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循元

夏循元,毛紡織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致力於恢復和發展毛紡織工業。提倡使用國產羊毛,積極倡導採用化學纖維與羊毛混紡,推行工藝過程計畫等三項技術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毛紡織工業技術管理的一套框架,並對毛紡科技工作發表多篇論文和譯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循元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遼寧省營口市
  • 出生日期:1913年9月6日
生平簡介,技術成就,主要論著,

生平簡介

夏循元,祖籍浙江杭州,1913年9月6日出生於奉天營口縣(今遼寧省營口市)。祖父夏同善,清光緒年間官至兵部侍郎。父親夏偕復,曾任造幣廠廠長、北洋政府駐美紐約領事、漢冶萍總公司副經理。他1930年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化學系,至1934年畢業。後來,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助教,並為英國白克教授的助手,參加籌備上海交通大學紡織系,因抗日戰爭爆發而停輟。1937-1939年在英國利茲大學留學,獲紡織碩士學位,論文題目是《研究羊毛劍鞘狀組織》。
1940年夏循元回到重慶,任中紡紗廠(即小中紡)總經理。1941年起任重慶國民政府經濟部中央工業試驗所紡織試驗示範工廠廠長。
抗戰勝利後,他於1945年底從重慶到上海,擔任中紡公司上海第十七紡織廠副廠長,主管毛紡。1946-1947年,在中紡公司舉辦的毛紡技術人員進修班和上海交通大學紡織系講授毛紡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受中共地下黨員的影響,積極參加革命工作,1947年7月在中央上海地下黨工作委員會領導下,他與陳維稷、胡方等共同發起成立黨的秘密外圍組織中國紡織事業協進會(簡稱“小紡協”),並為其核心領導小組成員,接受黨的領導,團結技職人員,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1949年春節,夏循元親自駕駛小轎車和胡方駛遍半個上海,把地下黨油印的1600多封宣傳品,投遞給上海各階層人士。上海臨近解放,夏循元積極組織護廠鬥爭,迎接人民解放軍的順利接管。
上海解放後,1949年8月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十四屆年會上,夏循元被選為執行委員。是年10月,他毅然放棄在上海當廠長的優厚待遇,奉調到北京,擔任紡織工業部製造司毛麻處處長。
1950年6月,紡織工業部召開全國毛麻紡織會議,由錢之光、陳維稷副部長主持會議。會上以中紡公司經營標準為藍本,討論制定了《毛紡織廠經營標準暫行草案》和《麻紡織廠經營標準暫行草案》,這兩個草案的制定,就是由夏循元為主組織進行的。會後,為利用國產羊毛維持毛紡工業生產,爭取到軍需後勤部門一部分制服呢加工定貨。夏循元並從英國雜誌上摘譯了《麻袋機械(黃麻紡織機)發展簡史》,在《中國紡織》雜誌上刊出,以供各地建設麻袋工廠訂購機械的參考。
1951年2月,紡織工業部召開全國麻袋生產會議。這次會議對於麻紡織廠經營標準作了部分修正,制訂了麻袋標準規格和成品及半成品試驗暫行辦法,是由夏循元負責的。
1950-1958年,夏循元不遺餘力地為毛紡織工業的維持、恢復和發展,提高技術管理水平而工作、探索,每年召開一次全國毛紡織工業經驗交流會,借鑑蘇聯經驗,制訂毛紡織品質量標準,在毛紡織工業推行郝建秀工作法、五一織布工作法和五三保全工作法,推行工藝過程計畫、設備使用規程和技術檢查制度等三項技術管理制度,初步形成毛紡織工業技術管理的一套框架,從而保證了毛紡織品質量的逐步穩定提高。從1953年起,開拓了國際市場的路子,利用進口羊毛,以進養出,開始向蘇聯出口,以後發展到東歐、港澳、英國、加拿大、日本、西德和非洲等29個國家和地區。1957年出口毛紡織品數量已達到1953年的18.64倍。1956年,夏循元參與組織毛紡織染整設備定型組。
1957年秋季,夏循元作為代表團成員到英國考察,參加選購援助蒙古毛紡織廠設備,並考慮毛紡織染整設備定型組參考樣機,完成設備訂購工作。
1958-1959年,夏循元調紡織科學研究院後,負責編制落實毛紡織科研項目計畫,包括化纖長絲束直接制條機、針梳機自調勻整裝置、細紗機搖架加壓和無級變速、化纖與羊毛混紡工藝、片梭織機以及毛紡織染整機器選型定型等。他作風嚴謹,在青年技術人員中起到積極的影響。
1959年春,夏循元被錯劃為“內定右派”,下放到瀋陽毛紡織廠勞動。
1962年,夏循元任瀋陽毛紡織廠總工程師,妻龔韻梅、子邦森、女邦衛都調到瀋陽團聚。夏每天工作、讀書到深夜,有時還拐著因車禍受過傷的腿,到全廠區巡視一圈。他主持該廠的擴建工程,引進英國染整設備,在改造工廠落後面貌和提高產品出口合格率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
“文化大革命”給夏循元巨大的打擊。他受到長期批判、鬥爭,身心受到嚴重摧殘,缺乏醫療,生活艱苦、孤獨。
1971年1月29日夏循元在瀋陽病逝,終年58歲。
1980年紡織工業部為夏循元平反昭雪,恢復名譽,落實各項政策。

