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府村戚氏分祠

戚氏宗祠。“追遠堂”初建於宋景定年間,後經明萬曆已亥年、清康熙壬子年、乾隆庚子年、光緒丙午年等九次重修,至今保存完好。“追遠堂”占地面積約二千平米,青磚品字馬頭牆,氣勢雄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府村戚氏分祠
  • 別稱:追遠堂
  • 占地面積:二千平米
  • 朝代:明
簡介,祠宇結構,楹聯,

簡介

戚氏宗祠。“追遠堂”初建於宋景定年間,後經明萬曆已亥年、清康熙壬子年、乾隆庚子年、光緒丙午年等九次重修,至今保存完好。“追遠堂”占地面積約二千平米,青磚品字馬頭牆,氣勢雄偉。
夏府村戚氏分祠

祠宇結構

大門牌坊端莊威凜。黑雲母花崗岩石門框,門前置石鼓一對,門額橫書“戚氏宗祠”,豎刻“世封侯爵”。漢高祖時,武將戚鰓因守界有功被封為“臨轅候”。又因明代愛國將領戚繼光抗倭有功,故戚氏宗祠被封為“世封侯爵”,祠里還留有許多名人字聯,如朱熹所題的“忠孝廉節”。
祠堂分上中下三廳,廳與廳之間有天井隔開,內天井是水池,外天井兩邊是遊廊閣樓,為賞戲看台。
上中下廳堂共有18根紅紗岩石棟柱,廳堂上方橫掛著六塊匾額:“追遠堂”、“臨轅候裔”、“雅芳詩禮”、“樂敘天倫”、“士林矜氏”、“國民模範”,每塊匾額代表著各個時期戚家祖先的功績。
祠內雕梁畫柱,飛檐斗拱,古色古香。
遊廊閣樓襯著高大的桉樹,朱紅石綠,很是雅致。
夏府村戚氏分祠

楹聯

夏府村戚氏分祠
現今的戚氏“聚順堂”為1920年重修建築。建祠時,夏府名紳戚翌專程到廣東請孫中山為修祠賜聯。當時戚翌的堂兄戚修祺旅居南洋,在海外積極募捐籌款資助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鬥爭,與孫中山有著深厚的友情,孫中山欣然筆書以贈。
楹聯
蔚和平景象,振國是風聲,發揚章貢英靈崆峒秀氣;
恢家族規模,建民治基礎,光大楚丘宏業閥閱宗功。
夏府村戚氏分祠
閣樓上面還清晰地留有文革時期的墨跡:我們要以李文忠同志為光輝榜樣,學習毛主席著作一字一句刻心頭,執行毛主席指示一絲一毫不走樣,宣傳毛澤東思想一分一秒不停息,捍衛毛澤東思想一生一世不動搖。
祠中樓梯、樓板保存尚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