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如(1893~1974),女,山東壽光人,畢業於天津北洋女師範學堂。一生先後創辦青島私立聖功女子中、國小,天津私立聖功女中,1949年赴台,1963年在台灣復校,恢復聖功女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景如
- 出生日期:1893
- 逝世日期:1974
- 職業:教育家,女中校長
- 畢業院校:天津北洋女師範學堂
- 信仰:天主教
- 主要成就:創辦天津和台南私立聖功女中
個人經歷
夏景如(1893~1974),女,山東壽光人,畢業於天津北洋女師範學堂,曾任青島方濟格女子中學教員、校長,創辦青島私立聖功女子中、國小。天主教徒。
1914年,夏景如因青島戰事避亂津門,正趕上籌建聖功學校(今新華中學的前身),被邀為創辦人之一,協同籌劃;轉年校董會推舉夏景如繼任校長。夏信仰天主教,但從未在師生中傳過教。她的古漢語知識淵博,喜好古典詩詞。尤其喜愛鄭板橋的詩畫,在其客廳掛有鄭板橋詩畫。她擅長講《論語》《孟子》,講起來眉飛色舞,津津有味。夏校長辦事嚴謹,對教職員、學生要求十分嚴格,甚至有些嚴厲。電影皇后胡蝶1916年曾和堂妹胡珊(電影演員)在“聖功”就學。胡蝶在回憶錄中說:“聖功學堂是天主教學校,校規很嚴,白襯衫,黑裙子,上課都得規規矩矩。”各班教室的屋門上都設有小窗戶。上課時,夏校長經常在過道巡視,透過小視窗觀察老師講課與學生聽課的情況。發現教師教學上有不認真之處,立即批評,進而申斥;發現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下課立即找來訓斥。當時在“聖功”教書的老師都是小心翼翼,教不好課隨時都有可能被解聘;學生則更怕校長,好比老鼠怕貓一樣。
夏校長對工勤人員要求更嚴,校舍打掃得不乾淨要罰站。她對別人要求嚴,對自己要求也很嚴格。她雖是纏足,每天清晨要去檢查晨操。她一心辦教育,終身不嫁。在她的影響下,該校不少女教師也終身不嫁,個別人結婚也很晚。夏校長對師生要求很嚴,但同時又很關心,特別是對該校畢業留校的老師。抗戰前,她曾兩次利用假期,在北平頤和園租房子,組織教師攜帶家屬分批分期去休假,每人半個月。
1939年,中學部高中為雙軌制,國中為三軌制;共有學生550餘人,再加上國小300餘人,大有人滿之患。為了解決校舍擁擠問題,夏景如和校董會多方募捐,還發動學生、家長募捐。當時發給每名學生一個募捐冊子,拿到親戚、朋友家,拿到大馬路上去募捐,有時還搞義演,學生拿著戲票到處去“化緣”。1940年秋,聖功女中馬場道陶園新校舍(今新華中學聖功樓)落成。這凝聚了夏景如校長和全校師生的心血。
1943年9月1日,波蘭人海倫琴納爾在西開天主教醫院創辦天津私立仁愛高級護士職業學校,夏景如擔任董事長。
抗戰勝利後,夏景如校長提議組織了聖功中國小新的校董會。1948年,夏景如校長當選為國民黨政府立法委員赴南京,後去台灣。在台南市,夏景如又創辦了聖功女中。如今,她創辦的“聖功”猶在。
夏校長對工勤人員要求更嚴,校舍打掃得不乾淨要罰站。她對別人要求嚴,對自己要求也很嚴格。她雖是纏足,每天清晨要去檢查晨操。她一心辦教育,終身不嫁。在她的影響下,該校不少女教師也終身不嫁,個別人結婚也很晚。夏校長對師生要求很嚴,但同時又很關心,特別是對該校畢業留校的老師。抗戰前,她曾兩次利用假期,在北平頤和園租房子,組織教師攜帶家屬分批分期去休假,每人半個月。
1939年,中學部高中為雙軌制,國中為三軌制;共有學生550餘人,再加上國小300餘人,大有人滿之患。為了解決校舍擁擠問題,夏景如和校董會多方募捐,還發動學生、家長募捐。當時發給每名學生一個募捐冊子,拿到親戚、朋友家,拿到大馬路上去募捐,有時還搞義演,學生拿著戲票到處去“化緣”。1940年秋,聖功女中馬場道陶園新校舍(今新華中學聖功樓)落成。這凝聚了夏景如校長和全校師生的心血。
1943年9月1日,波蘭人海倫琴納爾在西開天主教醫院創辦天津私立仁愛高級護士職業學校,夏景如擔任董事長。
抗戰勝利後,夏景如校長提議組織了聖功中國小新的校董會。1948年,夏景如校長當選為國民黨政府立法委員赴南京,後去台灣。在台南市,夏景如又創辦了聖功女中。如今,她創辦的“聖功”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