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淑瓊故居,位於福建省福清市音西鎮龍山村,已被列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居是一進三重的瓦房,磚木結構,占地面積260平方米。夏淑瓊(1897—1980),生於融城鎮龍山村。受“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思潮影響,嚮往進步,支持丈夫陳宏宇、長子陳振芳(程式)參加革命活動。1932年接受黃孝敏委派,任斗恆地下交通站負責人,並協助陳振芳創辦民眾夜校,組織秘密農會,開展抗債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淑瓊故居
-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清市音西鎮龍山村
- 開放時間:早8.00-晚19.0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及旅遊景點
- 占地面積:260 m
夏淑瓊故居,位於福建省福清市音西鎮龍山村,已被列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居是一進三重的瓦房,磚木結構,占地面積260平方米。內部陳設如前,牆上掛的夏淑瓊生前照片,遺物,書信及文字講解事跡等。
夏淑瓊(1897-1980),女,福建省福清縣音西鎮龍山村人。1932年參加革命,193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擔任地下黨組織的聯絡員和閩中游擊隊的地下交通員。丈夫病逝後,她一方面堅持革命工作,努力完成組織上交給的任務;而且含辛茹苦,培養5個兒女都受到國中以上的文化教育並全部送上革命征途,成為黨的優秀兒女。1934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被破壞後,她掩護黃孝敏、劉突軍等領導人成功轉移;1935年初,成功地掩護從連羅蘇區突圍轉移到福清海口地區的紅軍西南團,使他們很快就跟福清中心縣委和福清游擊大隊取得聯繫,投入開闢羅漢里游擊根據地的鬥爭。1937年,她按照組織決定帶三個孩子到海口建立縣交通站,協助縣委書記陳金來動員青年參加閩中抗日救國義勇軍並編入新四軍北上抗日。1941年,日軍入侵福建沿海,福清、長樂等縣淪陷。她回到家鄉,協助縣委書記陳金來組織抗日游擊隊。琅尾港伏擊戰後,為掩護執行任務的游擊隊員,她身負重傷。傷愈後,再次離家在馬尾、尚乾、福州等地建立交通站,掩護過往同志,直至福州解放。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擔任福清縣民主婦女聯合會籌備委員會主任和福清縣民主婦女聯合會主席。1953年調省婦聯工作。1954年當選省人大代表。1956年退休後,仍關心民眾疾苦,經常向黨和政府反映民眾的意見和要求,幫助民眾排憂解難。三年困難時期,深入到全縣各中學、國小學區,對廣大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足跡遍及玉融大地,師生們都親熱地稱她“夏媽媽”。1980年因病逝世,終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