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廊營胡同

外廊營一般指本詞條

大外廊營胡同,曾用名外廊營。位於大柵欄地區的中西部。起於韓家胡同止於鐵樹斜街,南北走向,全長215米,均寬4.2米。明代稱外郎營。至清代逐漸形成兩條胡同,並轉化為大、小外廊營。1965年,分別改為大、小外廊營胡同。民國時這條巷子中常有暗娼出沒,有老居民講,她們常到百順胡同、韓家胡同拉客人來這兒,但是沒有公開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外廊營胡同
  • 曾用名:外廊營
  • 全長:215米
  • 位置:大柵欄地區的中西部
大外廊營1號,大外廊營,其他相關,

大外廊營1號

大外廊營1號是譚鑫培故居。譚鑫培系清光緒年間著名京劇老生演員。當年的老宅有6套院子,共有房子46間半,此外在老宅的西部還蓋了一幢二層的西式小樓。這座小樓是民國六年,譚鑫培找人設計的,他對蓋這座小樓非常上心,演戲之餘,每天到施工現場監工。譚家從清末鹹豐年間便在此居住,直到“ 文革”期間從老宅搬出,前後住了六代人,長達130多年。此宅分東西兩院。東院正門在大外廊營胡同,現有北房3間,南房3間,東西廂房各兩間,北房東側跨院有北房3間。西院大門在鐵樹斜街(現在為大外廊營1號旁門),北房3間為上房,譚富英居住,南房3間,現在仍可看到這座小樓為北側上下各2.5間,南側上下各3.5間,東西為走廊,全部為磚木結構,平房均為合瓦蓋頂。這座樓最出色的設計是在一層與二層中的樓梯的西牆上開有一窗,可以使下午的陽光從南面射進來,又使整個院有了特殊的靈性。現在院裡住著二十幾戶人家。
1917年5月15日上午八時,一代京劇宗匠伶界大王譚鑫培病逝於大外廊營寓所,享年71歲。

大外廊營

據說陳端生的故居也在這兒,但是不是在1號,現沒有找到根據。我們只知道陳端生是乾隆年間的人,《再生緣》的作者。郭沫若說她可比司考特、司湯達。陳的作品就是在大外廊營寫的。所以她的唱詞裡邊多次提到大外廊營。後來她搬到山東,又過了14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九年,寫了第十七卷。十七卷一開頭就是:“搔首呼天欲問天,追憶閨中幼稚年。姊妹聯床聽夜雨,椿萱分韻課詩篇。隔牆紅杏飛晴雪,映榻高槐覆晚煙。”陳寅恪說,那就是外廊營的景兒。

其他相關

6號院是1952年新華京劇社的所在地。
民國初年創辦的《大陸報》就在此胡同。
這條胡同中還有會館6處:廣東潮州會館、廣東瓊州會館、陝西涇陽會館、浙江嚴州會館、甘肅涼州會館、廣東鎮平會館。陝西涇陽會館,在京有兩處,其中一處就在大外廊營31號。這所會館建館時間較早,約為明天啟年間,籌建人許國翰,官為內府侍讀。會館原為一所私宅。
甘肅涼州會館,坐落在大外廊營,建於雍正年間,有房7間。是甘肅在京興建最早的會館。至同治年間,涼州進京趕考的舉子漸少,會館多租給廣東商人居住。數年後,更名廣東潮州會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