技術成就

建國初期,公私營毛紡織企業僅有13萬枚紡錠,仍開工不足,產品滯銷積壓,而外毛又因美國封鎖不能進口,為了維持生產,只有儘量使用國產羊毛。夏循元調紡織工業部後,面對現實,說話不多,沉著應付,從一件件具體工作抓起。
1950年10月,我志願軍進入朝鮮抗美援朝,需要及時供應一大批軍毯。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夏循元去上海,動員和組織公私營毛紡織企業六七十家合作,依靠各廠職工以高度的愛國主義熱情投入生產,齊心合力,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生產了20萬條軍毯,很好地完成了任務。當時,夏循元還組織了質量檢查和成品驗收小組,嚴格把好質量關。
1951年,毛紡織工業又爭取到一大批軍毯、制服呢加工定貨,原料按定貨計畫統一調撥,產品由軍需部門驗收。紡織工業部於1951年10月召開全國毛紡織標準規格研究會議,夏循元組織擬訂了粗、細制服呢和毛毯的驗收辦法及規格(草案),以促進各廠提高技術,保證軍需品的質量。以後幾年,每年都爭取到軍毯、制服呢的加工定貨,後來又增加了一種大衣呢,為毛紡織工業維持與恢復生產起了很大作用,同時在使用國毛方面也積累了經驗。
1952年,為了解決造紙毛毯的生產供應問題,夏循元組織京津滬三地造紙毛毯製造廠交流經驗,提高質量,增加生產,以適應造紙工業發展的需要。後來,在掌握情況、提高技術的基礎上,依靠國內造紙毛毯製造廠挖掘潛力,增添必要的設備,一面利用優質國毛、一面適當進口必需的外毛,加強造紙毛毯製造廠與造紙廠的對口協作,自力更生地解決了供需協調配合問題。
1957年,夏循元根據各地使用國毛和國內市場絨線需要量增長的情況,發表了《有關毛紡織工業增產原料的兩個問題》,認為在原料供應的數量、質量和品種上要注意發展適合於絨線用毛的羊種,在羊毛收購和行銷上要貫徹優質優價政策,推行分等論價、淨毛作價等問題。
他較早地注意到要利用其他纖維與羊毛混紡的問題。在利用國毛生產粗、精毛紡織物時,他曾採納用粘膠纖維混紡以提高國毛可紡性的意見,以及在毛織物中混紡少量錦綸纖維,以提高織物強力和延長造紙毛毯的使用壽命等。
為了擴大利用粘膠纖維,以後在新品種試製計畫中,又列上了試製純粘膠、粘膠與羊毛混紡以及粘膠、羊毛、錦綸三合一等混紡織物,並在英國考察時,引進了樹脂整理高溫熱定型設備。純粘膠短纖維仿毛織物,經樹脂整理後可提高毛感、彈性,以代替部分純毛織物,供應內銷市場的需要。在英國考察時,夏循元還了解到該國生產的聚丙烯腈纖維(即腈綸),具有近似羊毛的特性,是適合毛紡織工業使用的一種新合成纖維。回國後,他向部和毛麻絲局寫了書面報告,建議發展腈綸生產,並建議從英國引進生產線。
1958年6月,夏循元發表《向毛紡織工業的技術革命進軍》的文章,提出了迅速擴大利用其他多種纖維資源,是毛紡織工業技術革新的主要方向之一。文章還肯定了一些毛紡織廠在化纖混紡或純紡時加大牽伸倍數,縮短紡紗工序的經驗。在他的積極倡導下,1957年毛紡織工業使用粘膠短纖維占原料總量的1%,1958年即增加到10%左右。
毛紡織企業一般規模較小,設備簡陋,甚至有不少是單紡廠和單織廠,技術力量不足,生產管理薄弱,染整工序更是憑經驗操作,以致質量不穩定,產品瑕瑜懸殊。夏循元到部任職後,他一方面深入實際,總結和推廣基層企業的先進經驗,一方面帶領全處人員學習俄文,學習蘇聯毛紡織工業的經驗。
