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君主祭天遺址位於鞏義市河洛鎮神北村黃河與洛水交匯的夾角地帶,高出河床10餘米的台地上。
從鞏義市洛口村到神北村,夾在連山與神都山之間的是開闊的洛河沖積地帶,歷史上,這一帶被稱為“洛汭”。“洛汭”即河洛匯流處,亦稱“洛口'。這裡是河出圖、洛出書、伏羲畫八卦的地方,神都山上有禹王廟,銘記著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供世人憑弔。黃帝著作《歸藏》版《周易》,夏朝君主大禹持河圖洛書率領眾人治水,曾經經過此處,夏朝有《連山》版《周易》,周代有周文王版《周易》,春秋戰國時期又有孔子版的《周易》。史載黃帝、堯、舜、夏朝各位君主(包括禹、啟等)、商湯、周成王等都在這裡的河洛匯流處沉璧祭天。2009年考古隊發現了夏朝君主祭天的遺址,該遺址位於鞏義市河洛鎮神北村黃河與洛水交匯的夾角地帶,高出河床10餘米。此遺址隨地勢呈不規則形,東西寬50-210米,南北長60-200米,以夾砂灰陶為主,約占85﹪,其它占15﹪,紋飾主要是方格紋、藍紋、繩紋,從發現的遺蹟遺物看,該遺址地處北邙,又稱神都山、邙山頭,是一處龍山晚期至商代文化遺存。如今此處非常發達旅遊業,遊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