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生

夏荷生

夏荷生,安徽廬江人,先後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藝術系和中央美術學院郭怡孮花鳥畫創作高研班。代表作有:《鑄·石》、《屹立》、《天山的諾言》、《海天雄風》、《凝固的軍魂》、《時時刻刻》等。作品參加全國性畫展,並被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多幅作品陳列於國家和軍隊多個重要場合,國內外報刊雜誌及中央有關媒體曾做過專題和專版介紹,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畫學會理事,第八、九、十屆全國青聯委員、第八、九屆全國美代會代表、第十屆中國文聯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武警部隊政治部文藝創作室主任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荷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廬江
  • 出生日期:1968年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蘇州工藝美術專科學校
  • 代表作品:《怎樣畫魚》、《李翔、夏荷生中國畫集》等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個人生活,作品欣賞,

人物生平

夏荷生,男,安徽廬江人。1987年後在武警上海總隊一支隊工作,1988年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藝術系進修作品《清暑》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都市橄欖綠》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等。其主要藝術活動:作品先後參加第七、八、九、十屆美展,全國第三、五屆花鳥畫作品展,第八、九、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2001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新時代全國美術作品展,第五、六屆全國工筆畫畫展,並多次獲獎。

個人作品

夏荷生:抒丹風骨入妙境 默契自然韻至臻
文/李坤禧 夏荷生能在當今畫壇有相當的影響,全得力於他創作的大批有震撼力的作品,如《守望天山》、《鑄石》、《石韻》系列、《屹立》、《八一槍聲》、《坡前北歸留細筆數竹雕奇生靈石》等。在他的作品中以工寫意,意寫兼備的水墨淋漓語境的拓展,已入形而上,上有韻,韻有筋骨的立體脈絡與質感!他的花鳥、石韻作品功於嚴謹、灑脫,亦鐫刻精微張弛精神挺拔、高遠的提煉。其人物畫注重情景的交融,善於把握人物的內心妙以心象的超然穿越,作品或以工勾勒背景用寫來潑神韻,或以審美手法的黃金分割來注構畫中美與格調,格調與氣勢的遞進。從諸多的作品中可以明確讀出夏荷生的精神面貌是鮮活,向上,明快中賦有節奏。
洋溢著民族、自然之美和雋挺內蘊是心象外延的氣概。也許是軍旅歲月的一路走來,他胸中有物,於南是多年在上海、江南多地的求索、採風與對那片山水不停地咀於抒寫,於北是他在京城,始終以一名軍旅畫家的氣魄,將求索、採風根植於祖國大江南北更遠的通途!
這對一名當代畫壇、畫家來說,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無疑夏荷生更有發言權。從而以筆者的眼光洞察畫家筆墨的深度與廣袤,不只是一種繪畫圖式的延伸,更為精神家園以筆墨為核千山萬水的行吟,常言:心有多遠,舞台的天地就有多大。於畫家心中的舞台,這就意味著他的筆墨語言是具備著跋涉中取於心慕已在遠的向度。無疑,這是筆者解析夏荷生繪畫形式與內涵有別於常態的啟發與感念。
