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連蔭(Julie Lien-ying How,1926―1982),美國華裔女歷史學家、口述史學家,美國歷史學家韋慕庭的學生。十分了解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連蔭
- 外文名:Julie Lien-ying How
- 別名:蓮瑛
- 國籍:美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26
- 逝世日期:1982
- 職業:口述史學家
- 畢業院校:哥倫比亞大學
- 信仰:基督教
- 主要成就:參與韋慕庭的口述史項目
- 代表作品:《蔣介石與我:張發奎上將回憶錄》
家世顯赫,師從韋慕庭,口述史的“主要搞手”,中年出嫁罹癌早逝,
家世顯赫
夏瑞芳(Zoen Fong How, 1871~1914)是商務印書館的創始人之一,與妻子育有八女一男。
夏鵬(Bang How,1896~1976)是獨子,而他又僅得一女夏連蔭(Julie Lien-ying How,1926―1982),蓮瑛是她的原名,後來她覺得俗氣改名連蔭,為夏姓的最後一人,父親對這位掌上明珠萬千寵愛。由於其父母分別是上海及廣東人,加上童年隨父母遊歷歐美,連蔭能講流利的上海話、廣東話、國語、英語及法語,又因為父母兩家的人脈關係,自幼已跟當時的風雲人物相識,比如1942年宋子良迎娶席曼英,她跟顧維鈞的媳婦楊光華(華美協進社長楊和慶醫生女兒)便是伴娘,宋子文長女宋瓊頤結婚時她亦是伴娘;她跟宋子安夫人胡其瑛及唐驥千夫人亦是好友,曾在越戰時結伴到高棉參觀吳哥窟及到泰北訪問。其實宋家在宋耀如一代已因教會及印刷生意與夏家相識,夏鵬一代又跟宋氏兄弟姐妹同時留美,且跟子文又同為蘭集社友,連蔭父母結婚時便由宋美齡當伴娘。
師從韋慕庭
她幼時在上海中西女中就讀,後隨父母經香港到紐約讀中學,在名女校Vassar三年即畢業,之後曾到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進修音樂(她跟八位姑姑一樣精於音樂,彈得一手好琴)及巴黎索邦大學(La Sorbone)深造,在華盛頓當過空軍上將毛邦初的秘書。但最終她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歷史,於是考進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中國歷史碩士,導師正是她日後研究上的主要合作者韋慕庭(Clarence Martin Wilbur,1908―1997),而她亦是韋最早的碩士生。韋教授建議她研究中共創辦人陳獨秀,在1949年她寫成論文《陳獨秀的政治思想》(The development on Ch'en Tu-Hsiu's thought, 1915-1938),僅參考書目便有十五頁之長。
夏連蔭在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之時正當國共交替,不少中國學人留在美國待業,美國國會撥款大學延聘這批學人,韋教授亦獲資助蒐集及翻譯重要國共文獻,遂延聘剛畢業的連蔭監督三名中年學人進行研究,首項工作圍繞1927年蘇聯使館搜獲的一批中共文獻。1927年4月,張作霖的奉系政府搜查北平蘇聯駐華使館,拘捕了中共另一創辦人李大釗等共產黨員的同時亦檢獲大批中共及蘇聯駐華顧問團的檔案。這批檔案輾轉落入哥大及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手中。經過數年的翻譯研究,韋與連蔭於1956年將資料結集出版《關於共產主義、民族主義及在華蘇聯顧問的檔案》(Documents On Communism,Nationalism and Soviet Advisers in China 1918―1927)一書。
口述史的“主要搞手”
