃腺後距離長0.760—1.750,橫的卵黃管在卵巢之後,有些蟲體內見有卵黃囊。子宮充滿於蟲體的睪後部分,在卵巢至腸叉之間伸達腸管外,通過睪丸之間。少數環曲偶爾伸至腸區前。卵多,褐色,具蓋,在蓋的相對部分具厚的結節或短的突起,卵形,一側稍不呈圓形,致使具蓋端與無蓋端的突起被移至偏向中線近較乎的一側。卵的大小0.030—0.040(0.037)×0.014—0.018(0.017)。

生活習性

宿主 灰胸竹雞,台灣亞種召。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Gould,藍鷳Lophura swin-hoii(Gould)。
寄生部位 輸尿管、腎臟。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台灣省埔里縣,霧社縣,南投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