1951年春夏之交,夏循元帶領毛麻處和北京市毛紡技術人員到東北毛紡織企業,學習他們推廣蘇聯企業組織計畫與管理的經驗,工作抓得很緊。
1952年,夏循元組織陳鳴皋、賈奕良到清河制呢廠新建的精梳毛紡車間蹲點,在毛紡行業移植和推廣郝建秀工作法,培養了許多優秀擋車工,加強了生產管理,推動了該廠的增產節約運動。
1953年,紡織工業部陳維稷副部長訪問英國,確定了從英國進口羊毛,以進養出的方針。1953年秋季,夏循元親自到上海,與華東紡管局席循良一起同蘇聯專家談判毛織品出口標準。後來夏循元帶頭並組織全處人員翻譯蘇聯毛紡織品質量標準及試驗方法,並根據1952年調查匯集的國內毛紡織品品種規格資料,挑選其中的優質毛紡織品,仿照蘇聯標準的模式,制訂出統一的質量標準,先在承擔出口任務的企業實行,並作為對蘇出口的依據。
夏循元雖出身封建官僚的家庭,但在中共地下黨員的薰陶下,接受革命真理,並且積極投入革命工作。
早在重慶時,夏循元和中國共產黨南方局經濟組嚴希純都在中國工業合作協會任專員,相互有聯繫,夏循元曾掩護過地下黨員,並為地下黨提供經濟情報資料。
1946年4月,夏循元任上海十七紡織廠副廠長期間,該廠總務股長鬍方(地下黨員)介紹夏循元與上海中共代表團負責經濟組工作的許滌新晤面,許談了中國發展前景,強調技術人員要團結起來迎接新中國的解放。這次晤面,中紡公司總工程師陳維稷亦在座。從此,夏循元進一步靠近黨,表現更為積極。經胡方介紹,夏循元參加了中國民主建國會。
1947年7月,“小紡協”經常在夏循元家集會,夏循元自費聚餐,多次招待,出力出錢,慷慨大方。一次為黨內印刷宣傳品的需要,就捐了六令白報紙的錢。凡有秘密任務,夏循元總是勇於承擔。他對地下黨介紹進廠的人員竭力掩護,妥善安排。他還直接間接地發展“小紡協”成員,並不定期組織在他家收聽新華社廣播和學習進步書籍,組織對全國解放形勢的剖析,以及安排“小紡協”成員印刷宣傳資料,有時每至深夜。

主要論著

1 紡織工業部製造司毛麻處.麻袋機械(黃麻紡織機)發展簡史.中國紡織,1950(4):54-57.
2 夏循元.工廠變成了戰場——記上海毛紡織業突擊生產軍毯.中國紡織,1951(3):55-56.
3 夏循元譯.毛紡織工業企業組織與計畫下冊第二分冊毛紡生產.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55.
4 夏循元譯.毛紡織工業企業技術檢查的組織與方法.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55.
5 夏循元譯.粗梳毛紡織廠紡紗工場技術管理規則.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56.
6 夏循元譯.毛紡織廠織造工場技術管理規則.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56.
7 夏循元譯.毛紡織廠染整工場技術管理規則.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56.
8 夏循元.有關毛紡織工業增產原料的兩個問題.中國紡織,1957 (13):10-11.
9 夏循元.向毛紡織工業的技術革命進軍.中國紡織,1958(12):30 -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