畫家夏荷生,先後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藝術系和中央美術學院郭怡孮花鳥畫創作高研班。作品參加過一百餘次全國性畫展並多次獲獎,並被國內外多家機構和個人收藏,國內外多家報刊雜誌及中央電視台曾做專題和專版介紹。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第九、十屆全國青聯委員、全國青聯書畫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華書畫藝術促進會理事、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美術創作院組聯部主任,軍旅家。
早年,夏荷生師從郭怡宗先生,畫家於傳統筆墨的根基不僅在工上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多地說是從起點上找到了吻合自己遵循的藝術規律,從畫家個人的追求上來說,是以傳統的基土裹以自我的勤孜不懈;他一路走來,他的成功不是靠移植西念現代的創作手法,也不是刻意追求水墨的新異,來達到視覺在觀賞時的衝擊作用。他創作的意義,是與傳統底蘊有著有機的契合與銜接,是並舉內容而又隨心賦形於內涵。他不但心手歸一地汲取博大精深的傳統給養,更是以筆墨語言審美內外兼修沉潛畫圖的豐富性、開合度,這於他的藝術指向是一種精神內美到物我兩忘的統一、和諧。在一定意義、層面上講,夏荷生的畫具備的影響是持續的,多元的。他的一系列創作能給更多觀者以賞心悅目,或同道中人借鑑的。
就當下中國水墨畫基本形態是筆墨結構組合而成的。水墨畫的形態構成依賴於筆墨,這是形態構成特徵的基本原理、屬性。當筆者靜心審視夏荷生的作品時卻不難發現,他的美學觀仍然是建立在“傳統”之上,有著豐富思辨和優雅的人文情懷的筆墨語態。在花鳥、人物畫中追求抒寫所產生的氣韻意味,技法嫻熟,對比美學質間的線、面,形以靜求變,以動固穩,使筆墨本身在描寫內容形質的同時,更能自由地發揮畫家的氣質與情緒因素,從而產生了充滿抒寫意味的筆墨情趣。夏荷生的水墨畫富於抒情的張力,追求一種東方的構成,從中可領略中國文化的典雅與精緻。確切地說,夏荷生的花鳥、人物畫是對現代工筆畫、寫意畫兩者之間有機的融合,並於前輩精髓的繼承中以自我排列的隨影附形,隨境塑骨有所創新。
藝術評論家許向群先生曾在《石韻悠遠意蘊深邃——記著名畫家夏荷生》文中高度總結了夏荷生藝術面貌,筆者擷以評據、論述的重點為:
1、萬象歸一,道從心生。夏荷生的作品,在不斷超越工筆畫“工整、工細、工麗”之工的同時,也實現著他自身的超越。他用看似隨意的勾線與疏略的著色,把主觀和客觀,形與勢、情與禮等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獨特的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並且具有藝術感染力的畫作,充分傳達出法度以外的意向、境界和意趣,構成了藝術作品的生命之魂。
2、立意高遠,氣靜神凝。審視和體味夏荷生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雖然繪畫技巧高超絕妙,但審美取向是集中的,無論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顯示出中華文明的悠長內蘊和深厚根基,從中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中華文明的精神肌理和獨特氣質,總體來說就是渾厚幽遠,沖淡平和,靜謐柔婉,意蘊綿邈;作品得其“靜”而追現其“動”。
3、形質兼備,靈韻飛揚。他是以民族文化的情結審視花木鳥蟲的視角,本體性的真與自然美的質,以他特有的個性人格精神去表現,由作品證實了審美主體的再現。
以心中之思造心中之景是畫家夏荷生筆墨一貫採取對立統一的態度。筆者再次賞析夏荷生佳作,如《守望天山》,畫中的人物與景採用隱喻的手法,一位老軍人身披著泛舊的軍大衣,手指夾著一根菸捲,他略低著頭沉思……他的身後是一座座犧牲在戰場上戰友的墓碑,就近的墓碑可能是他一同戰鬥的戰友,戰友倒下了,活著的他常在人間回眸,眷戀。這幅圖式格調灰暗,點明了是在冬季,有雪的映照,也許於過往歲月某個冬季密切相關;隨物賦形可知畫家是深入生活,而又提煉生活於藝術的載體,他的繪畫觀點表達了畫家將生活層面鎖定在一個特定的可指內心境界的空間,畫中的氣韻雖是冷調的,但畫面形成的“錯落”有不動聲色的“支撐力”。如《屹立》,畫如雕塑,將戰爭的艱辛、慘烈凝縮在炮火、硝煙,以及眾將士不畏懼艱難的神態冷冽中,此畫作運用了不僅有敘述,也用立體的氣象架構著對光明之火的展望;從而達到形有言,而意、境更有聲的舉措激妙。再如《坡前北歸留細筆數竹雕奇生靈石》,這是畫家花鳥畫創作在某個時期的代表作,畫面,以瘦石,勁竹,芭蕉物像為主,整幅畫面錯落有序,高低起伏,張弛有度,瘦石的疊加表現了石韻如峰的樸拙!竹子不濃不淡,以硃砂渲染,點綴的節節向上以步為營的生機,芭蕉以冷色調處理,輔助以歲月花開靜寂的輪迴。純正,厚重,氤氳著一種山水可宏大也可鋪陳一隅隨物賦喜的生機勃勃。
