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曉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東北
- 職業:東北大鼓演員
- 主要成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東北大鼓代表性傳承人
- 性別:女
人物介紹,從藝經歷,名家離世,
人物介紹
夏曉華,漢族,(1955——2014),研究館員,黑龍江省民眾藝術館文化輔導,國家一級演員,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東北大鼓代表性傳承人。
從藝經歷
夏曉華出身東北大鼓世家,6歲學唱大鼓,拜民間藝人馬守信及三弦樂師劉玉璽學習,8歲登台演出,12歲即能演唱30多個傳統段子,彈唱兩面,已演出200多個曲目,計5000餘場,曾攜弟子到香港演出東北大鼓。她在中央和省廣播電台演播近40多個段子和中篇演唱,長篇鼓書由花山文藝出版社等出版,專著《東北大鼓音樂藝術論》填補了東北大鼓理論研究空白;長篇鼓書《呼家將》發行量達200萬冊、3次再版。夏曉華在東北大鼓藝術實踐中汲取東北民歌、地方小調的營養,還創造了新曲牌:[採桑]、[東腔]、[慢西城]、緊打慢唱[流水板]等,她創作輔導的節目近百個,其中《江姐》、《二丫》、《傻帽》、《街頭哨兵》及《游湖借傘》等獲中央電台演播一等獎、文化部“群星獎”輔導金獎及團中央曲藝小品大賽輔導金獎。夏曉華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個把東北大鼓搬上大舞台、電台、電視台;第一個撰寫東北大鼓音樂理論專著;第一個在省級電台演播長篇東北大鼓;第一個在我國高等學府教授東北大鼓;第一個讓東北大鼓弟子進入高等學府深造。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她被雙城市文工團看中,以特殊人才調入了文工團,擔任東北大鼓演員,兼伴奏員、創作員,那年她才16歲。
進入黑龍江省民眾藝術館後,夏曉華撰寫了《東北大鼓音樂初探》理論著作及多篇論文。在電台播講自己創作的《呼家將》、《呼延慶上墳》等,深受聽眾的好評,並多次獲得文化部“群星獎”的輔導金獎。理論專著《東北大鼓音樂藝術論》,填補了我國這一理論的空白,成為第一個撰寫東北大鼓音樂理論專著的人。
2009年12月3日上午,在哈爾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廳中,師生濟濟一堂,共同聆聽東北大鼓下江派第五代傳承人、著名表演藝術家夏曉華老師的精彩報告。夏老師6歲學藝,8歲登台,至今有著近半個世紀的演出實踐,並對東北大鼓進行了較為細緻的理論研究,曾獲得“國家功勳演員”表彰,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在報告中,夏老師對東北大鼓的表演形式和藝術特色、歷史沿革、主要風格流派等內容,分別作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在宣傳下江派大鼓的藝術成就過程中,夏老師也毫不諱言東北大鼓面臨的發展困境。她坦誠地分析了造成困境的原因,同其他藝人強調外因不同,她更多地強調了東北大鼓藝術自身的原因,如傳承乏人、藝人不重視自身的修行等。在兩個小時的報告中,她還多次進行范唱表演,獲得了師生的陣陣掌聲。尤其是其演唱的段書《游湖借傘》,更是令人讚嘆不已,不僅展示了東北大鼓無窮的藝術魅力,而且讓人對她刻苦執著的求藝精神心生敬意。
此次學術報告會,是音樂學院“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重點學科群”策劃的系列學術活動之一。在會上,院長陶亞兵教授還向夏曉華老師頒發了音樂學院客座教授的聘書。
此次學術報告會,是音樂學院“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重點學科群”策劃的系列學術活動之一。在會上,院長陶亞兵教授還向夏曉華老師頒發了音樂學院客座教授的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