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夷扇貝(夏貽貝)

蝦夷扇貝

夏貽貝一般指本詞條

蝦夷扇貝(Patinopecten yessoensis)隸屬於軟體動物(Mollusca),瓣鰓綱(Lamellibranchia),異柱目(Anisomyaria),扇貝科(Pectinidae),扇貝屬(Pecten)。是一種冷水性貝類,原產於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俄羅斯千島群島的南部水域及朝鮮附近。自 1982 年由遼寧海洋水產研究所引進中國以來,蝦夷扇貝已在山東、遼寧等北方沿海進行大範圍的人工養殖。由於其個體較大、營養豐富、有較高的市場價值,經過近 20 年的養殖推廣,目前已在渤海及黃海北部形成規模化和產業化養殖,近 10 年來創造了數十億元的產值,已成為我國北方最重要的海水養殖貝類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蝦夷扇貝
  • 拉丁學名:Patinopecten yessoensis Jay
  • 別稱:夏威夷貝,夏夷貝
  • 二名法:Patinopecten yessoensis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Mollusca
  • :瓣鰓綱Lamellibranchia
  • :異柱目Anisomyaria
  • :扇貝科Pectinidae
  • :扇貝屬Pecten
  • 英文名:Giant Ezo Scallop
  • 生態類群:水生無脊椎動物
  • 種群建立狀況:已建立種群
  • 引入路徑:有意引進,用於養殖目的的引種
形態特徵,基本資料,生活史,營養環境條件,問題及原因,性別類型,培養方法,底播增殖技術,

形態特徵

貝殼大型,是扇貝中個體最大的,殼高可達20cm,體重可達900g。左右較突,黃白色;左殼稍平,較右殼稍小,呈紫褐色。殼近圓形。中頂,殼頂位於北側中央,前後兩側殼耳大小相等。右殼的前耳有淺的足絲孔。殼表有15-20條放射肋,右殼肋寬而低矮,肋間狹;左殼肋較細,肋間較寬。殼頂下方有三角形的內韌帶,單柱類,閉殼肌大,位於殼的中後部。
蝦夷扇貝

基本資料

分布範圍:中國北部沿海,尤以山東半島為多。山東(長島、威海、蓬萊、石島、文登)和遼寧(大連、長山島)等地是主要分布區。
首次發現:1981年,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遼寧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從日本引進。
蝦夷扇貝蝦夷扇貝
起源:原產於俄羅斯(千島群島南部水域)、日本(北海道及本州島北部)。
擴散途徑:人為攜帶,自我擴散
生境類型:海洋
可能擴散的區域:中國北方海區。
預防、控制和管理措施:加強引種管理,防止隨意擴散。

生活史

蝦夷扇貝為體外受精,體外發育的貝類。初次繁殖年齡為2年以上。親貝將精、卵排入水中,在水中受精發育。通常雄性扇貝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靈敏,排精常常先於產卵,由於精子在水中的出現,也能誘導雌性扇貝產卵。為多次產卵,第一次產卵最多。懷卵量與產卵量很大,1次產卵可達1000萬-3000萬粒。
蝦夷扇貝蝦夷扇貝

營養環境條件

蝦夷扇貝為濾食性貝類,雜食性,攝食細小的浮游植物和浮遊動物、細菌及有機碎屑等。其中浮游植物以鬼藻類為主,鞭毛藻及其他藻類為次。浮遊動物中有橈足類、無脊椎動物的幼蟲等。蝦夷扇貝對食料的性質無嚴格地選擇性,其選擇一般依賴於浮遊動物的大小和生物的形態,只要大小合適,易被濾食,不管什麼種類都可以被食用。蝦夷扇貝為冷水性貝類,分布於底質堅硬、淤沙少的海底。自然分布水深6-60m,生長溫度範圍5-20攝氏度,15攝氏度左右為最適宜生長溫度,低於5攝氏度生長緩慢,到0攝氏度時運動急劇變慢直至停止;水溫升高到23攝氏度時生活能力逐漸減弱,超過25攝氏度以後運動很快就會停滯。蝦夷扇貝是高鹽類種類,適宜鹽度範圍為24‰-40‰,鹽度不低於24‰。

問題及原因

近年來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蝦夷扇貝養殖群體出現了病害頻發、苗種成活率低、養殖個體小型化和高死亡率等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可能與海區養殖環境、養殖結構與密度及病源微生物有關;但有的學者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與種質退化有關,也就是由於引進群體單一且個體數量少,在人工繁育的過程中親本的有效群體大小受生產條件制約,作為繁殖親本的個體數目很少;經過連續多代的人工繁殖,蝦夷扇貝養殖群體內出現一定的近交現象,導致蝦夷扇貝種質退化明顯,近交衰退現象明顯。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蝦夷扇貝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性別類型