綜上所述,夏荷生的筆墨情懷是入世的,積極的。他的作品不僅入軍旅歲月刻畫心韻得陽剛、雄強之境,也借筆墨山水把結廬還原在大山大河,或淨山隅水寬邃巒濤中。德國大詩人席勒曾云:“真正的美與理想一致,與自然一致。”可以肯定,畫家夏荷生的諸多筆情墨趣渾然的佳作,皆契合其視野開闊,筆法嫻熟,格調高雅的“形而上,質韻有風骨”。同時,筆者在其畫作的探析中更進一步臨摹了畫家在花鳥畫、人物畫在人文情懷抒寫的脈絡與走向!——無疑,夏荷生遵循的藝術法則是有法而法,自覺隨形又再現了有法可無法!對於未來,筆者堅信,順著夏荷生孜孜追求的軌跡,啟發我們的不僅是筆墨生香、其屹於畫壇的增光添彩,共震更凸顯:時代需要這樣有引領審美、表現繪美豐富於人們精神生活的丹青高手! 附錄夏荷生先生精選作品如下:
夏荷生
夏荷生
夏荷生
夏荷生
夏荷生
夏荷生
夏荷生
夏荷生

個人生活

畫家
石韻悠遠 意蘊深邃——記著名畫家夏荷生
任何藝術品,都是由特定時空制約和主體人的精神意識觀照於表現客體對象的結果。藝術品畢竟是時代的作品,特定主體的作品,儘管它體現著歷史階段的傳承關係和空間的交合關係,但一定時代的創作者不可能回到過去的時空中去,所以,每個藝術家的作品都以其對前人的理解、把握的深度和認識、接納的成份以及自我主觀審追求等,在特定時間內對與他人體悟之區別,導致作品風格各不相同的品質。因而,藝術只能是以個人的風格為其藝術價值的定位,這是藝術作品衡定的基本原則之一。縱觀下荷風的作品,其風格表現為“精細工整、疏朗清俊、落墨為格、雜彩副之”,反映了作者蓄納的民間文化與地域文化情結,傳統筆墨與現實情感,主體審美與表現對象觀照等特定審美意誤解及其表現的內容、形式等綜合因素的涵和外延。
形質兼備,靈韻飛揚
民族的文化本體性使東西文化藝術成為根本不同的世隨機應變分野,西方藝術家是站在大自然的對面去發現它的精神的、具體的“真”和“美”,而中國的藝術家而是在以主體人與大自然的融合中,用心靈、情感熨貼宇宙的生命節奏,在情景交融中體悟“真”和“美”。這一世隨機應變特徵來源於中國民族傳統哲學思維方式所表現的“天人合一”觀。孟子關於“浩然之氣” “充塞於天地之間”,君子可以“上下與天地同流”;莊子的“天地與我並生”;《周易》的“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這些先秦哲人由政治哲學觀念衍生出的美學觀念,以“山水比德”關注原始人的人格神的崇拜,發現了自然美與人格力量及其精神的映照。作為生產對象的大自然,不僅是山川大地,而且有在其上的變幻無端的風雲雨雪,生生不己的草本花卉,生機勃勃的鳥獸魚蟲,當人們感受到它們的活力和美麗,從而也就為這些客觀對象創造出從生產到主體的審美。夏荷生作品所體現的“情境交融”境界,說明了他是以民族文化的情結審視花木鳥蟲的視角,本體性的真與自然美的質,以他特有的個性人格精神去表現,由作品證實了審美主體的實現。
在夏荷生的畫作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繼承著精勾細染的傳統技法,另一方面,在物象造型、結構畫面以及畫境營造上都凝結著現代人的意識和感情;進而對工筆畫形式語言的完善與醇化中,逐步實現精神主題的表達,在其工筆畫創作中流露出工筆畫的寫意性,如他的石韻系列中的《石魂》就不拘泥於自然物象摹擬、再現,而是追求了主觀的意會和意境的創造,畫面中的人物形象和意志個個呈現出磐石般的堅韌挺拔、巍然屹立。這是作者對生活、物象的細膩感悟,也是其形象思維、審美情趣和藝術加工能力的高度概括。