1958年韋氏跟曾任南開校長及國府經濟部次長的何廉教授(Franklin Ho,1895―1975)組織一個口述歷史計畫,採訪一些民國名人,希望較全面地記錄近代史,得到“福特基金會”的贊助。記憶力強、人脈廣博、人緣極佳及會多種語言的夏連蔭第一時間成為該計畫的主要搞手。
在紐約,她與同事唐德剛走訪外交家顧維鈞,由連蔭負責採訪童年至留學部分,資料於1976年正式公開。
她那時採訪的另一位要員便是1950年赴美的CC系領袖陳立夫。陳立夫的叔父是涉嫌謀害夏連蔭祖父的陳其美,據夏連蔭丈夫華仲厚憶述,當年她有問陳立夫關於祖父被害一事,但立夫總避而不答。而據陳立夫自述,當年他初到美國沒有收入,舊交何廉介紹他寫哥大回憶錄,而哥大於1958年11月開始派夏連蔭每星期到其家中訪談並吃午飯,為時一年。當時陳立夫只有五十多歲,有一天夏連蔭對他說:“你年紀還輕,我現在到香港訪問一些年紀較大的元老”,就此中斷了數年,及後斷斷續續到夏連蔭結婚之後完全停工,最終僅完成十分之一,20世紀80年代由其他人完成。
夏連蔭1960年到香港首先訪問的對象是她的親戚外交家王正廷(其姑丈王恭芳的叔父,翌年他即辭世),繼而於1960年12月到1961年6月訪問夏連蔭稱為“Uncle”的陳光甫。1965年她完成了國共都反的青年黨領袖左舜生(Tso Shun-sheng)的訪問,接著於1967年訪問鐵軍軍長張發奎。據她的丈夫回憶,張氏是夏連蔭眾多受訪者中最喜歡的一位,她跟張做訪問共四百次(其他人平均三十至五十次),訪問記錄長達四十萬字一千多頁,為研究軍閥混戰,國共合作到新中國成立後在港第三勢力的重要參考數據。這份作品於2008年由鄭義(原名胡志偉)翻譯校注成《蔣介石與我:張發奎上將回憶錄》。韋教授說夏連蔭很懂得引導老人家說故事,她亦會毫不猶豫地根據自己知道的史實跟被訪者對質,而說服能力強的她更成功遊說孔祥熙、張發奎、陳光甫及左舜生將珍貴的私人檔案捐給哥大保存。
中年出嫁罹癌早逝
夏連蔭在戰時曾跟一個來自上海廣東籍黃姓家庭的男子訂婚,但最終沒有成事。由於父親擇婿標準嚴謹,加上她本身亦很挑剔(據說她的好友何懷祖夫婦曾給她介紹一位在抗戰時當過兵的朋友,作為史家的她毫不留情質疑此君的作戰記錄)。
延至1971年夏天,45歲的連蔭才與抗戰時在紐約已認識、僑居泰國、比她大八歲的華仲厚(泰名Bil Z.Hwaphongchai)結婚。1940年自麻省理工畢業的華氏出身無錫顯赫十幾代的望族,無獨有偶,竟是中華書局的大股東之一,與連蔭絕對是門當戶對。華仲厚的父親華繹之是無錫知名資本家及中國現代養蜂之父,與無錫名門薛家、唐家及榮家都有多層姻親及生意關係,而榮家不少事業都找他投資,華仲厚的兄長華伯忠更因此與榮德生的女兒指腹為婚。華氏戰時被中國空軍招聘在紐約採購物資,與未來岳父的世界貿易共享一個辦公室,一次蘭集聚會在夏鵬家中首遇連蔭。1947年他回國,在空軍及中國航空(CNAC)任職數年,新中國成立後他到泰國定居,成為泰國空調冷藏業的先驅,為客籍富商葉賢才及美資美國貿易公司工作多年,至2001年才退休。婚後,由於丈夫居泰及年邁的父母已搬返香港居住,夏連蔭開始穿梭於紐約、曼谷及香港三地。
1973年她罹患癌症,開始減少口述歷史的工作,但仍長期跟韋教授合作寫了第二本書。為了不讓年邁的母親擔心,她一直把病情隱瞞,延至1982年逝世,享年僅55歲(韋的另一位學生,Lydia Holubnychy,也早逝),第二本著作《傳教士的革命:蘇聯顧問與中國的民族主義》(Missionaries of revolution : Soviet advisers and Nationalist China, 1920-1927)在她死後由韋教授完成出版。
華氏對連蔭念念不忘,年逾九旬每年仍到處飛,而且思路清晰。每年他有一半時間在曼谷,三分一時間在家鄉無錫。念工程的他在那裡花了十七年時間及逾百萬美元將“文革”時受破壞的無錫家祠華孝子祠八大碑文重修;其餘時間則到中國香港、台灣及紐約探望親朋,到紐約時他必定到Ferncliff墳場為連蔭掃墓,在那裡亦葬有連蔭的三位姑媽,及眾多跟她做過口述歷史、她稱呼為“old boys”的風雲人物――孔祥熙、顧維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