雙殼貝類的性別表現及雌雄同體
海產雙殼貝類的性別類型一般包括三種:
一、為雌雄異體,大部分雙殼貝類都屬於此類;
二、為一生中沒有性轉換的雌雄同體,如大扇貝、光滑藍蛤、海灣扇貝等;
三、為生活周期的某階段出現性反轉,並有短時的雌雄同體現象。據統計,9%的雙殼貝中都發現有雌雄同體現象。我國學者也對分布在國內的一些雙殼類的雌雄同體現象進行了報導,包括馬氏珠母貝、櫛江珧、二色裂江珧、尖紫蛤、蝦夷扇貝等都發現周期性雌雄同體的現象。
蝦夷扇貝蝦夷扇貝
通過組織切片法觀察雌雄同體蝦夷扇貝的性腺,發現雌雄同體的蝦夷扇貝性腺主要可以為兩類:
一類是濾泡混合型,精細胞與卵細胞共存於同一濾泡中;另一類是濾泡並存型,精、卵細胞存在於不同的濾泡中,雌雄濾泡並存於性腺組織腹嵴上的不同區域。這兩種情況在雌雄同體的江珧。波紋巴非蛤和馬氏珠母貝中也都有發現,並且在混合型濾泡中,經常可見一種類型的生殖細胞處於退化階段,這暗示了雌雄同體的蝦夷扇貝很可能是性轉換的中間階段。蝦夷扇貝雌雄同體的個體大部分都屬於濾泡並存型,從外觀上雌雄區可以分辨,但雌雄區在性腺中所占的比例在不同個體間差異很大;然而無論是哪一種雌雄比例的性腺,基本都能產生成熟的兩性生殖細胞。

培養方法

將孵化池的自然海水溫度調至 8-12℃,選取性狀良好,性腺飽滿,閉殼肌為橘紅色的親本蝦夷扇貝,洗刷去殼上的污泥及各種附著物,根據性腺顏色辨別扇貝性別,將不同性別的蝦夷扇貝在不同的孵化池中暫養。
關掉燈光,將雌雄親本蝦夷扇貝陰乾60分鐘。打開燈,加入12-15℃的過濾海水刺激使其產卵和產卵,待卵的濃度達到一定量時將雌貝取出,邊攪拌邊加精液在水體中分散均勻。精子過量容易導致水體腐敗和胚胎畸形,一般一個卵周圍有 2-4 個精子便可。受精力隨產出的時間延長而降低,且水溫越高,精卵的生命力越短,一般來說,在產卵後的 2-3 小時內受精率都很高。
扇貝的卵為沉性卵,受精後應進行充氣,並經常攪拌水體以防止受精卵沉到水底而相互擠壓而影響受精卵的發育。孵化密度一般控制在 50-60 粒/ml,最高100~200 粒/ml。孵化期間不需要換水,要儘量保持水溫恆定。
待胚胎髮育至 D 形幼蟲後,停止充氣 1-2 小時,用 260 目或 300 目篩絹將上浮的 D 形幼蟲轉入到加入適溫過濾海水的池中。幼蟲的培育及附著參照常規方法,幼蟲附著變態後進入幼貝培育階段,幼貝以後放到海上進行常規養殖。