萬象歸一,道從心生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傳.繫辭》)。如上所說,夏荷生花鳥風格為工和,相對而言,工筆的“表意”與寫意的表“意”的難度更大。儘管二者都有作者主體觀念的注入,但工筆的“具寫”相較與寫意的抽象概括難度更大些,這也是一些工筆花鳥由具象限制,致使作品呈做作媚俗,刻板遲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夏荷生的作品,風格雖為寫實,以實出意,其筆跡輕利,精細巧整,色彩鮮澤,宛有生意,表現的品質為“莆而上”之“道”而非為“器”道,已經超越了具體物象的層面而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哲學思考層面。
首先表現在從立意的抽象概括上,藝術,終歸是文化思想觀念的反映,而文化是一個十分寬泛,且又十分模糊的概念,其包容性元素十分複雜,上至風谷禮儀,下至工具、財、物,都包容在這個範疇之中。而我們所說的文化是指存在於意識之間的一個特殊層次,相對於物質在而言,文化屬於社會意識的性質,而這種社會意識作為文化層面,似乎又是屬於社會存在方面的東西,並且,它是決定具體觀點,影響個人意志的一種相對穩定的社會存在,而滲透到人們的心理習慣和思維方式之中,積澱成文化屬性的心理結構,這就明確了,對文化的認識是抽象的結果,而作為反映、表現、文化的藝術形式與其相應也必然是抽象的性質,因而“抽象”的方法只能是“概括”。從夏荷生的作品看,他對抽象性的概括文法把握是嫻熟的。對所存在特定時空中的表現對象或取一側面、斷面、或聚焦於一個視角,以特定的表現觀點和審美取向貫注之。
其次表現為用筆上的工寫並蓄。中國畫要求“形神兼備”,“以形寫神”,不僅要求表現物象的形似,還要求從形象中表現人格性的精神氣質、性格感情。夏荷生作品形象兼備的特徵十分明顯,在於他在觀念上把握“形”“神”關係的深刻理解和創作中筆墨、色彩和程式上的變化。在筆墨表現的形質上,透視了他的追求和表現的功力深厚,比較多的作品表現為“枯筆取氣,濕筆取韻”;頌注於筆墨形式美的趣味取向是枯而能潤,剛柔相濟,有質有韻。運筆方法較多地表現為藏而不露,橫行無往不復,豎行無垂不縮,一波三折,用力勻中有彈,起訖分明,筆筆送到,沉著不浮,轉折處圓而有力,筆鋒回顧含蓄,不急不徐,“如屋漏痕”,中鋒沉著帶出的平實質感十分明顯,而側鋒轉換又顯出灼灼生氣,在表現方式上,一方面體現了“質筆”與“意筆”的交合併用,以質筆求形實使質地穩實,以意筆求靈變,使情趣生動;在經營上主多用工筆,賓多以意筆,構成了虛實、疏密、藏露、呼應等各種變化。在他的作品《山水》系列中,均為以工帶寫的筆法,從而使走線、施墨、賦彩工而不刻,實而不滯,巧而不媚,虛而不散。
立意高遠,氣靜神凝
審美文化作為一個民族“情感方式”的表現,必然受制於該民族的特定時代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維方式”等諸多因素的滲透和影響,一般地說,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是作為人的生存基本要求的人本文主義體現,而信仰方式、思維方式則是人的精神情感寄託的人文主義體現。但二者不是也不可能截然分開,而是相互依存,互為作用地貫徹於人類社會生活之中,推動歷史文明向前發展。如果說生產生活方式關係著人們的衣食住行,那么信仰方式、思維方式則關乎至人們自然的不同取向將個體生命的有限價值升華和擴展開去,而且整體影響到群族對社會美、自然美的認識和理解。
在夏荷生的作品中氤氳著一種獨特的靜氣,這種靜氣不僅僅是繪畫風格,更是畫家心境氣質的體現,是民族文化特質在其精神深處的歷史積澱。靜氣的修煉本是一個長期省思與積澱的過程,除了勤奮的苦練,還要有對於畫面背後文化境界的思考和參悟,要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道家、禪宗思想有比較深入透徹的理解與鑽研。在古人的畫論里,對於“靜”的闡釋不勝枚舉,如古人總結出的未動筆前要“興高意遠”、已動筆後要“氣靜神凝”的從畫之道,以及“澄懷味象,靜觀萬物”的觀察體驗方式。夏荷生的作品得其“靜”而追現其“動”,在清冷幽散的氛圍里把握到了一種躍動的生機,也呈現出一種典雅凝重的永恆感。
闡析夏荷生先生繪畫作品的格物畫境
華石玲瓏佛缽花 荷生追月三萬里
——闡析夏荷生先生繪畫作品的格物畫境
文/李坤禧
在京幾許,常在京城各類大展上神思遨遊一番,期間,我有幸大快朵頤地賞讀了當代著名畫家夏荷生先生的多幅參展、獲獎佳作。視於畫面之際,心扉洞開、妙音潺潺、精氣盈足、星月之行、以觀滄海,與我與我心與我俗眼與我聞道之途,某個光影閃爍的時刻,我是止於腳步、輕聲吟出:是一河划過心舟的那處神聖!
近些日子,我載與一河一岸一陋室一燈之畔,素心捧讀夏荷生先生2010作品選,不禁為先生的諸多作品而感而思而雅而琢而神而韻而深而邃而空而靈。抖筆無墨,仰止千古,焚香佩芝蘭,操琴歌詠之。
1、作品《鑄石》;集中配圖格物詩:奇才列石盡玲瓏 銳比精兵十萬雄
我曰:畫面宏大、透著歷史的厚重感。畫圖右角一名士兵持槍而立,表情樸素威嚴,一古典西北建築的門楣左方豁然高懸著:中國蘇維埃政府。畫作的左前方一座巍然昂揚的巨石聳立,石疊加而置,一層焊接著一層,錯落有致中屹於一方蒼茫的天空下,分外雄奇、磅礴。飛躍歷史的隧道,可試想那扇門後的一代偉人們,在一盞明燈下夜以繼日地工作著,指點江山、運籌帷幄……在那個歷史的空間,一定有一位偉人在某個時候低聲吟過曹操的《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作品《此處還有人要救援》;集中配圖格物詩:天佑中華吾再祈 眾志成城斗天災
我曰:汶川地震中在北川發生的寫實畫面。生命在倒塌的校舍下發出無聲的吶喊!一座瑞祥的神像還在坍塌的房牆下沉穩而立。無需更多的筆墨,於無聲中獻給堅強而強大的中國:加油,同胞!加油,中國!勇敢面對,挺起中國人的脊樑!
3、作品《雨淋深處》
我曰:筆墨蒼潤,蔚然氣象。泉流擊石,溝壑縱橫。樹石深茂,花葉軒逸。西南原像,雨覓森越。自然者王,筆墨弦怡!
4、作品《屹立》;集中配圖格物詩:石人守望在峰頭 歷盡風霜幾千秋
我曰:作品《屹立》在手法上採用虛實相間、動靜相宜的格局,在技法上畫家融石之精韻與沉雄的內斂之力,著以犀利嚴謹工寫兼備的筆法,將抗戰時期將士們英勇無畏的精神刻化得極其精妙,大氣磅礴,讓觀者在畫作前陡然生出民族之魂的勇者力量。可見作者對生活、物象的細膩感悟,也是其形象思維、審美情趣和藝術加工能力的高度概括。
5、作品《守望家園》;集中配圖格物詩:詩尋片石依依晚 帆掛孤雲杳杳輕
我曰:此幅在第二屆中國工筆畫大展獲得二等獎的作品,前方為一方屹立海邊的擎天巨石,似一尊喻人的賢者,亦或是一位立於時代浪潮的先鋒,以莊重的姿態仰望著碧海藍天。那涌動的浪濤、飛動的魚群,隱約的海平線,無不將動與靜、無聲與有聲、歷史與時代的諸多元素融合在畫面中。豁然頓悟:境由心生,情與至理。時近空遠,體統宇內。
6、作品《盆景家園》;畫集中格物詩: 素沙見底空無色 青石潛流暗有聲
我曰:2009年中央1號檔案再次鎖定“三農”,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11個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檔案,也是首次連續6年發布關於“三農”工作的一號檔案。在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提升農民消費水平方面,中央一號檔案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其中“家電下鄉”一項給廣大農民帶來了最直接經濟補貼,最迅速的利益回饋。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邊疆之地等各地村村鎮,很多村民在第一時間受到了國家惠民政策帶來的實惠。
詠七絕一首《守望家園》:迎春花開草青青,排陽送暖啟東風。風華芬芳植兩岸,家園群英守崢嶸。
7、《高風亮節》;集中配圖格物詩:竹葉青青不肯黃 枝條楚楚耐嚴霜
我曰:想起一句禪語: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畫家獨具匠心地將一片生機盎然的枝葉,穿插在一座巍然聳立的壽山石中,並取石的靈動與雅致,石的形態與軒邃,很好地迴旋在時空的“虹”影中,讓畫面在寧靜中彰顯出生命的活力、從容與淡定,再賞其俊朗勁挺上款題詩: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可以窺見畫家夏荷生內心至誠至真的精神向度。想著心中的那句禪語就很容易找到與畫作相契的禪機了,畫如其人,字如其人,全在“修”字!