底播增殖技術

底播增殖區的條件
1、應選擇以粗砂為主略為柔軟的砂泥底質。 硬度較大和軟泥底質對貝苗生長與生存有嚴重的影響, 不宜做增殖區。
2、水深應不小於 15 m , 以 20 ~ 30 m 為宜。 過淺易受風浪衝擊, 造成底質結構發生變化, 使貝苗處於不穩定狀態, 影響貝苗的生存與生長。
3、水溫年度變化一般均在 0 ~ 23 ℃範圍, 盛夏水溫最高也不能超過 26 ℃。
4、敵害生物(如海星、海盤車等)較少。
底播增殖技術要求
1、苗種投放時間 播苗適宜時間為晚秋( 10 月下旬至 12 月初), 此時水溫為 15 ~ 10 ℃。 儘量避免在春季播苗, 多年生產實踐證明, 苗種經過海上暫養越冬後體質較弱, 春季倒動貝苗死亡率較高。
蝦夷扇貝蝦夷扇貝
2、苗種投放規格 貝苗殼長達 3 cm 以上為宜, 大苗可提高底播增殖存活率。 日本底播增殖要求苗種規格達 4 cm 以上者占 95 %。
3、苗種投放密度 一般控制 7 ~ 8 枚/ m2 較為適宜, 視增殖區自然條件和苗種規格可稍作調整。
4、苗種投放方法 選擇小潮、慢流、風浪較小的時間內進行操作, 劃定海區面積, 做好苗種計量 。
5貝苗倒籠與篩選按規程操作, 避免或減少機械損傷, 貝苗運輸要保持濕潤, 防止風吹乾露、相互咬合引起死亡。
底播增殖技術管理
1、嚴禁漁船進入增殖區域內拖網, 破壞底質結構,損傷貝苗。
2、禁止往增殖區域內傾倒浮筏上清除的雜物, 惡化環境, 損害貝苗。
3、認真做好增殖區域內敵害生物的清理工作, 及時清除或驅逐海星、海盤車等敵害。
4、定期進行貝苗底播後的跟蹤監測, 了解其分布、移動、生長和存活情況等。
采捕時間與采捕工具
采捕時間一般在春季的 3 ~ 5 月和秋季的 10 ~ 12月, 但也要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生產。 采捕工具淺水一般使用潛水船, 深水使用機動船桁桿拖網。
影響蝦夷扇貝底播增殖產量的因素
在蝦夷扇貝底播增殖過程中, 其產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蝦夷扇貝的產量。
蝦夷扇貝蝦夷扇貝
1、底質、水文環境
蝦夷扇貝底播增殖區域沙泥底質主要以粗砂為主。該種底質具有一定的柔軟度。扇貝苗的生長容易受到底質硬度與軟泥底質的影響。蝦夷扇貝貝苗海水深度通常不得超過15m, 且保持在 20 ~ 30m。水深如果太淺就容易受到風浪的衝擊, 影響底質結構, 造成被苗種處於不穩定生長的環境中, 不利於成長。扇貝貝苗對水溫也具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情況下全年溫度控制在 0 ~ 23℃。水溫過高或者是過低, 對蝦夷扇貝底播養殖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蝦夷扇貝正處於繁殖季節, 溫度的影響就會更大。
2、自然災害
採用底播增殖的方式, 蝦夷扇貝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養殖的海域一旦發生風暴、颱風或者其他的自然災害,對養殖產品的生存構成巨大的威脅, 進而影響蝦夷扇貝的苗產。
3、 苗種質量
通常情況下, 蝦夷扇貝苗種質量越好、品種越好, 其產量也會越高。過去從日本引進來的蝦夷扇貝多數為親貝。近親繁殖會嚴重影響苗種產量。苗種生長的速度與抗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減退的現象, 給我國蝦夷扇貝的養殖留了隱患。因此, 在選種的過程中應當選用優質苗種並且改用為活水養殖, 可以有效提高苗種的存活率。
4、底播養殖面積
據我國海業協會與大連海洋漁業協會的估算, 遼寧省適合養殖蝦夷扇貝的面積約為 26. 67 萬 hm2。但是目前尚未開發利用的面積占 50% 左右, 其中適宜底播尚未開發的海域面積占有 11. 67 萬 hm2。在蝦夷扇貝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 擴大底播養殖面積勢在必行, 隨著底播養殖面積的擴大, 蝦夷扇貝畝產也會只增加。另外, 敵害也是影響蝦夷扇貝增殖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蝦夷扇貝底底還長期生存在海洋中, 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海星。建設海洋牧場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控制海星等敵害。在養殖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專門的敵害隊伍進行誘捕。通過採取相應的措施, 對相關的生物以及其幼體進行防控。
發展蝦夷扇貝底播增殖的措施
近年來, 蝦夷扇貝需求市場不斷擴大, 但是由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使其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針對此種狀況, 應當採取有效的措施, 進一步推動蝦夷扇貝底播增殖產量。可以創建良好的養殖海域環境。發展蝦夷扇貝底播增殖產量的關鍵部分就是保持良好的養殖海域環境。因此, 在養殖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海域底質與水文生物環境要素。對蝦夷扇貝底曾問水溫的變化不間斷的監測, 有效提高海域環境監控的能力。同時, 還可以通過養殖人工藻場方式恢復海域生態環境。
當然, 對於無法預測的自然災害應當建立好海洋環境監測系統, 提高防範能力; 提升蝦夷扇貝苗種的生育能力。蝦夷扇貝的底播養殖可以發展成為苗種。提升蝦夷扇貝的苗種的生育能力有助於提高蝦夷扇貝的繁殖能力與生存能力; 積極發展海洋牧場, 擴大規模化增殖。海洋牧場的實現需要海珍品菜苗、養殖、采捕、暫養、加工等方面技術的加強。建立海洋牧場, 對發展蝦夷扇貝的生產具有重要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