8、山水作品《青韻藍》;集中配圖格物詩:青石出自藍田山 兼車運載來長安
我曰:那山那水那草那木,還是多年前見的樣子。那山那水那人那居,在言語間,透露著煙雨的風情,沁著歲月的芳華。
9、山水《滇南六月》;集中配圖格物詩:長枝萌紫葉 清源泛綠苔
紀實小記:滇南的六月,景色丰韻。空氣清新,山美,水美,人美,這美是滋長在心中的。
滇南的一方山水,在雨後,滿色度的意念全在一草一木一溝一壑里。沿山路向上,路旁滿是綠意與花火。偶爾也可見幾間飄逸在山樹蔥蘢處的農家,白牆黑瓦,著實令人止不住想要停留在山野山風的懷抱里。夏荷生先生說:“我隨部隊走進了基層來此採風,走訪大山深處的各個營寨,其間我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戰友情,也確實在這如畫的鄉村,將自己的純真回歸到我曾走過的邊疆哨所,融入在這自然本色中……
每當我想起這裡,想起那些如我一起堅守的戰友,就有一份思緒讓我著墨的筆寫出這方小天地,儘管人生的道路一直在不斷向前,但是,我心中還時常涌動著滇南的那山那水那營那兵。”
10、石韻系列;集中配圖格物詩:
一、華軒藹藹他年到 綿竹亭亭出縣高
二、屋前太古玄都壇 青石漠漠常風寒
三、一竹一蘭一石 有節有香有骨
四、階前老老蒼蒼竹 卻喜長年衍萬竿
五、雨余青石靄 歲晚綠苔幽
六、青石溪邊踏葉行 數片雲隨兩眉雪
七、齋居栽竹北窗邊 素壁新開映碧鮮
八、震澤生奇石 沉潛得地靈
九、青石一兩片 白蓮三四枝
我曰1:在夏荷生的《石韻》系列畫作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繼承了精勾細染的傳統技法,另一方面,在物象造型、結構畫面以及畫境營造上又凝結著現代人的意識和感情;進而在工筆畫形式語言的完善與醇化中,逐步實現精神主題的表達。作品中氤氳著一種獨特的靜氣,除了勤奮、苦練,作品得其“靜”而追其“動”,在清冽靜幽的氛圍里把握到一種躍動的生機,呈現出一種典雅凝重的永恆感。這是夏荷生先生對生活、物象的細膩感悟,也是其形象思維、審美情趣和藝術加工能力的高度概括。
我曰2:畫圖中的幾枝玉蘭,幾枚竹葉,蔓香飄飄,低眉輕聞在彩雲之上,花與石,花與葉,若鬢髮藏著半香的眼,誰還問花是誰,問葉是誰?香一朵,清新過一朵。若問花隱新雨後,飛葉一動歸與誰?一石一徑一境,一境一地一情。真所謂不言也是大美!
我曰3:那畫分明是那朵硯邊的紅蓮,持素心而來。梵音如熾,音韻裊裊,輕輕一拈,猶若一輪皎潔的明月穿過三萬雲海。
掩卷之際,我不禁想起那些歲月里的泥土,那些泥土裡盛開的水墨,那水墨中綻放的清香與鮮活……在此,就以“華石玲瓏佛缽花,荷生追月三萬里”,作為我闡析夏荷生先生繪畫作品的格物畫境吧!是為記!

作品欣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